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青色(包括藍色和綠色)。
1.出自《詩·秦風·黃鳥》彼蒼者天,殲我良人!
2.出自《條山蒼》詩條山蒼,河水黃。
3.出自《萬水千山》狂風暴雨只能吹掉蒼松的一些枝葉。
2.
灰白色。
1.出自《洗兵行》張公一生江海客,身長九尺須眉蒼。
2.出自《仇池筆記·記范蜀公遺事》范蜀公將薨,數日須發皆變蒼,郁然如畫也。
3.出自《創業史》他更重視竇堡區大王村的新發展,至于蒼頭發老漢的活躍,是暫時的。
3.
指天。
1.出自《祭程氏妹文》我聞為善,慶自已蹈;彼蒼何偏,而不斯報。
2.出自《唐語林·補遺一》彼蒼不惠,以其月二十有五日辛卯,薨于常樂坊之私第。
3.出自《浮生六記·閨房記樂》東坡云:“事如春夢了無痕。”茍不記之筆墨,未免有辜彼蒼之厚。
4.
指百姓。參見“蒼生”。
1.出自《后漢書·列女傳·董祀妻》欲死不能得,欲生無一可,彼蒼者何辜,乃遭此厄禍。
5.
蒼老。
1.出自《水滸后傳》隔了幾年,大官人你也蒼了些,不比那時標致了。
2.出自《倪煥之》〔樂山〕只臉色比較以前蒼了些。
6.
通“倉”。參見“蒼卒”。匆忙;慌張。
1.出自《西京雜記》有蒼卒客,無蒼卒主人。
2.出自《詠荊軻》長虹吐白日,蒼卒反受誅。
3.出自《憶昨詩示諸外弟》令人感嗟千萬緒,不忍蒼卒回驂??。
7.
姓。漢代有蒼英。
1.出自《通志?氏族略四》蒼氏,風俗通云:八凱蒼舒之后。漢有江夏太守蒼英,子孫遂為江夏人。
1.見"不修"。
不注重衣著打扮儀容整潔此人性癲狂,好飲酒,不修邊幅。
1.猶言不羞著。"見"語助詞。
2.羞見。"不",以反語見義,起加強語氣作用。
不磨滅,指長存于世不朽的功勛|永垂不朽。
1.含鉻或含鎳﹑鈦等元素的合金鋼。具有耐蝕和不銹的特性。多用來制造化工機件﹑耐熱的機械零件﹑餐具等。
1.傳說一種用馬見愁獸皮制的馬鞭。
1.不允許。
2.不贊許,不佩服。
3.不能。用于反問句,強調其否定性。
1.見"不恤"。
1.不旋踵的時間。極言為時短暫。
1.不轉動腳跟。喻不退卻逃跑。
2.亦作"不還踵"。來不及轉身。喻時間極短。
1.不學習;不求學。
2.謂沒有學問。
1.謂品行不端。
1.《漢書.霍光傳贊》"然光不學亡術,暗于大理。"亡,通"無"。本謂霍光不能學古,故所行不合于道術◇用以泛指缺乏學問﹑本領。
1.指因為無后嗣或國家滅亡而絕祀。古代祭祀用牲,謂血食。
1.猶不料。
傲慢無禮出言不遜。
1.無邊。引申為沒有限額。
1.同"不癡不聾"。
1.不正。
2.不雅觀,不好看。
1.不比別人差。
1.不說。
2.不依靠語言。謂以德政感化人民。
3.不料。
1.見"不言而喻"。
1.不嫌;不加以排斥。
2.不合。
3.不滿足;不飽。厭,通"饜"。
4.不服。
1.不嫌煩瑣;不嫌麻煩。
1.同"不厭其煩"。
1.不切實際;不能應驗。
1.不損傷。
2.不能散發。
3.不振作。
4.亦作"不揚"。謂容貌不英俊。
1.問候語。沒有疾病,沒有憂慮。
1.表示禁止和勸阻。
1.不顧面子,不知羞恥。
1.指鳩。
1.沒有黑夜。形容月光或燈火照耀如同白天。
1.指茶。
1.傳說中夜間能放光的珠子。
不同,不一致高下不一|建功之路不一。
1.謂不能確定。
1.不止一個方面。
本指不是一事一物可以滿足的◇形容同類事物很多,不能一一舉出援助希望工程,資助貧困學生,獎勵科技成果,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1.沒有多久的時間。
1.不詳細說。舊時書信結尾常用語。
1.不聽從;不同意。
2.不按照;不遵守。
1.不專一。
2.不一致,不統一。
1.見"不一而足"。
1.不善。
1.不悅。
2.復姓。宋羅泌《路史》謂微子后有不夷氏。
1.猶言一瞬間。
1.不到一個時辰。猶言不一會。
1.連極細小處也不放過。
用盡全部力量,一點也不保留為貧民教育事業而奔走,不遺余力。
1.不止,繼續不停。
2.豈非。
3.不得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