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饑飽。
1.輔助。語出《詩.唐風.杕杜》"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無兄弟,胡不佽焉"。朱熹集傳"比,輔;佽,助也。"
1.拉幫結派。
2.同黨。
1.指結黨營私的行為。
2.同心同德。
1.謂比照。
1.亦作"比灋"。
2.核查統計戶口財產的法令。
1.見"比法"。
①用容易明白的甲事物來說明不容易明白的乙事物他堅貞不屈的品德,可用四季常青的松柏來~。②指用甲事物來說明乙事物的行為打~ㄧ這不過是個~。③比如郊游的事情都安排好了,~誰帶隊、誰開車,等等。④表示‘假如’的意思(用于有話要說而故意吞吐其詞時)他的隸書真好,~我求他寫一副對聯兒,他不會拒絕吧?
1.比擬。
2.謂用手勢比畫摹仿。
比賽中雙方用來比較成績、決定勝負的得分最后一分鐘,客隊攻進一球,把~扳平。
1.以"比"的藝術手法進行諷喻。
2.謂詠詩。
〈書〉拿不能相比的東西來勉強相比曲為~。
1.相干。
1.彼此;各自。
印度的民族之一。另有少數在孟加拉國、尼泊爾和不丹等國。約8316萬人(1985年)。講印地語。多信印度教,部分信伊斯蘭教。實行種姓制度和種姓內婚。主要從事農業和畜牧業,部分從事工業。
1.見"比屋可封"。
1.亦作"比畫"。
2.用手做姿勢幫助說話或代替說話。
3.以模擬的動作來演示某個過程。
4.比武,動武。
①用手或拿著東西做出姿勢來幫助說話或代替說話他在一張紙上~著,教大家怎樣剪裁褲子。②指練武或比武我今天定要跟他~~,見個高低。‖也作比較。
一種女子穿的游泳衣,由遮蔽面積很小的褲衩和乳罩組成。也叫三點式游泳衣。[英bikini]
〈書〉等到~趕到,船已離岸。
1.排比﹑匯集。
2.頻頻棲止。
3.親近集結。
1.排比綴合。
1.猶此時,這時。
1.古時一種便于騎射的服裝。類似后來的背心。
2.指背心。
發包工程、器材或變賣產業、貨物時,比較承包人或買主用書面形式提出的價格~單。
1.互相親近﹑幫助。
〈書〉①并肩~作戰ㄧ~而立。②比喻相當;比美他雖然是票友,水平卻可與專業演員~。
1.肩膀相靠,足跡相疊。形容人多。
1.形容人多。疊踵,腳尖踩腳跟。
1.坎肩。
肩挨著肩,腳挨著腳,形容人多擁擠。也說比肩接踵。
1.猶比肩繼踵。
1.肩膀相并,衣袖相連。形容連接不斷。
1.古代傳說中半身之人,二體相合﹑相助而生。
1.謂形影不離的夫妻。
1.即蟨。傳說中的一種動物。
1.猶比肩繼踵。
1.猶比肩繼踵。
1.以事類為比,進行規勸。
①就兩種或兩種以上同類的事物辨別異同或高下有~才能鑒別ㄧ這兩塊料子~起來,顏色是這塊好,質地是那塊好。②介詞,用來比較性狀和程度的差別這項政策貫徹以后,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前一時期又有所提高。③副詞,表示具有一定程度這篇文章寫得~好。
一種國際貿易理論。英國經濟學家李嘉圖于1817年建立。認為在資本和勞動不能在國際間轉移的情況下,各國生產它們在成本上優勢最大和劣勢最小的商品,通過國際貿易進行交換,則都能節省勞動。
不變價格。
研究不同國家、民族和地區的教育的學科。通過比較不同的教育制度,探討教育的共同特點、發展規律及其總的趨勢,并進行預測,以便根據本國的條件進行取長補短,為提高教育質量服務。
采用比較方法研究不同文化系統的類同和差異。主要有兩種研究方法(1)平行研究,即通過對兩種相互沒有影響的不同傳統的文化系統進行比較,找出共同或不同的規律。(2)影響研究,即通過兩種相互影響的文化系統進行比較,找出共同規律。
指對比性地考察和研究兩種或兩種以上民族之間的文學現象、文學思潮以及具體作品的相互關系和相互影響;同時也比較研究文學同藝術以及其他社會科學的相互關系。
1.鄰居。
1.指核對檢查(簿籍)。
1.謂比照驗證。
〈書〉近來。
南非首都。人口108萬(1995年)。附近多金剛石、白金、黃金、鉻、煤等礦產開采。有大型鋼鐵廠、機器廠,還有化工、紡織等工業。鐵路樞紐和國際航空站。全國最大的文化中心,有南非大學以及科學和工業研究機構。
1.整理,按類排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