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土地面積單位之一。①百畝為頃。②十二畝半為頃。
1.出自《管子·揆度》百乘為耕田萬頃,為戶萬戶,為開口十萬人,為當分者萬人,為輕車百乘,為馬四百匹。
2.出自《漢書·楊惲傳》田彼南山,蕪穢不治,種一頃豆,落而為萁。
3.出自《杜鵑》詩有竹一頃余,喬木上參天。
4.出自《儒林外史》須臾,東方月上;照耀得如同萬頃玻璃一般。
5.出自《青春之歌》再有幾天就要動鐮割麥了,種著十來頃麥地的宋郁彬家,這幾天從上到下都分外忙碌起來。
6.出自《公羊傳·宣公十五年》什一者,天下之中正也
2.
頃刻;短時間。
1.出自《墨子·非儒下》有頃,聞齊將伐魯,告子貢曰:”賜乎!舉大事於今之時矣!“
2.出自《列女傳·齊孤逐女》物之所征,固不須頃。
3.出自《聊齋志異·鳳仙》﹝劉赤水﹞偶在途中,遇女郎騎款段馬,老仆鞚之,摩肩過;反啟障紗相窺,豐姿艷絕。頃,一少年后至。曰:“女子何人?似頗佳麗?!眲⒇劫澲?。
4.出自《荀子·正論》譬之是猶以磚涂塞江海也,以焦僥而戴太山也,蹎跌碎折不待頃矣。
3.
時;時候。
1.出自《史記·循吏列傳》市令言之相曰:“市亂,民莫安其處,次行不定。”相曰:“如此幾何頃乎?”市令曰:“三月頃?!?/p>
2.出自《顏氏家訓·歸心》未殺之頃,牛解,徑來至階而拜,縣令大笑,命左右宰之。
3.出自《西園記》敬前自浙往貴州,過廣信,樂之。今不至已十五年,而朝暮之頃,開欞拓幔,巡廊廡,涉籬落,常若有廣信之山遇于吾目中者。
4.出自《往事二》生命刻刻消磨于把筆之頃。
4.
往昔。
1.出自《漢書·溝洫志》頃所以闊無大害者,以屯氏河通,兩川分流也。今屯氏河塞,靈鳴犢口又益不利,獨一川兼受數河之任,雖高增堤防,終不能泄。
2.出自《宜春再訪芳公言公幽齋寫懷敘事因賦長言》頃為弟子曾同社,今忝星郎更契緣。
3.出自《乞賑救淮南饑民狀》臣竊見頃立義倉,至今已將十年。
5.
左右。指時間。
1.出自《東游揮汗錄·八年“五七”之巷戰》下午二時頃,兩電車站已各達千馀人,來者尚不絕于道,皆肅靜無嘩。
2.出自《且介亭雜文二集·〈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序》一八三四年頃,俄國的果戈理(N.Gogol)就已經寫了《狂人日記》。
3.出自《歸去來·浪花十日》五時頃起床。在市川時日日苦雨,至此始見晨曦。
6.
近來;剛才。
1.出自《與吳質書》頃何以自娛,頗復有所述造不?
2.出自《老學庵筆記》岐公以書再求曰:“頃蒙贈言,乃為或者藏去。”
3.出自《野獲編·評論·評書》頃浙中一士人,刻皇明書苑十大家。
4.出自《書信集·致曹靖華》頃得岡氏一信,今附上,希譯示。
7.
通“廎”。指傳舍。
1.出自《大業雜記》自豫州至京師八百余里,置一十四頃,頃別有宮,宮有正殿。
1.唐代稱吏部﹑兵部﹑禮部﹑考功﹑都省﹑御史臺﹑中書﹑門下等為前八司﹐其余各司稱為后行。參閱《舊唐書.職官志二》。
1.《詩.豳風.狼跋》"狼跋其胡﹐載痜其尾。"毛傳"跋﹐躐;痜﹐踥也。老狼有胡﹐進則躐其胡﹐退則痜其尾﹐進退有難。"后以"前跋后痜"喻進退兩難。
1.方言。上午。
1.上午。從清晨到正午十二點的一段時間。
1.從天黑到半夜的一段時間。也稱上半夜。
年長或資歷較高的人老前輩|革命前輩。
1.亦作"前?"。
2.古代帝后出行時﹐侍衛在車駕前開路清道﹐禁止行人通行﹐稱為"前蹕"。
1.胳膊上由肘至腕的部分。
1.前面。
1.見"前不著村﹐后不著店"。
1.見"前不著村﹐后不著店"。
1.謂空前絕后。亦用作諷刺。
1.謂離村店較遠﹐吃住困難。
2.喻毫無著落﹐左右為難。
1.前面的部分。
2.先頭部隊。
1.前人的記載。
1.見"前車之鑒"。
1.見"前車之鑒"。
①佛教稱色、聲、香、味、觸、法為六塵,認為當前境界由六塵所成,都不是真實的,故稱當前境界為前塵”此是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②指往事回首前塵|前塵影事。
①前面的路程策馬赴前程。②比喻將來的好光景錦繡前程|前程無量|年富力強,前程遠大。③舊指眾人企求的功名、職位再過一年,我就可以得個知府的前程。
1.比喻人前途遠大。
1.向前沖擊。
2.前沿要沖。
1.走在前頭的同路人。
1.猶前箸。座前的筷子。
2.謂籌劃。
1.上次的任命。
2.屋前臺階。
1.在此之前。
1.前一回;上一次。
1.謂接近﹐親近。
2.指有地位有聲望的先輩。
1.以前的朝代。
2.指前一朝或前一代。
1.謂見前世之事﹐以為借鑒。
2.猶預見。
1.裙子的前幅。
1.引導;引路。
2.引路的人;向導。
3.我國古代官吏出行時前列的儀仗。
1.先鋒;打頭陣。
2.向前登上;前路。
1.猶敵手;對手。
2.猶前線。
3.指前鋒部隊。
1.見"前聲"。
1.預先確定;事前有所準備。
2.宿命論說法﹐謂凡事均為命中注定。
1.見"前圖"。
2.前一次;上一回。
1.先頭部隊。
1.敵手﹐對手。
1.額部。因在頭的前部﹐故稱。
1.前人的罪過。
2.以前的過失。
3.舊有的嫌隙。
1.即鯢。
1.見"前兒"。
1.舊時縉紳世宦家門前左邊旌表功績的柱子。借指功業﹑成就。
1.淺黑色的馬肚帶。前﹐通"翦"。
1.車轅的頸部。參見"前疾"。
1.謂前部為方形。
2.前面。
3.接近戰線的地區。與"后方"相對。
1.舊稱先娶之妻。
2.庭院最前面的房屋。
1.同"前家后繼"。
1.古代的典籍。
1.舊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