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書〉一種美石或玉石。
2.
名詞
見“玫瑰”。落葉灌木,枝上有刺。花有紫紅色、白色等多種,味香 ,可供觀賞,也可用來制香料。也指這種植物的花。
1.
見“玫瑰”。美玉。一說火齊珠。
1.出自《尸子》楚人賣珠于鄭者。為木蘭之櫝,薰以桂椒,綴以玫瑰。
2.出自《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其石則赤玉玫瑰。
3.出自《織錦詞》此意欲傳傳不得,玫瑰作柱朱弦琴。
4.出自《天工開物·珠玉》至玫瑰一種,如黃豆、綠豆大者,則紅、碧、青、黃,數色皆具。寶石有玫瑰,猶珠之有璣也。
5.出自《最錄南唐五百字》玫瑰伴函,珊瑚裝柱。
2.
見“玫瑰”。喻詩文之美。
1.出自《次韻答彥珍》手得封題手自開,一篇美玉綴玫瑰。
3.
見“玫瑰”。落葉灌木名。似薔薇,枝密有刺,花為紫紅色或白色,香氣很濃。詩文中玫瑰多指這種植物的花。
1.出自《握柘詞》楊柳縈橋綠,玫瑰拂地紅。
2.出自《董冞大有詩索仆繼和》遙想經行斷堤曲,野花漂盡雪玫瑰。
3.出自《看罌粟花得七絕句》玫瑰芍藥本妖嬈,罌粟花開色更嬌。
4.出自《往事》紙內包卷著一束猩紅的玫瑰。
1.茫無邊際貌。
1.亦作"坱坙"。
2.漫無邊際貌。
3.地勢高低不平貌。
1.山腳。詳"峽崥"。
1.奉養老人。
1.保持安全;保持安穩。
2.養體安身。謂生活在平安逸豫之中。
1.供養充足。
1.供養和訓練士兵。
2.指供養和訓練的士兵。
1.同"養軍千日,用在一朝"。
1.因患病而調理休養。
1.唐開元時由官府設置屬寺僧經營的收容流寓乞丐及殘疾人的場所。
1.即養病坊。
1.指死亡。
1.培養人才。
1.謂養育材物。如栽培五谷﹑樹木。
2.比喻培養人才。
3.指舊時收養的準備充作使女或妓女的孩子。
1.積蓄﹑增多財物。
1.保持﹑培養節操。
1.謂以適度的沸水烹茶而使茶味純正。
1.猶滋生。
1.長養,使生長壯盛。
1.培養而使之形成或成長。
2.教育。
1.指舊時紡織廠內尚未熟悉生產技術﹑處于學習階段的童工。工廠只給飯吃,不發工資。養成之期滿,須在廠勞動數年,廠方付最低工資,不得中途離廠。
1.謂飼養馬匹而駕御之。
1.供養仇敵。
1.蓄積憂愁。
1.因創傷而治療休養。
1.涵養精粹。
1.助長膽氣。
1.見"養贍"。
1.長養引發。
1.指道教的修道煉氣煉丹等活動。
1.修養無為而治的德性。亦泛指修養德性。
1.姑息﹑縱容敵人。
1.供給生活資料的封地。指湯沐邑。
1.謂為肚子饑餓而憂愁。養,通"恙"。
1.保持﹑培養恩德。
2.設法鞏固恩寵。謂明哲保身。
1.養子。
2.生育男孩。
1.同"養兒防老,積谷防饑"。
1.同"養兒防老,積谷防饑"。
1.養育兒子以防老年無依靠。亦泛指養育子女以防老年無依靠。
1.謂養育兒子以防老年無依靠,積存谷物為防備饑荒。
1.調養聽覺,滿足耳朵對美好聲音的需要。
1.蓄發。
1.謂缺乏供養。
1.培植之法。
1.畜養繁殖。
1.謂縱容錯誤,使之滋長。
1.物質中所含的能供給有機體營養的成分。
1.謂保持幸福。語本《左傳.成公十三年》"能者養之以福。"
1.撫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