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書〉同“擒”。抓;捉拿。
1.
亦作“扲”。同“擒”。
1.出自《一切經音義》《三蒼》云:“捦,手捉物也。”《埤蒼》云:“捦,捉也,今皆作擒也。”
2.出自《新編醉翁談錄·瑣闥異聞》開成初,宮中有黃蛇,夜自寶庫中出,游于階庭間,光彩照灼,不可擒捕。
3.出自《元朝秘史》我若被擒,我說本是投降你的人。
4.出自《廣西按察使朱公神道碑銘》十月奉節,賊千余人援白巖,公敗之,擒賊渠邱廣福。
5.出自《劍》詩擒盡妖邪歸地網,收殘奸宄落天羅。
光明燦爛煥爛錦斑。
1.明亮。
1.光鮮美麗;華麗。
1.明亮。
1.猶耀眼。謂光芒映射,使人眼花。
1.綺麗。
形容有光彩~一新。
1.見"煥然一新"。
1.鮮明縟麗。
1.光耀貌。
1.輝映閃爍。
1.形容文彩艷麗。
1.昭著。
2.明麗。
1.充滿;滿溢。
1.恢弘光大。
1.傳說中心神之名。
1.光明燦爛。
1.光芒閃耀。
1.光彩煥發。
1.謂光華映射。
1.昭明;顯著。
1.逃跑;逃避。
1.逃避罪責。
1.消除疲勞。
1.猶避暑。
1.偷生;逃命。
1.逃避勞役。
1.逃避責任。
1.逃避誅罰。
1.癱瘓﹐風癱。
1.飼養并珍愛。
1.漢枚乘《七發》"山梁之餐,豢豹之胎。"后即以"豢豹"指豹胎。古人以為珍貴的食品。
1.指養魚池。
1.獸圈。
2.泛指家畜。
1.養龍。傳說中本為氏名,亦借用為古官名。
2.古代名馬。
1.氏族名。
1.謂受豢養和籠絡。
1.猶馴養。
1.猶養身。
1.謂喂養牲畜。
1.猶豢養。
喂養(牲畜)。比喻收買并利用。
1.指珍肴美饌。
1.養牛馬的地方。
1.布﹑紙等上的顏色因受潮或浸水而變得凝。
也作漫漶”。凝難辨石碑上字跡漶漫,辨認不清。
1.凝,無法辨識。
1.無患木的籽實。可制念珠。
1.一種環釧形的油炸面食。又稱環餅﹑馓子。
1.穿上甲胄﹐貫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