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見“嘁里咔嚓”。〈口〉狀態詞。形容做事干脆、利索。也作嘁里喀嚓。
2.
見“嘁嘁喳喳”。模擬細微雜亂的說話聲。
1.
見“嘁嘁”。象聲詞。小語聲或輕細的聲音。
1.出自《六十年的變遷》“假如北洋兵乘勝追擊,雖說長江天險,未見得不可以偷渡或強渡,打過江來怎么辦?”正在武昌江邊布防時候,廖湘蕓嘁嘁地向季交恕說。
2.出自《二馬》老馬先生把帽子戴上,嘁嘁的笑了一陣。
3.出自《收獲》〔千代子〕把嘴湊近虎子耳邊,嘁嘁的說:“叫我一聲姐姐!”
2.
見“嘁嘁喳喳”。象聲詞。形容細碎的說話聲等。
1.出自《紅樓夢》今日我給姑娘送絹子去,看見他和姨奶奶在一處說了半天,嘁嘁喳喳的,見了我來,才走開了。
2.出自《兒女英雄傳》他聽了才連點頭兒帶哈腰兒,嘴里嘁嘁測測一陣有聲無詞,不甚可辯,大約說的是“豈敢豈敢”。
3.出自《青春之歌》同學們嘁嘁喳喳的怒罵聲,傳到老王的小屋里。
4.出自《十月》嘁嘁嚓嚓地響著的,是枕邊的手表。
3.
見“嘁嘁喳喳”。謂低聲議論,搬弄是非。
1.出自《準風月談·歸厚》洋場上原不少閑人,“吃白相飯”尚且可以過活,更何況有時打幾圈馬將。小婦人的嘁嘁喳喳,又何嘗不可以消閑。
2.出自《且介亭雜文末編·答徐懋庸并關于抗日統一戰線問題》他也有不平,有反抗,有戰斗,而往往不過是將敗落家族的婦姑勃溪,叔嫂斗法的手段,移到文壇上。嘁嘁嚓嚓,招是生非,搬弄口舌,決不在大處著眼。
3.出自《人民文學》行幫氣息太濃厚了,除去那些嘁嘁嚓嚓的作者之外,甚至濃厚到只要是自己圈子里的人,即使曾經投敵,也毫不警惕。
1.暗中偷盜。
1.暗中叩擊。款,叩。
1.地下通道。
1.謂無形中毀壞。
1.從孔穴中發出的隱隱之音。
1.傳說顏駟于漢文帝時為郎,歷文﹑景﹑武三世,未獲升遷,老于郎署。參閱《漢武故事》◇以"潛郎"指懷才不遇的人。
1.猶言大智大慧。
內在的沒有發揮出來的力量或能力發揮潛力|挖掘潛力。
1.暗流。
1.即魚。
1.謂隱藏形跡。
1.幽魂。
2.潛龍。
3.神靈隱居。
4.指靈怪。
1.潛流。指冰下的水流。
1.亦作"潛流"。
2.地面下的水流。亦謂水在地下流動。
3.喻內心深處的激情。
4.暗地流著。
1.謂陽氣潛藏。
2.比喻圣人在下位,隱而未顯。
3.比喻賢才失時不遇。
1.暗算;深思。
1.深陷。
1.深眠。
1.謂隱姓埋名。
1.緘默;無動靜。
1.暗中謀劃。
1.猶偷看。
1.暗藏。
1.避難。
1.亦作"潛能"。
2.潛在的能力或能量。
1.亦作"潛匿"。
2.隱藏。
1.亦作"潛牛"。
2.生活在南方江河中的野牛。
1.潛藏蟠伏。
1.暗暗開始。
1.猶默契。
1.暗合。
1.亦作"潛潛"。
2.水流貌。
1.公開或不公開地剽竊。
1.即蟋蟀。
1.見"潛虬"。
1.暗中退卻。
1.隱伏貌。
2.暗中燃火。然,通"燃"。
3.黯然貌。
1.地下;深土。
1.猶隱退。
1.水晶一類的礦物。
1.猶潛移默化。
1.猶潛移默化。
1.亦作"潛入"。
2.暗中進入。
3.鉆進水中。
1.謂漸漸滋潤。
2.深深沾惠。
1.水底之魚。
1.偷渡。
1.藏身隱居。
1.亦作"潛深"。
2.深刻。
3.幽深隱蔽。
1.猶深流。
1.謂或隱或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