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中春宴,因贈諸客
仆本儒家子,待詔金馬門。塵忝親近地,孤負圣明恩。
一旦奉優詔,萬里牧遠人。可憐島夷帥,自稱為使君。
身騎牂牁馬,口食涂江鱗。暗澹緋衫故,斕斑白發新。
是時歲二月,玉歷布春分。頒條示皇澤,命宴及良辰。
冉冉趨府吏,蚩蚩聚州民。有如蟄蟲鳥,亦應天地春。
熏草席鋪坐,藤枝酒注樽。中庭無平地,高下隨所陳。
蠻鼓聲坎坎,巴女舞蹲蹲。使君居上頭,掩口語眾賓。
勿笑風俗陋,勿欺官府貧。蜂巢與蟻穴,隨分有君臣。
仆本儒家子,待詔金馬門。塵忝親近地,孤負圣明恩。
一旦奉優詔,萬里牧遠人。可憐島夷帥,自稱為使君。
身騎牂牁馬,口食涂江鱗。暗澹緋衫故,斕斑白發新。
是時歲二月,玉歷布春分。頒條示皇澤,命宴及良辰。
冉冉趨府吏,蚩蚩聚州民。有如蟄蟲鳥,亦應天地春。
熏草席鋪坐,藤枝酒注樽。中庭無平地,高下隨所陳。
蠻鼓聲坎坎,巴女舞蹲蹲。使君居上頭,掩口語眾賓。
勿笑風俗陋,勿欺官府貧。蜂巢與蟻穴,隨分有君臣。
我本是儒家子弟,曾在金馬門待詔。慚愧地身處親近皇帝之地,卻辜負了圣明的恩德。一旦奉了優厚的詔書,前往萬里之外治理遠方百姓。可憐這島夷首領,自稱為州郡長官。騎著牂牁的馬,吃著涂江的魚。暗紅色的衣衫暗淡破舊,花白的頭發雜亂新生。這時正值二月,歷法上已到春分。頒布條令顯示皇帝恩澤,趁著良辰設宴。府吏緩緩走來,州民聚集在一起。就像蟄伏的蟲鳥,也順應天地迎來春天。用熏草鋪席而坐,用藤枝往酒杯里注酒。中庭沒有平地,物品高低隨意擺放。蠻鼓咚咚作響,巴女翩翩起舞。我坐在首位,輕聲對眾賓客說:不要嘲笑這里風俗粗陋,不要欺侮官府貧窮。就像蜂巢和蟻穴,都各有君臣之分。
待詔金馬門:漢代征召之士,均待詔公車,其中才能優異者令待詔金馬門。這里指在朝廷任職。
塵忝:謙詞,意為自己玷污了這個職位。
優詔:褒美嘉獎的詔書。
牧遠人:指到遠方任職治理百姓。
牂牁(zāng kē):古郡名,在今貴州一帶。
涂江:地名。
玉歷:歷法。
頒條:頒布法令條文。
蚩蚩:憨厚、淳樸的樣子。
蟄蟲鳥:冬眠的蟲鳥。
坎坎:鼓聲。
蹲蹲:跳舞的樣子。
此詩可能是詩人被貶到偏遠之地任職時所作。當時詩人遠離朝廷,身處風俗與中原不同的偏遠地區,在郡中舉辦春宴時,有感而發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在偏遠任職地春宴上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真實描繪當地風俗和生活,體現出地域特色。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偏遠地區的社會風貌和詩人的心境。
虛齋隠幾坐,憂思來萬端。我帶舊盈骼,忽復數孔寬。
追思昔迷復,驅馳困塵鞍。終蹈世涂險,衽席生瀧灘。
平生仗忠信,意若無驚湍。雖有被野羅,何篡凌風翰。
嫠憂抱耿耿,進退良獨難。亦欲紉蕙茝,殷勤奉所歡。
終疑薛居州,一暴難勝寒。眾陰日夜長,正氣日以單。
