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見“邋遢”。〈口〉不整潔;不利落。
1.
見“邋遢”。行路貌。
1.出自《誤入桃源》眼見得路迢遙,芒鞋邋遢,抵多少古道西風瘦馬。
2.出自《曇花記·從師學道》我兩人邋遢云游,止求衣食,豈能度人?
3.出自《鄉愁》忽然是房東邋遢鞋聲,在窗戶底下走過。
2.
通“塌”。凹陷貌。
1.出自《琴心記·夜亡成都》袍錦褪,紗帽壓,香羅襕束腰一捻,粉底靴兒根頭遢。
3.
見“邋遢”。鄙陋糊涂。
1.出自《七修類稿·辯證五·諺語解》邋遢,《海篇》云:行歪貌。借為人鄙猥糊涂意也。
2.出自《紅線女》好笑那田家翁做人來真邋遢,困騰騰像半死的蝦蟆。
3.出自《醒世姻緣傳》憑你是個龔遂、黃霸這等的循良,也沒處顯你的善政,把那邋遢貨薦盡了,也薦不到你跟前。
4.
見“邋遢”。骯臟;不整潔。
1.出自《快心編三集》若像邋遢的婦女,頭毛未必便黃,只因不掠不梳,塵垢蓬松。
2.出自《四世同堂》他不大好干凈,可是那都因為他沒有結婚,他若是有個太太招呼著他,他必定不能再那幺邋遢了。
3.出自《赤龍與丹鳳》你這個邋遢貨,比蒼蠅還臟。
1.副本。
2.同書的另一種版本。
1.謂別苑。粃,禁苑。
1.別扭。
2.處置,打發。
1.變異。
2.辨別。
1.謂改變。
2.象聲詞。
1.猶偏師。主力部隊之外協同作戰的部隊。
2.氏族的分支。
1.另立的簿籍。
1.見"別材"。
1.亦作"別才"。
2.特殊的才能。
1.猶別籍異財。
辨別裁剔別裁偽體親風┭牛篇什浩繁,別裁不易。
1.另外貯存。
2.指另外貯存的錢。
3.指葬埋。
1.分割家產;分家。
1.惜別的心情。
2.與眾不同的腸胃。比喻能豪飲。
1.方言。別處;另外的地方。場花,猶場合。
1.正式名稱以外的別名。
1.別駕的別稱。
1.離別的悲愁。
1.猶別出心裁。
1.見"別具手眼"。
獨創一格,與眾不同不知賢妹可能別出心裁,另有炮制?
1.見"別出心裁"。
1.猶別出心裁。
1.分別而居。
傳記文的一種。與本傳”相對。多記載一人的逸聞軼事,可補充本傳的不足。如《后漢書·董卓傳》注引《董卓別傳》、《三國志·蜀·趙云傳》注引《趙云別傳》等。
1.亦作"別開一格"。
2.謂開創一種新的風格或形式。
1.訣別之辭。
1.猶別第。正宅以外的住所。
1.離別的情懷。
1.猶黨羽。
1.亦作"別雐"。亦作"別雤"。
2.不相連的島。孤島。
1.即別第。
1.正宅以外的宅邸。
1.正殿以外的殿堂。
①獨特的風味別調氛氳,不與佗同。②獨特的格調自成別調,頗多艷藻。
詩篇名。唐代高作。董大,一般認為是唐玄宗時的音樂家。詩共二首,前一首尤為著名,全文為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慰藉遠行的友人,語言質樸豪爽。末二句常被后人引用。
1.謂離開主力單獨執行特殊任務的部隊。亦特指武裝特務組織。
1.猶陪都。
1.江河的支流。
1.猶摔倒。
1.正屋之外的房舍。
1.正房以外的房子。
2.指妾。
1.分別;區分。
1.漢宮闕名。
2."列風"之訛。列,通"烈"。
1.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練字》"《尚書大傳》有'別風淮雨',《帝王世紀》云'列風淫雨'。'別'﹑'列'﹑'淮'﹑'淫',字似潛移。'淫'﹑'列',義當而不奇,'淮'﹑'別',理乖而新異。"后稱用訛字以求新異為"別風淮雨"。
1.另外分封。
1.樂器名。鼓的一種。
1.別第。
1.辭職或免官歸里。
1.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