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古書上指凌霄花,藤本植物,又叫紫葳,花紅色。
2.
名詞
苕子,草本植物,花紫色。可用作綠肥。
3.
名詞
〈書〉蘆葦的花穗。
4.
名詞
(Tiáo)姓。
1.
亦作“芀”。亦作“萔”。
2.
苕饒。豆類植物。
1.出自《詩·陳風·防有鵲巢》防有鵲巢,邛有旨苕。
3.
字本作“芀”。蘆葦的花。苕稈可為帚。
1.出自《荀子·勸學》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系之葦苕。
2.出自《晉書·孝友傳·庾袞》袞乃刈荊苕為箕帚。
3.出自《經義述聞·爾雅下》《豳風·鴟鸮》傳曰:“荼,萑苕也。”則萑葦之秀,皆謂之苕。
4.
水名。參見“苕溪”。
1.出自《書問》詩苕上人家懸釜急,蘇堤楊柳隔湖看。
5.
見“苕苕”。高貌。
1.出自《文選·張衡〈西京賦〉》干云霧而上達,狀亭亭以苕苕。
2.出自《水經注·漸江水》山有三嶺,枕帶長江,苕苕孤危,望之若傾。
3.出自《上征賦》匪峭峻而夐崇,羌渾渾而苕苕。
6.
陵苕。亦名凌霄、紫葳。蔓生草。
1.出自《爾雅·釋草》苕,陵苕。黃華蔈,白華茇。
2.出自《詩·小雅·苕之華》苕之華,蕓其黃矣。
7.
見“苕苕”。遠貌。
1.出自《文選·謝靈運〈述祖德詩〉之一》苕苕歷千載,遙遙播清塵。
2.出自《酒泉子》詞苕苕何處寄相思。
3.出自《上征賦》歷千年之苕苕,空靡曼以文飾。
1.內心驚慌,思緒紊亂。
1.心情惶惑。皇,通"惶"。
1.佛教語。心上的塵埃。指心中的世俗雜念。
2.謂心如死灰。極言消沉。
1.猶心灰意懶。
信心喪失,意志消沉我平生天性恬淡,本就無意富貴功名;況經了這場宦海風波,益發心灰意懶。
1.猶心灰意懶。
1.改變原來的想法和態度。
1.心中領會。
1.心神,心靈。
1.謂心思活躍易變。
1.指內心的激動或忿怒等情緒。
2.中醫學指人體的內熱。常表現為五心煩熱﹑咽干﹑口燥﹑口舌生瘡等癥。中醫有心在地為火之說,故稱。
3.星名。即心宿。
指各種原因引起的心肌局灶性或彌漫性炎癥。分急性、慢性、亞急性三類,常因細菌、病毒、真菌、立克次體等感染引起。臨床上多為風濕病、白喉、上呼吸道感染、麻疹的并發癥。有乏力、心悸、氣喘、心前區悶痛等癥狀。常留有后遺癥,重者可致死亡。
心里的真實想法表明心跡。
1.心里焦急;心情急迫。
1.心里急得像火燒一樣。形容心情十分焦急。
1.形容極為焦急。
1.勞思﹑憂憤等引起的疾病。春秋秦醫和所謂六疾之一。亦指心臟病。
2.精神病。
3.心存嫉妒。疾,通"嫉"。
1.猶心計。
1.心中。
1.推心相托。
1.心臟的尖端。泛指心。
2.方言。稱最親愛的人。也說"心尖子"。
1.比喻心里最喜愛的人或物。
1.喻心思紛亂糾結如繭。
1.指獨特的構思設計。
2.謂精心設計。
1.猶心服。
1.知心朋友。
1.心中著急煩躁。
1.心里急得像火燒著一樣。形容十分焦急。
1.心里焦躁,像著了火一樣。形容心情焦灼難忍。
1.謂憂抑之情積結于心。語本《詩.曹風.鸤鳩》"其儀一兮,心如結兮。"
2.猶聯結,聯絡。
1.心中領會。
1.佛教語。指戒體。與"戒相"相對。
1.想象中的境界。
1.猶抱負。
1.注意,留心。
1.見"心驚膽戰"。
1.同"心驚膽戰"。
1.猶天淵。喻差別大。
1.我國古天文學的星空分區。指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三垣。
1.猶天苑。
銀河系內一切由氣體和塵埃微粒組成的非星天體。氣體的主要成分為氫和氮。形狀眾多,亮暗不等。它們或正在誕生恒星,或是走向消亡的恒星,都是恒星演化過程中的產物。
1.天星墜落。
2.喻名人死亡。
1.占星術。
1.星相術士。
1.星辰視運動歷一周天為一星周,即一年。
1.泛指星辰。
1.喻指細微之物。
1.如星光閃耀。
1.舊謂品德行為等異于常人的人系上界重要星宿轉世,因稱其為星主,如《水滸傳》中的梁山首領宋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