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心里滿足;舒暢。
2.
形容詞
見“愜當”。恰當。
1.
快心,滿足。
1.出自《戰國策·燕策二》望諸君乃使人獻書報燕王……先王以為愜其志,以臣為不頓命,故裂地而封之。
2.出自《論衡·藝增》故譽人不增其美,則聞者不快其意;毀人不益其惡,則聽者不愜於心。
3.出自《春蕪記·宸游》寡人聞大夫之言,不覺情愜於中。
4.出自《桃花扇·選優》別樣腳色都還將就得過,只有生、旦、小丑不愜朕意。
5.出自《答難養生論》不足者雖養以天下,委以萬物,猶未愜然。
6.出自《漢書·文帝紀》天下人民,未有愜志。
2.
恰當;合適。
1.出自《為齊明帝讓宣城郡公第一表》臣知不愜,物誰謂宜。
2.出自《晉書·李重傳論》李重言因革之利,駁田產之制,詞愜事當。
3.出自《請御注道德經及疏施行狀》詞約而理豐,文省而事愜。
4.出自《史記辨惑七》不惟文勢重迭,意亦不愜也。
3.
心服。參見“愜服”。
1.出自《廣韻·入帖》愜,心伏也。
4.
通“陿”。參見“愜愜”。狹隘貌。
1.出自《文選·潘岳〈馬汧督誄〉》愜愜窮城,氣若無假。
2.出自《奉政大夫元和金君墓志銘》南八當筵空斷指,愜愜窮城翳翳壘。
1.開始創制。
2.首創。
1.立春日。
1.謂二十歲。
1.謂嬰兒剛會笑。
1.謂剛出生。
1.《禮記·內則》"女子十年不出……十有五年而笄。"鄭玄注"謂應年許嫁者。女子許嫁,笄而字之;其未許嫁,二十則笄。"后因以"始笄"謂女子十五歲開始加笄束發,進入婚齡。
1.開始時。
1.神話中的國名。一說鳥名。
1.謂三十歲。
2.猶始創。
①自始至終東山之志,始末不渝。②首尾經過;底細陳其始末,無愧懷抱|始末根由,和盤托出。
1.謂青年。
1.晉皇甫謐《帝王世紀》"握登見大虹,意感而生舜于姚墟……始遷于負夏。"后世謂最初遷居之祖為始遷祖。
1.《禮記·內則》"〔男子〕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因以"始室"指三十歲。
1.星名。
1.最初的愿望。
1.自始至終一直不變。
1.自始至終都一樣。
1.同"始終如一"。
1.猶始終。開始和終止。
現知最早的鳥類。1861年其化石首次產自德國巴伐利亞州侏羅紀晚期的地層中。體形大小如烏鴉,全身披有羽毛,前肢雖已轉化成翅膀,但仍有三個指爪。頜上長有牙齒,還有一條長尾巴。與爬行動物極相似,是爬行動物進化到鳥類的過渡類型。
1.疾行。
2.駛卒。俗名急足。
1.駛行。
1.開動。
1.疾風。
1.急流。
1.駕駛。
1.迅速流逝的時光。
1.激浪。
1.急流,湍急的水流。
2.疾速漂流。
1.疾馳之馬。
1.行駛。
1.急雨。
1.駛卒。俗名急足。
1.急遞的役卒,。
1.即屎蜣螂。
1.屎蜣螂。
1.亦作"屎橛子"。
2.比喻令人厭惡的事物或固執的人。
1.見"屎橛"。
1.形容驚恐之極。
1.亦作"屎尿"。
2.糞和尿。
1.見"屎溺"。
1.謂妻妾有外遇。
1.形容恐懼之極。
1.低劣的棋藝。亦指棋藝低劣者。
1.即蜣螂。一種吃屎或動物尸體的黑甲蟲。胸腳多毛。常用以比喻徒有其表而內在丑惡的人。
1.低劣的詩句。
1.謂妻妾有外遇。
1.唐韓愈《平淮西碑》"士飽而歌,馬騰于槽。"后以"士飽馬騰"謂軍中糧草充足,士氣旺盛。
1.《三國志.吳志.呂蒙傳》"遂拜蒙母,結友而別"南朝宋裴松之注"肅(魯肅)拊蒙背曰'吾謂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今論,何一稱穰侯乎!'"后因以"士別三日,刮目相待"謂別后進步快速,當另眼相看。
士官、軍士和兵的統稱。是軍隊中直接操作武器裝備,執行戰斗或保障勤務的軍人。是軍隊的基礎。我軍士兵,是指班長及其以下軍人。1988年重新實行的軍銜制分有三等七級,士官設軍士長、專業軍士;軍士設上士、中士、下士;兵設上等兵、列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