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撮合男女婚事的人。
2.
名詞
媒介。
3.
動詞
介紹婚姻。
1.
說合婚姻的人。
1.出自《詩·豳風·伐柯》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2.出自《淮南子·說山訓》因媒而嫁,而不因媒而成。
3.出自《儒林外史》這一席子酒就算你請媒的了。
2.
引薦的人。
1.出自《楚辭·九章·抽思》既惸獨而不群兮,又無良媒在其側。
2.出自《上吏部侍郎帝京篇》揚雄仕漢乏良媒。
3.
媒介;誘因。
1.出自《新書·大都》臣聞大都疑國,大臣疑主,亂之媒也。
2.出自《中說·魏相》聞謗而怒者,讒之由也;見譽而喜者,佞之媒也。
3.出自《惜別》詩須知相識喜,卻是別愁媒。
4.出自《讀四書大全說·孟子·公孫丑上》他只認定此昭昭靈靈底便作主人,卻將氣為客感之媒。
4.
導致;招引。
1.出自《冰賦》氣奪天時,干陰陽也;內熱飲之,媒其疾也。
2.出自《復之純交說》怨之不可媒也,禍之不可賈也。
5.
向導。
1.出自《送薛據之宋州》詩無媒嗟失路,有道亦乘流。
2.出自《新唐書·東夷傳·高麗》諺曰:“軍無媒,中道回。”
6.
謀取;營求。
1.出自《與梅和勝侍郎書》惟知佞柔,以媒富貴。
2.出自《清風亭記》吾之挺身御寇,不忘先世之明訓爾,敢借是媒利耶?
7.
射獵時用作誘餌、或馴養以招引其同類的鳥獸。后多指鳥媒,即?子。
1.出自《周禮·秋官·翅氏》掌攻猛鳥,各以其物為媒而掎之。
2.出自《文選·潘岳〈射雉賦〉》盼箱籠以揭驕,睨驍媒之變態。
3.出自《太平御覽》吳唐廬陵人也,少好驅媒獵射。
4.出自《放鷓鴣詞》楚越有鳥甘且腴,嘲嘲自名為鷓鴣,徇媒得食不復慮,機械潛發罹罝罦。
8.
酒母。
1.出自《周禮·地官·序官》媒氏下士二人
2.出自《漢書·李陵傳》全軀保妻子之臣隨而媒糵其短
9.
指說合婚姻。
1.出自《莊子·寓言》親父不為其子媒。
2.出自《荀子·賦》閭娵、子奢莫之媒也。
3.出自《陀螺》我有個朋友,是讀書人,現在教書,一年有千把塊錢的進賬,沒有娶過親,給你做個媒罷!
10.
指引薦,推薦。
1.出自《列子·周穆王》宋陽里華子中年病忘……魯有儒生自媒能治之。
2.出自《太平廣記》座中有一儒士自媒曰:“若言膽氣,余實有之。”
1.見"礪世磨鈍"。
1.激勵世俗,磨煉愚魯。
1.同"礪帶河山"。
1.勵志;銳意。
1.碎石與美石。比喻丑或美的人或事物。
1.沙洲。
1.古兇禮之一。指聚合財物以接濟他人之禮。
1.泛指祈求消除禍患災異。
1.監視占卜。
1.任官。
1.亦作"蒞國"。
2.猶言當國﹑治國。
到會;參加會議~講話。
1.水聲。《文選.司馬相如》"逾波趨浥﹐蒞蒞下瀨。"李善注引司馬彪曰"蒞蒞﹐水聲也。"一說﹐水流貌。見《文選》張銑注。
1.參加盟會。
1.管理百姓。
〈書〉(官吏)到職。
1.形容飛行迅捷。
1.親臨喪事。
1.視事,處理公務。
1.監斬。
1.謂按某種道德規范進行自我修養。類似儒家的"修身"。
1.蒞政。
1.臨朝治理政事。
1.到職。
來臨陽春蒞止。
1.亦作"蒞祚"。
2.帝王登位執政。阼,帝王嗣位或祭祀時所登的臺階。
1.見"蒞阼"。
1.嘹唳。形容聲音響亮而凄清。
1.古代撐在兵車上的笠帽。
2.借指兵車。
1.戴竹笠﹐穿蓑衣。泛指漁家裝束。
1.斗笠與蓑衣。借指勞動人民。
1.指笠帽周圍下覆冒出的部分。
1.即松江。
2.指太湖。
1.見"笠澤翁"。
1.亦稱"笠澤老翁"。
2.宋代詩人陸游的別號。
1.箬笠。
顆粒肥料的簡稱。
1.谷粒撒得滿地都是。形容糧食充盈。
1.極言糧草之少。
1.以谷物為食。
2.泛指糧食。
1.一種精選種子的方法。按照一定標準,逐粒選擇飽滿完好的種子,用于播種。適用于大豆﹑玉米﹑棉花等粒大的作物。
基本粒子。
1.粗惡的飯食。
1.糙米飯。
1.糲飯。
1.以糙米﹑豆葉所作的粗惡飯食。
1.雜有糠秕的糙米飯。
1.糙米。
1.糙米。
1.粗惡的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