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地位高的人或長輩給地位低的人或晚輩財物。
2.
名詞
賞賜或獎賞的東西。
3.
動詞
敬辭。用于請人接受邀請或要求時。
4.
動詞
玩賞,因愛好某種東西而觀看。
5.
名詞
(Shǎng)姓。
1.
賞賜,獎賞。
1.出自《左傳·襄公十一年》夫賞,國之典也,藏在盟府,不可廢也。子其受之!
2.出自《文心雕龍·指瑕》夫賞訓錫賚,豈關心解,撫訓執握,何預情理。
3.出自《擬上安邊御虜疏》投人於險,非威嚴弗克也,怵人以威,非厚賞弗附也。
4.出自《航船中的文明》這不能不感謝船家和乘客諸公“衛道”之功,而論功行賞,船家尤當首屈一指。
2.
賞賜或獎給的財物。
1.出自《荀子·不茍》身之所短,上雖不知,不以取賞。
2.出自《后漢書·應劭傳》得賞既多,不肯去。
3.出自《兒女英雄傳》不想他不愛這個好看兒,叫我可有什么法兒呢?他這份賞只好撤下來罷。
3.
贈送;贈給。
1.出自《淮南子·說林訓》毋貽盲者鏡,毋予躄者履,毋賞越人章甫,非其用也。
2.出自《送薛存義之任序》於其往也,故賞以酒肉,而重之以辭。
4.
褒揚,贊賞。
1.出自《左傳·襄公十四年》善則賞之,過則匡之,患則救之,失則革之。
2.出自《宋書·顏延之傳》道中作詩二首,文辭藻麗,為謝晦、傅亮所賞。
3.出自《海岳名言》文公與楊凝式書,人尠知之,余語其故,公大賞其見鑒。
4.出自《書信集·致臺靜農》其為學子所珍賞,宜也。
5.
玩賞;欣賞。
1.出自《管子·霸言》夫使國常無患,而名利并至者,神圣也。國在危亡而能壽者,明圣也。是故先王之所師者,神圣也;其所賞者,明圣也。
2.出自《直中書省》詩安得凌風翰,聊恣山泉賞。
3.出自《照武西塔山報恩寺》詩郡小覽易窮,興高賞難遍。
6.
勸告。
1.出自《戰國策·魏策一》張儀告公仲,令以饑故,賞韓王以近河外。
7.
敬稱人加惠于己之詞。
1.出自《兒女英雄傳》奶奶賞奴才個臉,饒他這次。
2.出自《我的旅伴》人家抬滑竿的朋友,來湊和你,偏要你坐上去,你都不肯賞個臉?
8.
土地面積單位。清初圈地時,每人六賞,共地三十六畝,其壯丁二人則倍之,再多者遞增,言賞者謂以賞有功也。
1.出自《廣陽雜記》當日原圈地,每人六賞,一賞六畝,共地三十六畝。
2.出自《骨董瑣記·晌》今奉天以晌計地,每晌六畝,讀若賞。
9.
通“償”。酬報。
1.出自《韓非子·飾邪》釋法禁而聽請謁,群臣賣官於上,取賞於下,是以利私家而威在群臣。
2.出自《新書·修政語上》故上緣黃帝之道而行之,學黃帝之道而賞之。
3.出自《諸子平議·賈子二》賞讀為償。
10.
通“尚”。參見“賞賢使能”。
1.出自《荀子·王霸》致忠心以愛之,賞賢使能以次之。
11.
通“嘗”。參見“賞新”。
1.出自《中華全國風俗志·福建·閩省歲時風俗記》其中蘋果、藕、菱、黃皮果諸物,亦無甚取意,特應時賞新耳。
12.
姓。三國吳有賞林。見《三國志·吳志·孫休傳》。
1.出自《廣韻?養韻》賞,吳姓有賞氏。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