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用雙手托著或相向夾持。
2.
量詞
量詞,用于兩手能捧起的東西。
3.
動詞
奉承人或代人吹噓。
1.
兩手承托。
1.出自《莊子·達生》〔委蛇〕其為物也,惡聞雷車之聲,則捧其首而立。
2.出自《和虞部盧四酬翰林錢七赤藤杖歌》歸來捧贈同舍子,浮光照手欲把疑。
3.出自《醒世恒言·獨孤生歸途鬧夢》一連的勸了三杯,方才捧出一個錦囊。
4.出自《蝶戀花·答李淑一》詞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
2.
扶擁;簇擁。
1.出自《鶯鶯傳》俄而紅娘捧崔氏而至。
2.出自《水滸傳》只聽得鼙鼓冬冬,陵川陣中捧出一員將來。
3.出自《聊齋志異·青梅》女奴數(shù)輩,捧一麗人出,仆從煊赫,冠蓋甚都。
3.
舉起。
1.出自《文選·潘岳〈射雉賦〉》捧黃間以密彀,屬剛罫以潛擬。
4.
仰承。
1.出自《至日遣興》詩去歲茲晨捧御床,五更三點入鹓行。
2.出自《寄岳州賈司馬六丈巴州嚴八使君兩閣老五十韻》憶昨趨行殿,殷憂捧御筵。
5.
侍奉;擁戴。參見“捧日”。
1.出自《游梁瑣記·王天沖》王已逸入深山,捧母居破庵中。
6.
奉承;捧場。
1.出自《紅樓夢》仗著寶玉疼他們,眾人就都捧著他們。
2.出自《四世同堂》他又喜歡聽人家捧他,捧得越肉麻,他心里越舒服。
3.出自《啼笑因緣》我們姑娘,全指望著你捧,你要不來,我們就沒意思了。
7.
量詞。用于雙手能捧起之物。
1.出自《儒林外史》不管甚么人求著他,大捧的銀與人用。
2.出自《官場現(xiàn)形記》張?zhí)嘈帕怂斔呛萌耍圆幻鉃槠渌螅笈醯模ㄣy子)送到他手里,盡他去使用。
8.
用以表示敬意。
1.出自《謝李夷簡啟》過蒙承問,捧讀喜懼,浪然流涕。
1.恐懼不安。
1.恐懼;驚慌。
1.恐懼貌。
1.亦作"恇橈"。
2.膽小怕事。
1.恐懼慌亂。
1.懦弱,膽怯。
1.恐懼慌亂。
1.見"框撓"。
1.恐懼慌亂。
1.怯弱。
1.恐懼。
1.恐懼。
1.畏怯。
1.猶惶惑。
1.古人通常用以相互贈送的玉帛之類的禮物。
1.匡床。方正而安適的床。
1.匡當。用以限定所制物件形狀﹑大小的框架。
2.套在頭上的面具。
1.竹箱木柜。
1.盛物竹器。方曰筐﹐圓曰篚。
2.謂禮物。
3.指婚前男方給女方的聘禮。
4.謂財產(chǎn)。
5.帝王厚賜的物品。亦指帝王恩賜。
1.給官府的貢物。
1.喻見識不廣。
1.筐與筥的并稱。方形為筐﹐圓形為筥。亦泛指竹器。
1.泛指盛物竹器。
1.盛物的兩種竹器◇亦用柳條﹑葦蔑等編成。筐﹐方形;簍﹐圓形。
1.盛物的竹器。方為筐﹐高為簏。
1.籮筐。竹篾等編的盛器。
1.用竹枝等編制的狹長形箱子。
1.古代司織物設(shè)色的工匠。《周禮.考工記》有"筐人"之稱,但闕文。孫詒讓正義"筐人者,《說文.匚部》云'匡,飯器,筥也,重文筐。匡或從竹。'此工文闕,職事無考……疑亦治絲枲﹑布帛之工,故與畫﹑繢﹑?氏相次也。"
1.邊框。
1.狂妄而不明事理。
2.指狂妄而不明事理的人。用為自謙之詞。
1.狂犬。
1.狂放驕矜。
猛烈而兇暴性情~ㄧ~的北風。
1.狂妄昧理。
1.指迅猛生長的鞭筍。
急驟的暴風,比喻猛烈的潮流或力量。
1.見"狂飆"。
1.狂暴。
1.狂妄粗鄙。
1.佛教謂學禪不當而流于狂妄。
2.指狂放不拘的僧人。
3.喻學術(shù)﹑藝術(shù)流派中僻陋悖理者。
洶涌的潮水,比喻聲勢浩大的局面。
1.大醉。
1.狂妄驕逞。
2.猶放肆。
1.狂熱奔競鉆營的人。
1.狂妄愚蠢。亦指狂妄愚蠢之人。
1.狂放曠達。
1.狂妄怪誕。
1.猶狂放。
1.放蕩不羈。
2.輕狂。
3.猶淫蕩。
4.游蕩。
5.猖狂。
1.疾速的閃電。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