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書〉有青黑色紋理的馬。
1.
亦作“騹”。
2.
有青黑斑紋的馬。參見“騏馵”。
1.出自《大唐開元十三年隴右監(jiān)牧頌德碑》差其毛物,則有蒼白驪黃……?騏騽騝。
3.
指如騏馬斑紋的。
1.出自《詩·曹風(fēng)·鸤鳩》其帶伊絲,其弁伊騏。
4.
見“騏驥”。駿馬。
1.出自《楚辭·離騷》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2.出自《七發(fā)》將為太子馴騏驥之馬,駕飛齡之輿,乘牡駿之乘。
3.出自《駑驥贈歐陽詹》詩騏驥生絕域,自矜無匹儔。
4.出自《上巡撫惲侍郎書》譬猶孫陽逢騏驥,造父御??駬。
5.
見“騏驥”。喻賢才。
1.出自《晉書·馮素弗載記》吾遠(yuǎn)求騏驥,不知近在東鄰,何識子之晚也!
2.出自《世說新語·雅量》顧至?xí)曰剞D(zhuǎn)
6.
通“麒”。參見“騏驎”。傳說中的獸名。即麒麟。
1.出自《戰(zhàn)國策·趙策四》有覆巢毀卵,而鳳皇不翔;刳胎焚夭,而騏??不至。
2.出自《隋書·李德林傳》明王圣主,得騏??鳳凰為瑞,是圣德所感,非力能致之。
7.
通“棋”。奕具。
1.出自《墨子·號令》無敢有樂器,弊騏軍中。
8.
姓。
1.出自《諱辯》周之時有騏期。
1.唐代稱宦官為"品官"。
2.泛指古代有品級的官員。古代官有九品。
1.評論;品評。
1.猶品評。
1.比大紅略淺的紅色。
1.謂以花草等自然景物為題材吟詩作賦。
1.事物的品種類別。
1.清代文武官員朝班位次之標(biāo)識,以金屬為之,狀如山形,故稱。
1.眾多。
1.指花色品種。
1.亦作"品鑒"。
2.評定鑒別。
1.謂按等級﹑層次而加以節(jié)制。
2.指等級。
3.品行;節(jié)操。
1.三方齊進(jìn)。
1.品級爵位。
1.略帶紅的藍(lán)色。
1.古代稱關(guān)卡差役為"品郎"。
1.指等級;類別。
2.指萬物。
1.猶種類;名目。
1.品評;衡量。
2.為品味﹑品嘗。
1.明內(nèi)廷畜養(yǎng)的動物,各有品級,按品級供給的飼料,稱為"品料"。
1.鹽官吏的格令。分九個品級。
1.品類;流別。
1.品鑒收錄。
1.青翠色。
1.評論。
1.人品容貌。
1.指佛經(jīng)篇目的名稱。
2.泛指物品的名稱。
1.品茶。
1.官階,品位。
1.人品的流別。
2.事物的名目。
3.品評。
1.方言。并排;一齊。
1.猶每樣。
2.式樣眾多貌。
1.評價;評論。
1.齊等;并排。
1.眾人;常人。
2.品評人才。
1.品種花色。
1.北周侍衛(wèi)官的禮服。
1.諸色肴饌。
1.標(biāo)準(zhǔn);法式。
1.諸多事項。
1.眾人;百姓。
1.猶世俗。
1.三胞胎。
1.品評的話題﹑內(nèi)容。
2.謂評論人物,定其高下。
3.觀賞;玩賞。
4.對詩文書畫等的評論。亦指詩文書畫上的題跋或評語。
1.即品胎。一胎三子。
1.見"品頭題足"。
1.亦作"品頭論足"。
2.指無聊的人隨意議論婦女的容貌體態(tài)。
3.現(xiàn)亦比喻在小節(jié)上一味挑剔。
1.英語pint的譯音。英﹑美計量單位。八品脫為一加侖。
1.人品聲望。
品級;檔次努力提高娛樂性節(jié)目的文化品位。
1.猶萬物。
2.指各類特定范圍之物。各種神物。
3.指各類特定范圍之物。各種肴饌。
4.物品,東西。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