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六十九首 其五九
天得中,星辰羅。
地得中,陰陽和。
衲僧得中,罷卻干戈。
隨寒逐暑,徒自波波。
一夏九十日,今日是中夏,諸人未舉先和。
因甚問著如何是汝心,卻又不會,拄杖子到此,也不得無過。
是汝諸人,還知痛癢么。
天得中,星辰羅。
地得中,陰陽和。
衲僧得中,罷卻干戈。
隨寒逐暑,徒自波波。
一夏九十日,今日是中夏,諸人未舉先和。
因甚問著如何是汝心,卻又不會,拄杖子到此,也不得無過。
是汝諸人,還知痛癢么。
天若守持中道,星辰便會有序羅列;地若守持中道,陰陽便會調(diào)和順暢;出家人若守持中道,便能止息紛爭。若只知隨季節(jié)流轉(zhuǎn)奔波,不過是徒勞忙碌。一夏九十天,今日恰逢中夏,眾人未等舉示便先應和。為何問起‘什么是你的本心’時,卻又無法領(lǐng)會,連拄杖到了此處,也不能說沒有過失。你們這些人,可知道其中的關(guān)鍵嗎?
得中:守持中道,佛教指不偏不倚、超越對立的修行境界。
衲僧:指穿百衲衣的出家人,代指出家修行者。
波波:忙碌、奔波,此處指徒勞的外境追逐。
中夏:夏季中期,約指農(nóng)歷五月。
拄杖子:禪宗常用道具,此處或代指禪師的開示或機鋒。
痛癢:比喻修行的關(guān)鍵、要點,引申為對本心的覺悟。
此偈為禪宗偈頌,或作于宋代。禪宗重視通過機鋒、日常場景開示佛法,中夏時節(jié)(夏季中期)常為修行者集中參禪之時。作者借天地守中之道,批評僧眾徒事外求、未明本心的現(xiàn)象,旨在提醒修行需守中道、直探心源。
主旨強調(diào)修行需守持中道,反對執(zhí)著外境的徒勞。以天地自然類比修行,語言通俗,用設(shè)問引發(fā)反思,體現(xiàn)禪宗‘直指人心’的特點,是引導修行者反觀本心的典型禪門說教。
千里寒沙遺白骨,一番新鬼哭黃云。偷生同惡終相蔽,安得忠誠達圣君。
四榜狀元逢此日,他年公論定難逃。空令太守提三尺,不見元戎用六韜。元舉何如兼善死,公平爭似子威高。世間多少偷生者,黃甲由來出俊髦。
姑射仙人朝玉皇,玉皇敕賜九霞觴。冰姿殢酒吹難醒,猶自風前倚絳妝。
行盡斜峰急澗,忽看化寺神居。云瑣沉沉復閣,旁看貝葉遺書。
上山瀑流礙輿行,寺門未入風濤聲。轉(zhuǎn)橋沖躍玉龍橫,九天派落千雷霆。陰崖陡起萬佛撐,樹不識春何代青。下漏日色變幽熒,徹晶噴雪寒目睛。徑深憩亭俯澄泓,上方潛洄下震驚。偶與石斗波瀾成,本來淵默非不平。突兀高殿矗蒼冥,崇階百級排丹欞。本末十圍仰列楹,佛力一發(fā)邱山輕。去年奉母禮鬉纓,猶記塔鈴語丁寧。今偕謝屐乘新晴,駴嘆奇絕昔未經(jīng)。山雨一夜愁濘淋,翻然倍百張詩情。
芙蓉宮額半涂黃,雙送秋千出畫墻。簾底燕驚花雨亂,樹頭蜂繞襪塵香。巧將新月添眉黛,閒倩東風響佩珰。歸去綠窗和困睡,暫憑春夢到遼陽。
平沙流水。葉老蘆花未。落雁無聲還有字。一片瀟湘古意。扁舟記得幽尋。相尋只在□□。莫趁春風飛去,玉關(guān)夜雪猶深。
吳姬來,吳船蕩漾湖花開。隔堤迎笑欲飛舉,不用少年多槳催。問君青春得幾許,看取架上紅玫瑰。
炎蒸忽逐火云斂,爽氣俄隨玉露瀼。不是真賢生間世,爭教煩暑變清涼。
棲烏驚不定,飛影亂中庭。靜夜三更柝,寒天一點星。霜華蝕樹白,竹氣逼燈青。漸聽鐘聲動,誰家曉夢醒。
花柳春風紛衍,禪窗晚放橫枝。虢國生憎粉黛,晚妝淡掃蛾眉。
獨占春風領(lǐng)眾芳,薄寒初試絳羅裳。東皇似是嫌清淡,故與慇勤贈艷妝。
丹丘瑤草。不許秋風掃。記得對花曾被惱。猶似前時春好。湘皋閑立雙清。相看波冷無聲。獨說長生未老,不知老卻梅兄。
寂寞吹香野水濱,霜蜚月墜倍精神。橫陳故作臨窗影,妙韻誰云畫逼真。
海氣昏昏接蜃樓,颶風吹浪蹴天浮。旌旗晝卷蕉花落,弓劍朝懸瘴雨收。曾把烏號悲絕域,卻乘赤撥上神州。男兒墜地四方志,須及生封萬戶侯。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