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物體內部的組織疏松,受外力作用后,容易改變形狀(跟“硬”相對)。
2.
形容詞
柔和。
3.
形容詞
懦弱。①容易被感動或動搖;②不用強硬的手段進行。
4.
形容詞
能力弱;質量差。
5.
形容詞
沒有硬性規定的;有伸縮余地的。
6.
名詞
(Ruǎn)姓。
1.
亦作“輭”。
2.
柔和;溫和。
1.出自《端午日賜衣》詩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2.出自《念奴嬌》詞柳待搖波,梅還慳雪,未覺東風軟。
3.出自《梅花三弄》詩小弦急,大弦緩,冷香拂袖東風軟。
4.出自《再生緣》服侍小心容貌軟,行為有體語言乖。
3.
無力。
1.出自《夜宴曲》被郎嗔罰琉璃盞,酒入四肢紅玉軟。
2.出自《紅樓夢》未及說完,賈母與眾人都笑軟了。
3.出自《泰山極頂》順著天梯慢慢爬,爬幾步,歇一歇,累得腰酸腿軟,渾身冒汗。
4.
形容不堅定,容易被感動或動搖。
1.出自《西廂記諸宮調》早見女孩兒家心腸軟,??得顫著一團。
2.出自《紅樓夢》耳朵又軟,心里又沒有算計,這又是那起沒臉面的奴才們調唆的,作弄出個呆人,替他們出氣!
3.出自《銅墻鐵壁》他們揭起他血污的布衫后襟,一個個失聲驚嘆,臉煞煞白了。有幾個眼軟的老婆婆淚珠子直淌。
5.
謂不用強硬的手段,只是平和地進行。
1.出自《圍城》聽他口氣,好像真找不到鋪保,錢也許給了,晚上去跟他軟商量吧。
2.出自《三里灣·有翼革命》常有理向有翼軟說硬說要分單,有翼已經有了主意根本不理她。
6.
質量差;不高明。
1.出自《四世同堂》壓軸是招弟的《紅鸞禧》,大軸是名角會串《大溪皇莊》。只有《紅鸞禧》軟一點。
7.
用同“餪”。用食物慰勞;餉食。
1.出自《浣溪沙·徐門石潭謝雨道上作》詞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搗??軟饑腸。
8.
謂使之不堅定,動搖。
1.出自《西游記》你莫詭詐欺心軟我,欲為脫身之計。
2.出自《老張的哲學》老張更怒了:“好!你拿眼淚軟我的心,你是有意罵我!”
9.
柔軟。
1.出自《普曜經·降神處胎品》于時菩薩坐于寶凈交露棚閣,處妙后右脅,所坐寶凈棚閣,殊妙栴檀而香熏之,其香遍熏三千世界,魏魏奇異,強若金剛,軟如天衣,香氣芬馥,徹于十方。
2.出自《送嶺南崔侍御》詩火布垢塵須火浣,木綿溫軟當綿衣。
3.出自《春日遣興》詩日烘煙柳軟于絲,桃李成塵綠滿枝。
4.出自《清稗類鈔·動物·駱駝》其趾軟,行山路最傷,土路亦不甚速,惟沙地則步輕而勻。
5.出自《李四光的故事·偉大的課題》他們用粉砂質泥土,和成不軟不硬的泥巴。
1.持節。節﹐古代使臣所持的符節。
2.保持節操﹐守節。
3.猶秉性。
1.保持節操﹐謹慎穩重。
1.受戒。
1.比喻執政。鈞﹐制陶器所用的轉輪。
1.執政掌權。
1.猶言秉鈞持軸。
1.謂執掌政權。
1.謂執掌政權。
1.執耒。
1.執其利。
1.持握旌旗。借指掌握兵權。
1.謂執掌刑法。
1.手持馬韁繩。指駕車。
1.執掌政權。
1.執掌軍政。
1.執事。謂受任為官。
1.收稻時遺留在田中的禾把與禾實。
1.執掌統馭。
1.執掌威權。
1.猶行文。
1.猶言能文能武。
1.執掌文事﹐經營武備。
1.一握稻把。言數量少。
1.執掌法令。
1.持心。
1.守信。
性情;天性秉性正直|秉性難移。
1.謂持戒修行。
1.謗言。民間的非議。秉﹐通"謗"。
1.持陽和之氣。
1.掌握要旨和根本。
1.見"秉彝"。
1.持執常道。
1.執意﹐堅持自己的意向。
2.引申為不屈從﹐陵駕。
1.持斧。借指掌握兵權。
1.秉富有才智。
1.持心公正。
1.主持正義﹐沒有私念。
1.執政﹐掌握政權。
1.猶執行。
1.持正。
1.猶言忠于職守。
1.猶持志。
動物學家。原名翟秉志,河南開封人。曾任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廈門大學、中央大學、復旦大學等校教授。中國近現代動物學先驅。在動物分類學和動物解剖學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對江豚、虎、家兔等解剖生理的研究,在國內外占有重要學術地位。
1.受于自然的資質。
1.執斧。借指武士。
1.比喻執政。軸﹐機械中傳遞動力的主要零件。
1.謂持燭以照明。
1.執燭以待天明。言心情迫切﹐夜不能寐。
1.持燭夜游。謂須及時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