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走在前頭的同路人。
1.贈送奉獻。饋,通"饋"。
糧餉私致饋餉|淮軍坐食饋餉。也指運送糧餉數千里饋餉。
1.謂以酒食待客。
1.贈送的食物。饋,通"饋"。
1.贈禮致謝。饋,通"饋"。
1.進食奉養。
1.饋贈。
1.饋贈。饋,通"饋"。
1.贈與。饋,通"饋"。
1.謂輸送﹑運送糧食。
1.運送糧餉。
1.指糧餉。饟,同"餉"。
2.指運送糧餉。
1.謂賜予酒食養老。
贈送(禮品)帶些土產~親友。
1.饋贈。
1.送禮。饋,通"饋"。
1.謂轉運糧物。
1.進獻食物。
1.嘆息。
1.運土的竹具。如今挑筐。
1.昏聵糊涂。
1.耳聾眼花。引申為昏聵。
1.戲謔之言。
1.推演坤卦六爻所得的策數。《周易》用九,用六。《坤》用老陰六,故每爻六揲,每揲四策,六爻共得一百四十四策∠"干策"共為三百六十策,大致相當于天地循環一年之數。亦指任一陰爻的策數。策,用于《易》筮的竹簽或蓍草。
1.女式自行車。
1.節名。宋哲宗即位后,將其嫡母向太后生日定為坤成節。因《易.系辭上》有"坤作成物"語,故稱。
1.舊時稱演青衣﹑花旦等旦行腳色的女演員。
1.謂大地的屬性。
2.猶婦德。
3.猶婦道。指婦女。
1.地德。
2.喻指皇后的功德。
1.大地的法則。指自然的規律。
1.古書名。
2.即乾坤。
1.指大地。
1.謂大地博厚。
2.指大地。
1.指皇后。
1.古人對大地的美稱。
2.大地的靈秀之氣。
1.語本《易.坤》"坤,元亨,利牡馬之貞。"謂與干卦的牡馬相配,陰隨陽動而化生萬物,故以"坤馬"為坤卦之象。
1.大地的邊緣。
1.在北京故宮內交泰殿后。廣九楹,有東西二暖殿,明代為皇后居處。明劉若愚《酌中志.大內規制紀略》"再北曰坤寧宮,皇后所居也。"清代為皇帝大婚的洞房。
1.《周易》取物象義,以牛的柔順和負重載物作為坤卦之象,稱為"坤牛"。《易.說卦》"干為馬,坤為牛。"孔穎達疏"坤為牛,坤象也。任重而順,故為牛也。"后道教亦因以指至陰之精。
1.《易.坤》"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孔穎達疏"言坤道柔順,承奉于天以量時而行。"后以"坤順"稱婦女溫柔順從。
1.指西南方。因《易.坤》有"西南得朋"之語,故以坤指西南。
2.指南方。
3.指大地之中央,正中。
1.大地。
2.儀表。相術家以地上的五岳﹑四瀆比喻人的五官及臉上各部位,故稱人的容貌儀表為"坤儀"。
3.猶母儀。多以稱頌帝后,言為天下母親之表率。
1.西南邊陲。
1.西南方。
1.《易.說卦》"坤為地……為大輿。"孔穎達疏"為大輿,取其能載萬物也。"后因以"坤輿"為地的代稱。
1.謂大地培育萬物。比喻母德。多以頌揚皇后。
1.與"干元"對稱。指大地資生萬物之德。
1.謂大地能負載萬物。
2.謂帝后功德博厚,如地之載育萬物。
1.古指以柔順為原則的婦女規范。
1.指大地呈現出的符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