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膽小;害怕;沒勇氣。
2.
形容詞
舊時北京人貶稱北京以外北方方音土氣。
3.
形容詞
〈方〉不大方,不合時;俗氣。
4.
形容詞
〈方〉淺薄;無知;缺乏知識;外行。
5.
名詞
(Qiè)姓。
1.
膽小;懦弱。
1.出自《荀子·宥坐》勇力撫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謙。
2.出自《許國公神道碑銘》將兵數百人,悉識其材鄙怯勇。
3.出自《小鈴兒》你簡直的不用去啦!這么怯,將來還打日本呢?
2.
害怕;畏懼。
1.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四年》曩者志入而已,今則怯也。
2.出自《朱子語類》虜人大敗,方有怯中國之意。
3.出自《東坡夢》你不怯我師父,我師父也不怯你。
4.出自《倪煥之》樂山又這樣進逼一步,使煥之像一個怯敵的斗士,只是圖躲閃。
5.出自《玉篇?心部》怯,懼也。
3.
虛弱;有病。又如:脾怯;腎怯。
1.出自《故幽州節度判官張君墓志銘》幽州將父子繼續,不廷選且久,今新收,臣又始至,孤怯,須強佐乃濟。
2.出自《朱子語類》今之人傳得法時,便授與人,更不問他人肥與瘠,怯與壯,但是一律教他,未有不敗、不成病痛者。
3.出自《卍齋瑣錄》今人謂齒怯者曰??,音楚,齒傷醋也。
4.
土氣;不大方。
1.出自《兒女英雄傳》小婦人是個鄉間的女子,不會京城規矩,行個怯禮兒罷。
2.出自《負曝閑談》一舉一動都存一點小心,怕人說他怯,笑他不開眼。
3.出自《四世同堂》只有他怯頭怯腦的像個鄉下佬兒。
5.
舍棄。
1.出自《西廂記諸宮調》高聲喝叫:“得鶯鶯便把殘生怯。”
6.
中醫學病名。癆病。參見“怯癥”。
1.出自《古今小說·蔣興哥重會珍珠衫》這病又是鬱癥,又是相思癥,也帶些怯癥,又有些驚癥。
7.
引申為顧慮。
1.出自《書信集·致許壽裳》本擬往北京一行,勾留一二個月,怯于旅費之巨,故且作罷。
8.
中醫學病名。陽痿。
1.出自《本草綱目·人·人傀》五不男:天、犍、漏、怯、變也……怯者,舉而不強,或見敵不興也。
1.傳說為犬戎神名。
1.兵役。
1.周代陪乘之官。出軍或田獵時,坐君主之右,執武器,擔任保衛工作。
2.泛指軍職。
1.兵車的駕御者。
1.泛指兵器。鉞,古兵器名。
1.見"戎狄"。
1.西域出產的用鳥獸細毛制的氈子。
1.軍旗。借指戰事,軍隊。
1.兵書;兵法。
1.軍營。
1.兵戎之事。語出《左傳.宣公二年》"戎,昭果毅以聽之之謂禮。"
2.指軍旅。武官名。
1.見"戎陳"。
1.軍政;軍旅之事。
1.武職。
1.軍事重任。
1.兵士。
1.肜祭之日。
1.和樂貌。
2.形容暖和。
1.見"狨韀"。
1.亦作"狨韉"。
2.用狨皮制成的馬鞍墊。
1.見"狨座"。
1.亦作"狨坐"。
2.用狨皮連綴而成的坐褥。
3.借指重臣。
1.用絲絨制成的假花。
1.物體表面上連成一片的纖細而柔軟的短毛。
2.毛纖維類型的一種。生長在獸類毛被的內層,是毛紡織工業的貴重原料。
3.人和哺乳動物小腸壁上密布的細微的指狀突起。質柔似絨毛,故名。有加速營養物的吸收和分泌的作用。
1.用彩色毛線或絨線扎成的球。
1.柔軟濃密貌。
1.用羊毛或兔毛﹑駝毛等制成的繩。可以編織衣物。
1.毛毯。
1.刺繡用的絲線。
2.毛線。
1.用彩色絨線在特制的網眼麻布上繡制的一種手工藝品。
1.也稱羽絨。鳥羽的一種。生在雛鳥的體表或成鳥的正羽基部,柔軟細小,有護體﹑保溫作用。可制御寒的被服等。
1.植物名。又名荊葵﹑蜀葵﹑芘芣。
1.即大豆。
1.柔軟纖細的毛。
1.茂密。
1.草名。即鼠曲草。
1.愚鈍;無能。
1.刺繡用的絨線。
1.飛檐的曲隅。
1.《論語.子張》"其生也榮,其死也哀。"后以"榮哀"為贊頌死者的套語。
1.指君王的寵愛。
1.猶盛衰。庵,通"奄"。
1.指高位。
1.盛贊。
2.榮顯褒揚。指地位﹑名譽。
1.我國著名的木板水印出版機構。在北京琉璃廠。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創立,經營木板水印業務。近年來工藝水平不斷提高,經營范圍擴大至文房四寶,所復制的古今名畫,酷肖傳神,富有民族特色。
1.承蒙愛護。謙辭。
1.亦作"榮抃"。
2.榮幸歡欣。舊時公文套語。
1.見"榮忭"。
1.草名。
1.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