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用指甲撓。
1.
以指甲或他物輕刮。
1.出自《禮記·內則》下氣怡聲,問衣襖寒,疾痛苛癢,而敬抑搔之。
2.出自《文選·枚乘〈上書諫吳王〉》夫十圍之木,始生而蘗,足可搔而絕。
3.出自《春望》詩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4.出自《沁園春·美人指甲》算恩情相著,搔便玉體,歸期暗數,畫遍闌干。
5.出自《三閑集·怎么寫》我也就從撫摩轉成搔、掐,直到它由癢轉痛,比較地能夠打熬。
2.
指奇癢而須搔之疾。
1.出自《說文·疒部》疥,搔也。
2.出自《后漢書·鮮卑傳》夫邊垂之患,手足之蚧搔。
3.出自《云母泉》詩序鄉人多壽考,無癖痼疥搔之疾。
3.
操持。
1.出自《淮南子·詮言》厭文搔法,治官理民者,有司也。
2.出自《雙劍誃諸子新證·淮南子三》勞法不詞。搔應讀作操……操亦持也。
4.
騷擾;騷亂。參見“搔動”、“搔擾”。
1.出自《上五事札子》茍不得其人而行之,則搔之以追呼,駭之以調發,而民心搖矣。
5.
通“慅”。憂慮。參見“搔搔”。
1.出自《搜神記》丹陽道士謝非,往石城買冶釜……猶畏人奪其釜,意苦搔搔不安。
2.出自《酬德賦》意搔搔以杼柚,魂營營而馳騖。
1.猶慮變。
1.思慮懷念。
1.憂慮禍患。
1.考慮到禍患;憂慮禍及于身。
1.思慮籌劃。
1.憂慮。
1.大率,大概。
1.訊察赦免。
1.憂慮災難。
1.訊察記錄囚犯的罪狀。慮,通"録"。
1.謀劃事情的開始。
2.指憂慮于事情的開端。
1.圖謀私利。
1.思慮,考慮。
1.東漢章帝建初六年所造的一種銅尺。
1.考慮;盤算。
1.揣度未來,感嘆過去。
1.猶意外。
1.考慮到細微處。
1.對囚犯進行審問。
1.古代軍中前衛部隊持以報警的旗幟。
1.憂慮,掛念。
1.謂思慮放蕩失當。
1.考慮到將來。
1.見"慮虒尺"。
1.順從。
2.率領。
1.猶敗筆。
1.全部改變。
1.猶率土。
1.儉約;簡單。
1.湊錢。
1.遵循常規。
2.經常;通常。
1.草率寫成。
1.自始。
1.順從;遵循。
2.跟從。
1.坦率豁達。
1.古代為死者著衣畢,再加于尸的大帶。
1.唐代的一種雜稅,即對富戶按其財產的比率強制舉債。
1.謂以自身的表率行為對他人進行教導。
2.率領。
1.爽直。
1.遵循正道。
1.謂遵循前人之德。
1.常法。
1.大多。
1.猶率割。
1.語出晉陸機《文賦》"或操觚以率爾,或含毫而邈然。"本謂文思敏捷,成文迅速◇稱草率成文為"率爾操觚"。
1.無足輕重的人。
1.遵循法度。
1.相率而服從。亦指順服。
1.古官署名。秦設,漢因之。晉有五率府,即左衛率﹑右衛率﹑前衛率﹑后衛率和中衛率。南北朝及隋迭有因革,至唐乃有十率府。皆太子屬官,掌東宮兵仗﹑儀衛及門禁﹑徼巡﹑斥候等事。宋不常設,明廢。
1.相率割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