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丟掉,失去。
2.
形容詞
情緒低落;失意。
3.
動詞
〈書〉死亡;滅亡。
1.
喪失;失去。
1.出自《易·坤》西南得朋,東北喪朋。
2.出自《孟子·梁惠王上》西喪地于秦七百里;南辱於楚。
3.出自《恨賦》別艷姬與美女,喪金輿及玉乘。
4.出自《王子立墓志銘》喜怒不見,得喪若一。
5.出自《儒林外史》若是準了這一邊的情,就要叫那邊受屈,豈不喪了陰德?
2.
人死。
1.出自《書·金縢》武王既喪,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於國。
2.出自《〈歸去來兮辭〉序》尋程氏妹喪于武昌。
3.出自《世說新語·賢媛》郗嘉賓喪,婦兄弟欲迎妹還,終不肯歸。
4.出自《遼西紀事》老李當家的到北大荒去沒發財,回來一條扁擔一個人,把老婆子也喪到那里了。
3.
滅亡;失敗。
1.出自《書·大誥》天惟喪殷,若穡夫,予曷敢不終朕畝。
2.出自《論語·憲問》夫如是,奚而不喪?
3.出自《后漢書·隗囂傳論》夫功全則譽顯,業謝則釁生,回成喪而為其議者,或未聞焉。
4.出自《說唐》宇文化及見天意喪隋,英雄四起,遂與諸將共謀篡位。
4.
逃亡;流亡。
1.出自《詩·唐風·葛生序》《葛生》,刺晉獻公也。好攻戰,則國人多喪矣。
2.出自《禮記·檀弓下》雖吾子儼然在憂服之中,喪亦不可久也,時亦不可失也。
5.
消耗;耗費。
1.出自《百喻經·田夫思王女喻》徒喪其功,空無所獲。
2.出自《暇日小園散病》詩老病忌拘束,應接喪精神。
6.
忘記;忘掉。
1.出自《莊子·齊物論》今者吾喪我,汝知之乎?
2.出自《史記·屈原賈生列傳》釋知遺形兮,超然自喪。
7.
悲悼;憂傷。
1.出自《商君書·更法》狂夫之樂,賢者喪焉。
8.
神態不滿或不樂的樣子。
1.出自《客座贅語·詮俗》面勃然怒而不解也曰唪,其不色懌也曰喪。
2.出自《醒世姻緣傳》戴氏也一點兒沒收,拿著空盒子,喪著臉,撅著嘴去了。
3.出自《莎菲女士的日記·三月八號》葦弟真的變成了小孩子,喪著臉站起身就走了。
1.即抹胸。俗名兜肚。
1.絲織的巾子。
在亞洲中部,跨中國新疆西南部和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兩國。亞洲主要山脈天山、昆侖山、喀喇昆侖山和興都庫什山等交匯于此,為世界著名山結。平均海拔4000米。氣候高寒。冰川廣布,人煙稀少。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經此。
1.裹頭之巾。
2.裹頭。
加在密閉液體上的壓強,能大小不變地在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傳遞。液壓設備(如水壓機、液壓傳動機械等)都是根據此定律設計制造的。
古希臘建筑文化古跡。為雅典衛城的主體建筑,位于衛城中央。建于公元前448-前432年。除屋頂為木材外,均用白色大理石砌筑,外形為希臘多立克式。檐壁和山花上有精美浮雕。正殿中央有用黃金和象牙雕成的雅典娜女神像。是古希臘全盛時期建筑和雕刻藝術的精華。自中世紀后屢遭破壞,今僅存殘跡。
1.古代男子束發的頭巾。
2.裹頭。
1.手帕,手巾。
1.亦作"怕不的"。恐怕;也許。
2.盡管。
1.見"怕不待"。
1.豈不;難道不。
1.見"怕不待"。
1.見"怕不"。
1.恐懼。
1.怕老婆。唐中宗受制于韋后;御史大夫裴談畏其妻如嚴父。一日內宴,有優人唱《回波詞》曰"回波爾時栲栳,怕婦也是大好,外邊祇有裴談,內里無過李老。"參閱唐孟棨《本事詩.嘲戲》。
1.恐怕。
2.不敢。
1.有所顧忌,害怕。
1.驚怕,惶恐。
1.恐怕,也許。
1.害怕。
1.令人害怕。
2.害怕人。
1.猶言怕這怕那。形容顧慮重重。
1.害羞。
1.怕惹是非或怕犯錯誤。
1.對貪生怕死者的詈詞。
1.同"貪生怕死"。
1.比喻畏首畏尾,顧慮重重。
1.怕難為情;害羞。
1.紫薇花的別名。
1.害怕強硬的,欺負軟弱的。
1.見"袙復"。
1.亦作"袙復"。
2.掛束在胸腹間的貼身小衣,俗稱兜肚,亦稱抹胸。
1.拍桌子叫好。形容贊賞至極。語本唐田穎《博浪沙行序》"不禁拍案呼奇。"
1.對奇異的事情拍著桌子驚嘆。明末凌蒙初有擬話本《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1.打擊樂器的一種。也稱檀板﹑綽板。用堅木數片,以繩串聯,用以擊節。唐宋時拍板為六或九片,以兩手合擊發音,今拍板常由三片木板組成。
2.擊節,打拍子。
3.商行﹑交易所拍賣貨物采用競爭買賣方式時,雙方討價還價至適當價格時,由行所人員拍打木板,表示成交。亦泛指成交。
4.借指作出決定。
1.拍股。興奮或激動之狀。
2.佩刀名。
1.古時設有拍竿的戰車。可以投石或拋擲火種攻擊敵方。
1.亦作"拍韃"。
2.象聲詞。東西落地或撞擊所發出的聲音。
1.見"拍達"。
1.拍擊;敲打。
1.猶拍彈。盛行于唐宋時的一種流行曲調。
1.中唐以后一種流行曲調。演唱時伴有表情﹑動作。
1.刀名。古代兵器。
1.發出電報。
1.浮游;游泳。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畢茂世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后因以"拍浮"為詩酒娛情之典。
1.輕輕拍打撫摸。表示安慰和親昵。
1.古時戰具名。置于兵車﹑戰艦上,利用杠桿和滑車,遙擲石塊﹑釘板﹑火種等物以打擊敵方。
2.緣竿,爬竿。
1.宋代大曲有拍與袞,為受胡曲影響的新聲。故亦以稱當時的流行曲調。
1.猶撮合。
1.宋時稱兼賣茶水飯食,或并蓄娼妓的小酒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