

1.
名詞
周代諸侯國名,在今山東省滕州。
2.
名詞
姓。
1.
水向上騰涌。
1.出自《說文·水部》滕,水超踴也。
2.出自《玉篇·水部》滕,《詩》曰:“百川沸滕?!彼嫌恳病?/p>
2.
見“滕口”。張口放言。
1.出自《易·咸》咸其輔頰舌,滕口說也。
2.出自《宣州南陵縣大農陂記》范君獨判於心,不畏滕口。
3.出自《桯史·萬春伶語》揖者不服,撐拒滕口。
3.
西周分封的諸侯國名。在今山東省滕州市一帶。
1.出自《孟子·梁惠王下》滕,小國也,間於齊楚。
4.
縣名。在山東省。參閱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山東三·兗州府》。
1.出自《讀史方輿紀要?山東三?兗州府》滕縣,古小邾國及滕國地。漢置蕃縣,屬魯國,蕃讀為翻。晉屬魯郡,元康中改屬彭城郡。宋因之。后魏孝昌二年,置蕃郡,治焉……北齊郡廢。隋開皇十六年,改置滕縣。
5.
姓。
1.出自《通志?氏族略二》滕氏,文王第十四子叔繡后也,武王封之於滕。
1.春秋時晉趙簡子的墳,形如硯,故名。
1.對遭喪事者表示慰問的電報。
1.吊唁祭奠。
1.對遭喪事者表示慰問的書信。
1.對遭喪事者進行慰問。
1.對死者家屬表示安慰。
1.謂逸樂。
1.見"宴安鴆毒"。
1.亦作"宴安醙毒"。
2.比喻耽于逸樂而殺身。
1.安居;閑居。
1.皇帝退朝后休息的便殿。
1.古代宴飲時盛食品的器具。
1.閑散不整貌。
1.《詩.邶風.谷風》"宴爾新昏,如兄如弟。"后以"宴爾"為新婚的代稱。宴,也寫作"燕"。
1.日常閑居時穿的衣服。
1.《詩.小雅.魚藻》"王在在鎬,豈樂飲酒。"鄭玄箋"天下平安,萬物得其性。武王何所處乎?處于鎬京,樂八音之樂,與群臣飲酒而已。"后遂以"宴鎬"為天下太平君臣同樂之典。
1.宴飲歌唱。
1.謂游冶之所。
1.古代指設宴招待并饋贈禮物。
2.泛指宴飲聚會。
1.謂溫煦和悅。
1.會聚宴飲。
2.猶宴席。
3.眾人在一起飲酒吃飯的比較隆重的集會。
1.古禮,宴賓時贈送禮品?!蹲髠鳎压迥辍?宴有好貨。"杜預注"宴飲以貨為好,衣服車馬在客所無。"孔穎達疏"謂衣服車馬在客所無者與之也。"
1.宴飲集會。
1.佛教語。安息,寂滅。
1.婉稱帝王之死。宴,通"晏"。
1.在皇帝公余時被召見。有別于朝見。
1.設宴招待。
閑居(一般指公余無事時)人主出京,公為大臣,豈是宴居之日!
1.宴飲聚會。
1.宴飲;宴集。
1.宴飲作樂。衎,樂。
1.設宴犒賞。
1.飲宴所請的客人。
2.以酒食宴請客人。
1.宴飲賞賜。
1.設宴慰勞。
1.安樂。
2.宴飲歡樂。
1.周天子招待諸侯設享禮,招待諸侯之卿用宴禮。享禮用體薦,宴禮用折俎。折俎即殽(或寫作肴)蒸?!蹲髠鳎辍?王享有體薦,宴有折俎。公當享,卿當宴。王室之禮也。"楊伯峻注"折俎即殽蒸,因折斷其骨節而后置之俎上,故亦曰折俎。"
1.安居靜穆。
1.猶安定。
1.休息起居之室。
2.周制,王有六寢,一是正寢,馀五在后,通名宴寢。參見"燕寢"。
1.形容國內安定,天下太平。
2.謂晴朗明凈。
1.設宴招待。
1.亦作"宴邱"。
2.又稱筵九。即舊時正月十九日燕九節。
1.見"宴丘"。
1.安定貌;平安貌。
2.天晴日出貌。
1.猶安然,安定平靜貌。
1.宴飲。
1.設宴犒賞。
1.謂擺設宴席。
1.古射禮之一。聚飲習射稱"宴射"。宴,也寫作"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