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憔悴;瘦弱。
1.出自《荀子·王霸》必自為之然后可,則勞苦秏顇莫甚焉。
2.出自《九思·憫上》含憂強老兮愁不樂,須發苧顇兮顠鬢白。
3.出自《梁書·臧盾傳》服制未終,父又卒,盾居喪五年,不出廬戶,形骸枯顇,家人不復識。
4.出自《紅梨記·脫禁》悲笳里,聲聲斷送朱顏顇,定做異鄉冤鬼。
2.
勞累。
1.出自《漢書·五行志下之下》或盡顇事國。
3.
困苦。
1.出自《還冤記》亡后,家便貧顇。
4.
憂愁。
1.出自《北齊書·儒林傳·孫靈暉》﹝南陽王﹞綽所為猖蹶,靈暉唯默默憂顇,不能諫止。
5.
疾病。
1.出自《漢書·王莽傳上》邦國殄顇。
6.
通“粹”。
1.出自《太玄·劇》次八瓶累于繘貞顇。
7.
通“萃”。眾多貌。參見“叢顇”。
1.出自《文選·張衡〈思玄賦〉》偃蹇夭矯娩以連卷兮,雜沓叢顇颯以方驤。
1.見"違叛"。
1.失期。
1.離棄;丟棄。
1.拖欠。
1.避開強暴的,欺凌弱小的。
1.不侍奉父母。
1.短缺。
1.猶圍繞。
1.丟棄;拋舍。
過失;錯誤有違失則劾奏。
1.謂違背當時的形勢或時代的趨勢。
2.不合時令。
3.貽誤時機。
1.違背世俗常情,與眾不同。
1.去世。
2.避開塵世。
1.同"違時絶俗"。
1.同"違時絶俗"。
1.同"違時絶俗"。
1.違反規定或程式。
1.指違背禮儀的事。
1.離開官署。謂辭去官職。
1.違背,差失。
1.猶依違。指模棱﹑猶豫。
2.違背與順從。
1.違背世俗。
1.謂違背天意。
1.見"違天逆理"。
1.違背天理人情。
1.見"違天逆理"。
1.做事殘忍,違背天道倫理。
1.違反法律條款。
1.違犯法律條文。
1.見"違條犯法"。
1.違背傳統。
1.違抗輕慢。
1.背理枉曲。
1.悖謬無理。
1.亦作"違忤"。
2.違背;不順從。
3.指抵觸;不一致。
1.違背;抵觸。
1.亦作"違悮"。
2.耽誤;失誤。
1.見"違誤"。
1.超過期限。
1.違犯國法。
1.離別家鄉,違背世俗。
不是出于本心;跟本意相違背違心之論。
1.失信;不履行諾言。
1.違失次序。
1.謂遠離喧囂之地。
1.違抗拖延。
1.因語言不合而失和。
2.不合情理的話;不適當的話。
3.失信;食言。
1.指父母或尊長去世。
1.違背義理。
1.見"違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