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責(zé)罵。
1.出自《國語·吳語》吳王還自伐齊,乃誶申胥。
2.出自《列子·力命》??、情露、謇極、凌誶四人相與游于世,胥如志也。
3.出自《新唐書·陳叔達(dá)傳》貞觀初,與蕭瑀爭殿中,坐忿誶不恭,免官。
4.出自《與江居士箋》陳餓夫之晨呻於九賓鼎食之席,則叱矣;訴寡女之夜哭於房中琴好之家,則誶矣。
2.
呵斥之詞。
1.出自《竹塢聽琴》[小姑云]老師父,你為何也害相思病,心疼起來?[老道姑云]誶!把我老人家也說這等話。
3.
詰問。
1.出自《莊子·山木》虞人逐而誶之。
2.出自《后漢書·黨錮傳序》初,成以方伎交通宦官,帝亦頗誶其占。
4.
諫諍。
1.出自《楚辭·離騷》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
5.
告知。
1.出自《漢書·敘傳上》既誶爾以吉象兮,又申之以炯戒。
2.出自《答何衡陽書》祇借來誶,伸以管窺,實相無言。
6.
辭賦篇末總括全篇要旨的話。
1.出自《漢書·賈誼傳》誶曰:已矣!國其莫吾知兮,子獨壹郁其誰語?
2.出自《義府·亂訊誶》樂之卒章為亂,即繁音促節(jié)之意,《楚辭》“亂曰”猶存古名。賈誼《吊屈原賦》,《史》作“訊曰”,《漢書》作“誶(音碎)曰。”
7.
通“悴”。憂心。
1.出自《墨子·非命上》覆天下之義者,是立命者也,百姓之誶也。說百姓之誶者,是滅天下之人也。
2.出自《諸子平議·墨子二》誶讀為悴,《說文·心部》:“悴,憂也。”猶曰百姓之憂也。
1.佛家用的帷帳。
2.精美的帳子。
珍貴的東西。
1.即婺女星。常借指女神。
2.用為婦女的美喻。
1.愛惜;珍惜。
1.犀角。
1.皇帝的印璽。
1.珍愛賢才。
1.佛的莊嚴(yán)形象。
2.指帝王的形象。
3.花名。薔薇花的一種。
4.花名。蘋花的別稱。
1.花名。參見"寶相"。
2.中國傳統(tǒng)裝飾紋樣的一種。即根據(jù)某些自然花朵(主要是荷花)的形態(tài)畫出的裝飾化花朵紋樣。常用于織錦和瓷器。
1.一種毛筆的名稱。
1.供奉神佛所燒的香。
2.熏香的美稱。
1.佛的畫像﹑塑像。
2.指以珍貴材料制作的神像。
1.見"寶鉸"。
1.用珠寶裝飾的鞋子。
1.勛章。因清代勛章鑲嵌有珍寶,故稱。
1.善良的品行。
1.保全天性。
2.佛教語。即如來藏。真金在糞穢中,其性不變;如來藏性在眾生煩惱中,不失真如清凈之性,故謂寶性。佛經(jīng)《究竟一乘寶性論》(省稱《寶性論》)之名本此。
1.皇業(yè)。
1.珍藏。
1.晉干寶和宋徐鉉的并稱。
1.皇帝的言論詔諭。
2.引申為寶貴的格言。
1.即香爐。因作鴨形,故稱。
1.亦作"寶焰"。
2.珍寶射出的光輝。
1.道教謂真人背后的神異圓光。
1.皇位;帝業(yè);國運。
1.佛家寶樹如菩提樹的葉子。
1.花鈿。古代婦女首飾。
1.貴重的衣服。
2.僧﹑道的衣服。
1.指帝王及神佛的意旨。
1.銀元寶。
1.指河圖﹑洛書一類表示天命的祥瑞。
1.美玉。
1.珍重使用。
1.亦作"寶辺"。
2.天神﹑天子等尊貴所乘的車。
1.對寺院的尊稱。
1.珍貴的玉。
1.舊時對居高位者指示的尊稱。
1.明清時管理鑄造錢幣的官署。元末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朱元璋于應(yīng)天府設(shè)寶源局,掌管鑄錢之事。至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在各行省設(shè)寶泉局,與寶源局同鑄"洪武通寶"錢,并禁止私人鑄錢。清承其制,以寶泉局屬戶部,寶源局屬工部。參閱《續(xù)文獻通考.錢幣五》。
1.明月。
1.祥云。
1.國運;皇業(yè)。
1.見"寶藏"。
1.即璽書。古代以印章封記的文書。
2.稱人書信的敬辭。
1.珍貴的書法真跡。
2.指道教經(jīng)文。
3.指皇帝的印璽。
1.寶玉。
1.天子的儀仗。
1.佛家的帷帳。
2.華美的帳子。
1.珍寶。指珠玉寶石等。
1.指三國魏甄后的玉鏤金帶枕。曹植持此枕,至洛水,思甄后而作《感甄賦》,即《洛神賦》。見《文選.曹植》李善題注。
1.玉圭之類的珍貴玉器。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