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用具的總稱。
2.
見“器官”。生物體中具有某種獨立生理機能的部分,如耳、眼、花、葉等。
3.
名詞
度量;才干。
4.
動詞
〈書〉器重,看重,看得起。
1.
亦作“噐”。
2.
古代標志名位、爵號的器物。
1.出自《左傳·成公二年》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
2.出自《后漢書·來歙傳》愚聞為國者慎器與名,為家者畏怨重禍。
3.
指寶器。鼎彝等傳國之重器。亦指政權。
1.出自《易·序卦》主器者莫若長子,故受之以《震》。
2.出自《論衡·儒增》食白雉,肥鬯草,不能除兇,金鼎之器,安能辟奸?
3.出自《困學紀聞·評文》建儲非以私親,蓋明萬世之統;主器者莫若長子,茲本百王之謀。
4.
指軀體或器官。
1.出自《文選·潘岳〈馬汧督誄〉》哀哀建威,身伏斧質;悠悠烈將,覆軍喪器。
2.出自《百喻經·構驢乳喻》其中有捉頭者,有捉耳者,有捉尾者,有捉腳者,復有捉器者。
3.出自《過去》聽說有呼吸器病的人,欲情最容易奮興,這大約是真的。
5.
指有形的具體事物。與“道”相對。
1.出自《易·系辭上》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2.出自《守道論》官也者,道之器也。
3.出自《周易外傳·系辭上傳二》無其器則無其道,人鮮能言之,而固其誠然者也。
6.
度量;胸懷。
1.出自《論語·八佾》管仲之器小哉。
2.出自《桐廬郡嚴先生祠堂記》蓋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器,包乎天地之外。
3.出自《除范純仁守尚書右仆射制》器遠任重,才周識明。
7.
猶性。本性。
1.出自《淮南子·說山訓》善且由弗為,況不善乎,此全其天器者。
8.
才能;能力。
1.出自《禮記·王制》瘖、聾、跛躄、斷者、侏儒、百工,各以其器食之。
2.出自《日知錄·保舉》若指瑕掩善,則朝無可用之人;茍隨器授任,則世無可棄之士。
9.
比喻人才。
1.出自《老子》大器晚成。
2.出自《抱樸子·正郭》嵇生以為太原郭林宗竟不恭三公之命,學無不涉,名重於往代,加之以知人,知人則哲,蓋亞圣之器也。
3.出自《三國演義》此子長成,必當代之偉器也。
4.出自《春》陳家姑少爺不成器,在外頭鬧得不成話,好多人都曉得。
10.
器重,重視。
1.出自《漢書·翟方進傳》丞相官缺,群臣多舉方進,上亦器其能,遂擢方進為丞相。
2.出自《唐語林·賞譽》白敏中在郎署,未有知者。雖李衛公器之,多所延譽,然而無資用以奉僚友。
3.出自《聊齋志異·青娥》會秦中歐公宰是邑,見生文,深器之。
11.
謂量材使用。
1.出自《論語·子路》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
12.
指國家的賦役。
1.出自《管子·乘馬》諸侯之地千乘之國者,器之制也。
13.
用具;器具。
1.出自《易·系辭上》備物致用,立成器以為天下利。
2.出自《漢書·公孫弘傳》不作無用之器,即賦斂省。
3.出自《原道》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
4.出自《春渚紀聞·古聲遺制》余謂古聲之存於器者,唯琴音中時有一二。
5.出自《游鼓山記》更滌器,坐蒲團細酌。
6.出自《奇異的書簡·她愛——祖國的明天》看著一棵小樹長大成材,一塊頑石雕琢成器,能在人心里引起多少美感,增添多少力量!
14.
指外形。
1.出自《圣哲畫像記》昔在漢世,若武梁祠、魯靈光殿,皆圖畫偉人事跡,而《列女傳》亦有畫像,感發興起,由來已舊。習其器矣,進而索其神,通其微,合其莫,心誠求之,仁遠乎哉!
15.
指使其才為人所用。
1.出自《高士傳·莊周》莊周者,宋之蒙人也,少學老子,為蒙縣漆園吏,遂遺世自放不仕,王公大人皆不得而器之。
16.
指官職、爵位。
1.出自《續資治通鑒·宋寧宗慶元四年》金監察御史路鐸,劾參知政事楊伯通引用鄉人李浩,以公器結私恩。
1.草木茂盛貌。
1.草木茂盛貌。
1.濃郁。
1.草木茂盛貌。
1.密盛貌。
1.草木茂盛貌。
2.濃密;密集。
1.草木茂盛貌。
2.密集貌。
1.草木茂密貌。
1.相傳漢末名醫華佗模仿虎﹑鹿﹑熊﹑猿﹑鳥五禽的動作和姿態,編成一套體操,進行肢體活動以健身◇因稱以此法鍛煉身體為"戲五禽"。
1.亦作"戲?"。
2.戲弄輕侮。
1.險峻貌。
1.方言。即留聲機。
1.嬉戲;調戲。
1.謂在主帥的旌麾之下。引申為部下。戲,通"麾"。
1.戲班﹑劇團放置戲衣和道具的箱子。
1.玩笑;嬉笑。
2.譏笑。
1.輕薄。
打趣;開玩笑善戲謔兮不為虐兮|新房里充滿戲謔的笑聲。
1.開玩笑的話。
2.開玩笑。
1.指戲曲中的關鍵精彩處。
1.復姓。春秋衛國有戲陽速。見《左傳.定公十四年》。
1.戲曲演員演戲時穿的服裝。
1.下棋。
1.亦作"戲游"。
2.游戲;游玩。
1.見"戲豫"。
1.游戲娛樂。
1.猶戲言。開玩笑的話。
2.指開玩笑。
1.亦作"戲渝"。
2.戲嬉安逸。
1.亦稱"戲園子"。
2.舊時稱專供演出戲曲的場所。
1.見"戲園"。
1.劇場。
1.賭債。
1.虛與應戰。
1.戲劇的演出廣告。
1.戲謔;嘲弄。
1.穿戲裝拍攝的照片。
1.開列戲曲目錄的折子。
1.指揮奏樂的用具。
1.表演戲曲時用的衣帽鞋襪等。也稱行頭。
2.謂穿戴戲劇服裝﹑裝扮成戲劇中人物的樣子。
1.舊時稱職業戲曲演員‖輕視意。
2.戲劇。
1.亦作"屃奰"。同"屃趐"。
2.強大有力貌。
3.衟龜的別名。
1.亦作"屃趐"。
2.強壯有力;堅固壯實。
3.衟龜的別名。
1.猶羈絆。
1.束于手臂。
2.謂束物于手臂。
3.傳說中的海中動物。
1.見"系臂"。
1.謂言辭之外。
1.謂縛帛書于雁足以傳音信。
1.縛著鞭打。
1.泊舟。
1.邏輯上指一個命題的三部分之一,連系主詞和賓詞來表示肯定或否定。如"青蛙是兩棲動物"中的"是","猩猩不是人"中的"不是"。
2.相當于判斷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