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見下 “嬋娟”。①(姿態)美好。②舊時指美人。③古詩文中指明月。
2.
見“嬋媛”。〈書〉牽連;相連。
1.
見“嬋娟”。猶嬋媛。情思牽縈貌。
1.出自《去故鄉賦》情嬋娟而未罷,愁爛漫而方滋。
2.出自《古風》虎口何婉孌,女嬃空嬋娟。
2.
見“嬋娟”。姿態美好貌。
1.出自《文選·張衡〈西京賦〉》嚼清商而卻轉,增嬋娟以此豸。
2.出自《霜月》詩青女素娥具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3.出自《一枝花·贈人》套曲腰肢裊娜,體態嬋娟。
3.
見“嬋娟”。指美人。
1.出自《贈趙崇侍御》詩卻教鸚鵡呼桃葉,便遣嬋娟唱《竹枝》。
2.出自《新水令·離別》曲青鎖畔,繡幃前,少個嬋娟,酬不了少年愿。
3.出自《長生殿·夜怨》笑君王見錯,把一個罪廢殘妝,認是金屋嬋娟。
4.
見“嬋娟”。形容花木秀美動人。
1.出自《詠懷》庭木誰能近?射干復嬋娟。
2.出自《文選·成公綏〈嘯賦〉》借臯蘭之猗靡,蔭脩竹之嬋娟。
3.出自《邵郎中姑蘇園亭》詩薄城萬竿嬋娟竹,藤纜系橋青板船。
5.
見“嬋娟”。指花木。
1.出自《采桑子·石竹》詞試摘嬋娟,貼向眉心學翠鈿。
2.出自《與微之同賦梅花得香字》詩嬋娟一種如冰雪,依倚春風笑野棠。
6.
見“嬋娟”。形容月色明媚。
1.出自《琴曲歌辭·湘妃》嬋娟湘江月,千載空蛾眉。
2.出自《虞美人》詞滿庭芳草月嬋娟。
7.
見“嬋娟”。指代明月或月光。
1.出自《水調歌頭》詞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2.出自《金瓶梅詞話》風吹列子歸何處?夜夜嬋娟在柳梢。
3.出自《桃花扇·草檄》長空萬里,見嬋娟可愛,全無一點纖凝。
8.
見“嬋娟”。輕盈飄舞貌。
1.出自《詠雪應令》夜雪合且離,曉風驚復息,嬋娟入綺窗,徘徊騖情極。
9.
見“嬋連”。相連。謂有親族關系。
1.出自《楚辭·劉向〈九嘆·逢紛〉》云余肇祖于高陽兮,惟楚懷之嬋連。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