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量詞
樣;種;類。
2.
助詞
結構助詞。一樣;似的。
3.
古同“搬”。
4.
名詞
(Bān)姓。
1.
搬運。后多作“搬”。
1.出自《官牛》詩官牛官牛駕官車,浐水岸邊般載沙。
2.出自《修路疏》捐廩傾囊,眼界中裝見生功德;般沙運石,腳根下作穩實工夫。
2.
量詞。樣;種類。
1.出自《游仙窟》昔日雙眠,恒嫌夜短;今宵獨臥,實怨更長。一種天公,兩般時節。
2.出自《送僧應純偈》一般口眼,兩般肚腸。
3.出自《三國志平話》見一人托定金鳳盤,內放著六般物件。
4.出自《水滸傳》將到房中打開看時,排下四般果子,一只熟雞,又有許多蒸卷兒。
3.
一樣;似的。
1.出自《七里灘》高祖般性寬洪,文帝般心明圣,可知漢業中興。
2.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這表也不知他出在那一國……只有核桃般大。
3.出自《子夜》汽車發瘋似的向前飛跑……高聳碧霄的摩天建筑,排山倒海般的撲到吳老太爺眼前,忽地又沒有了。
4.
通“班”。頒授。參見“般爵”。
1.出自《太玄·棿》建侯開國,渙爵般秩。
5.
通“班”。分布。
1.出自《漢書·禮樂志》靈之來,神哉沛,先以雨,般裔裔。
6.
通“瘢”。瘢痕。
1.出自《隸續·漢丹陽太守郭旻碑》加有瑕般。
7.
通“班”。返回。參見“般師”。
1.出自《漢書·趙充國傳》明主般師罷兵。
8.
通“班”。齊等貌。參見“般比”。
1.出自《敦煌變文集·降魔變文》六師自道無般比,化出兩箇黃頭鬼,頭腦異種丑尸骸,驚恐四邊令怖畏。
9.
通“斑”。斑紋。
1.出自《周禮·天官·內饔》馬黑脊而般臂,螻。
2.出自《西京賦》於是蚩尤秉鉞,奮鬣被般。
3.出自《羽調曲》朝陽棲於鳴鳳,靈畤牧於般麟。
10.
通“斑”。雜亂。
1.出自《漢書·賈誼傳》般紛紛其離此郵兮,亦夫子之故也。
小窟窿;小孔這塊木頭上有好些蟲蛀的~。
1.窟窿。
1.洞;孔。
1.窟窿;洞。
1.地下的泉水。
1.地下室。
2.春秋鄭伯有為窟室﹐徹夜飲酒歡娛﹐后借指暢飲歡娛之所。
1.指寄托或藏身之所。
1.方言。屁股。
1.巖穴。
1.喻指心眼。
巢穴,多指盜匪盤踞的地方。
1.亦作"窟磊子"。亦作"窟儡子"。
2.即傀儡子。木偶戲。
1.物自洞中欲出貌。
1.無皮肉毛發的全副死人骨骼或頭骨。
2.泛指尸骨。
3.比喻瘦成皮包骨的人。
4.借指鬼魂。
1.我國古代吐蕃部落之一。分布于云南附近,后來逐漸移居云南。
1.酷愛,極愛。
2.佛教語。煩惱與愛欲。
1.佛教語。謂貪欲乃諸苦之根本。語出《法華經.方便品》"諸苦所因,貪欲為本。"
1.亦稱"苦荬"。
2.越年生菊科植物。春夏間開花。莖空,葉呈鋸形,有白汁。莖葉嫩時均可食,略帶苦味,故名。
長篇小說。馮德英作。1958年發表。抗日戰爭時期,貧農馮大娘的丈夫被地主逼死,大兒子被迫離家。大娘拖兒帶女,艱難度日。但她支持大女兒參加游擊隊,二女兒參加民兵,又送二兒子參加八路軍◇得知早已參加八路軍的大兒子壯烈犧牲,她強抑悲痛,參加反掃蕩”斗爭,并親手打死了漢奸。
1.植物名。落葉亞灌木,羽狀復葉,小葉卵狀橢圓形,總狀花序,花冠淡黃色。根入藥,有清熱解毒等作用。
1.在艱難困苦中堅守的節操。
1.藥草名。茅蒲類植物,生湖澤中,能治婦科病。
1.即苦荼。茶字后出,唐陸羽始用之。
艱苦的差事;沒有什么好處可得的差事出了一趟~。
1.暈車。謂乘車時有暈眩嘔吐等感覺。
所受的痛苦這些~,向誰去說?
1.暈船。謂乘船時有暈眩嘔吐等感覺。
1.指春季里青黃不接﹑生活困苦的時候。
1.忠言,逆耳之言。
2.堅決辭讓。
3.再三陳說。
1.哀痛的心情。
1.指勞動人民遭受階級剝削﹑壓迫的苦情極大,對剝削階級的仇恨極深。
1.猶虐待。
1.謂生計貧困清苦。
2.指情性淡泊。
1.猶苦言,忠言。
2.憂傷悲涼的聲調。
‘政變’的音譯。[法coup d’︶tat]
1.艱苦戰斗;在艱困中奮斗。
1.痛苦;苦難。
2.痛恨。
1.苦難,災厄。
1.猶苦窳。謂質粗劣,不堅致。
1.不避艱辛,盡力工作。
刻苦的功夫語言這東西不是隨便可以學好的,非下~不可。
比喻壞的結果;使人痛苦的結果自食~。
1.佛教語。意謂塵世如同苦海,無邊無際,只有悟道,才能獲得超脫。亦以比喻罪惡雖重,只要悔改,便有出路。
〈方〉損害;使受害。
1.佛教語。指苦難的遭遇。
1.苦惱。
2.甚恨,深恨。
1.即苦匏。
1.猶苦衷,苦思。
1.猶苦痛。
1.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