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古書上說的一種船。
2.
名詞
用于地名。
1.
舥腳船。
1.出自《廣韻·麻韻》舥,舥腳船也。
2.出自《樵史通俗演義》原來他(毛文龍)雖在邊關,不曾往海舥,心上有些害怕,也只是在海口屯扎。
2.
用于地名。舥艚,在浙江。
1.出自《浙江通志·兵制五》分防舥艚汛右營千總一員,馬步戰守兵丁六十二名。
2.出自《明史·地理志五》東南有舥艚、又有斗門二巡檢司。
3.
俗稱浮橋。
1.出自《集韻?麻韻》舥,浮梁謂之舥。
2.出自《正字通?舟部》經史有梁字,如輿梁。造舟為梁,不必更立舥名,此方俗語也。
1.指水無阻滯地流動。
1.船家的孩子。
1.渡口。
1.見"津涂"。
1.見"津涂"。
1.唾液。
1.岸;水邊。
2.范圍;邊際。
3.依靠,憑依。
1.唐代長安華清宮的外門。
〈書〉①水陸沖要的地方扼守~。②比喻顯要的地位身居~。
1.渡口驛站。
1.汁液。
1.水邊。
1.流注。
1.猶浸潤。
1.看守渡口的隸卒。
1.哀憐。
1.憐愛;珍愛。
1.猶倨傲。
1.驕傲執拗。
1.以才能自負。
1.仗恃才能﹐意氣用事。
1.拘謹克制。
1.憐憫惻隱。
1.憐憫體察。
1.夸耀。
拘謹;拘束他第一次上臺發言,顯得有點~。
1.端莊嚴整。
1.炫耀所受的寵愛。
2.猶寵愛。
1.憐憫慈愛。
1.哀憐允準。
1.憐惜撫慰。
1.驕傲。
1.驕矜尊大。
1.憐恤寬恕。
1.自大狂妄。
1.驕矜放蕩。
1.舞動。
1.猶慎獨。謂個人獨處時﹐尤須謹慎不茍。
1.傲慢怠忽。
1.深遠,深邃。
1.特出,不同一般。
1.猶迥遠。
1.遠眺;遠望。
1.亦作"迥涂"。
2.見"迥途"。
1.漫長的道路。
1.遠望。
1.高臺。
1.亦作"逈秀"。
2.高聳秀拔。
3.謂出類拔萃。
1.亦作"逈野"。
2.曠遠的原野。
大為不同兩部作品,風格迥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