國枋落熏腐,民生困貪殘。言路久榛棘,肉食咸空餐。
蹇予宿嗜好,與世殊咸酸。柰何不自愛,當門植芳蘭。
故效五柳君,歸求容膝安。我友在天末,洞我腸與肝。
新詩妙鐫發,字如湯銘盤。盍簪眇無因,東望慨其嘆。
遙聞病新愈,致我囊中丹。愿君彊吞咀,百年永相看。
日日西亭上,憑欄取次看。
繞崖云慘慘,浥屨露團團。
晝景委紅葉,松香掩白檀。
平生勛業意,開鏡影相懽。
曩從太史氏,論次金匱書。
龍興渡江后,麐止今皇初。
微辭記當時,只字寧敢虛。
彼阿者誰子,顧欲私毀譽。
陽秋記慕容,史記名山儲。
二子亦過計,人心焉可誣。
短棹輕帆,風恬浪靜。溢目湖光鏡樣平,漁歌未起同誰聽。
萬壑千巖,高低普應。狼藉斷霞殘照中,船頭撥轉都收盡。
么朅提國,親行此令。
虎巖巖下虎,咬人齒不露。
踞地坐眈眈,南北無行路。
翻身一擲更無蹤,虛空拍掌須彌舞。
萬象森羅,一時痛苦。
石人木人淚如雨。
我老與時忤,十年守窮空。
衣食相驅迫,遂師田舍翁。
每當春蠶起,不敢怠微躬。
晨興督家人,留心曲箔中。
客寓無田園,專仰買桑供。
豈謂桑陡貴,半路哀涂窮。
三百變三千,十倍價何穹。
家貲已典盡,厥費猶未充。
乃知楮法壞,流毒刀兵同。
蒼天此何人,血面訴難通。
棄蠶滿阬谷,行當歌大東。
預憂兒女曹,凜洌當嚴風。
我窮何足道,四海關吾胸。
赤子已露立,視天猶夢夢。
歲月悠悠一夢中,
榮枯消得幾何功。
寧為宇宙閑吟客,
豈是江湖把釣翁。
山口斷云憐舊路,
沙邊微雨濕孤蓬。
飯余鼓腹聊行樂,
立盡疎簾落絮風。
西郊陪袞繡,云步入千山。行樂五星聚,浮生半日閑。
尋棋楓葉下,載酒藕花間。譚笑長城在,何人敢度關。
逢人說愛山,誰何是真愛。
茍無丘壑情,在眼猶不在。
君看終南客,豈不臥興對。
奈何心自盲,坐失煙霞態。
蔡侯故靜者,肯與青山背。
作堂老其間,列岫儼襟帶。
蘿月散庭隅,白云屯戶外。
疏欞納遙碧,平幾挹橫黛。
青山信在茲,心鏡兩融會。
豈效逋客徒,匿情紿松檜。
咨余秉微尚,頗亦厭塵壒。
幸君分半青,著我函丈對。
青云直上路初通,白鳳新詞入圣聰。
抵掌劇談吾浪語,連城增價子何窮。
共登小閣春風里,又解征帆落照中。
此去優游益吟詠,公余無惜寄詩筒。
天得中,星辰羅。
地得中,陰陽和。
衲僧得中,罷卻干戈。
隨寒逐暑,徒自波波。
一夏九十日,今日是中夏,諸人未舉先和。
因甚問著如何是汝心,卻又不會,拄杖子到此,也不得無過。
是汝諸人,還知痛癢么。
落日生春色,
桃花笑不休。
鶴飛湖草迥,
風止客帆收。
樹遠天疑盡,
江平水卻流。
愁來無處去,
為子上高樓。
八月九月,不寒不熱。
盤山擲劍揮空,正是個般時節。
無古無今,無間無歇。
癡云卷盡雨聲收,千里萬里一條鐵。
柏山小小叢林,安居九十日。
五日不升堂,隔日不入室。
與么承當去,已是拗曲作直。
吹糠著米,無贓考賊。
沛公鬭智,項羽鬭力。
南無甚深般若波羅蜜。
達磨西來,卦文不識。
胡卜亂卜,傳至今日。
佛日等是開個鋪席,敢向朕兆未分已前。
端平元年正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