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
鴻冥未判初,動靜根已互。陰陽無停機,一闔一辟戶。
太虛本塊氣,無形何八柱。四時自爾行,列星自爾布。
吾聞女媧氏,曾把五色補。補處絕無痕,亦有未補處。
日無息不運,何處獨陰霧。有龍銜燭照,終日燒不住。
玉川子有言,日月作眼行。應不外幽獨,同此雙眼睛。
彼何地而暗,乃假燭以明。亦有無燭地,暗塞幽冥冥。
吾不解其故,蒼蒼徒具形。試喚盧仝鬼,為我叩太清。
鴻冥未判初,動靜根已互。陰陽無停機,一闔一辟戶。
太虛本塊氣,無形何八柱。四時自爾行,列星自爾布。
吾聞女媧氏,曾把五色補。補處絕無痕,亦有未補處。
日無息不運,何處獨陰霧。有龍銜燭照,終日燒不住。
玉川子有言,日月作眼行。應不外幽獨,同此雙眼睛。
彼何地而暗,乃假燭以明。亦有無燭地,暗塞幽冥冥。
吾不解其故,蒼蒼徒具形。試喚盧仝鬼,為我叩太清。
在天地未分的初始狀態,動靜的根源就已相互依存。陰陽變化永不停息,如同門戶一開一合。太空原本是一團混沌之氣,無形又哪有支撐的八柱?四季自然運行,群星自然分布。我聽說女媧氏,曾用五色石補天。補的地方毫無痕跡,但也有沒補到之處。太陽一刻不停地運轉,為何還有地方總是陰暗有霧?有龍銜著蠟燭照明,可蠟燭終日燃燒也不滅。玉川子(盧仝)說過,日月像眼睛一樣運行。應該不會只照暗處,就像人有一雙眼睛。那些地方為何黑暗,要借助蠟燭照明。也有沒蠟燭的地方,黑暗幽深至極。我不明白其中緣故,蒼茫的天徒有其形。試著召喚盧仝的鬼魂,替我去叩問上天。
鴻冥:指天地未分的混沌狀態。
動靜根已互:動靜的根源相互依存。
陰陽無停機:陰陽變化不停。
闔辟戶:出自《周易》“一闔一辟謂之變”,指門戶的開閉,比喻陰陽變化。
太虛:指太空。
八柱:古代神話傳說中支撐天空的八根柱子。
女媧氏:神話中補天的女神。
玉川子:唐代詩人盧仝的號。
盧仝鬼:指盧仝,這里是作者想借助盧仝去叩問上天。
太清:指天空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在對宇宙自然現象進行觀察和思考時,被宇宙的神秘和未知所震撼,從而創作此詩,以表達對宇宙奧秘的探索欲望。
這首詩主旨是對宇宙奧秘的追問。其突出特點是充滿哲理思考,用神話傳說增添奇幻色彩。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有限,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思維和對自然的探索精神。
萬壑喬松,
九枝靈草。
瑞氣久鐘,
清聲遠播。
材大今為宗廟梁,
國香世產芝房寶。
別露風規,
尋僧論道。
十二峰高勢莫齊,
到頂方知天下小。
風生汐惡舟難去,
獨上危樓立暮云。
數片斜陽隨處沒,
一聲清磬隔江聞。
廟靈古木懸新紙,
碑老蒼苔補斷文。
慚愧年豐官酒賤,
往來人每樂醺醺。
一塢耕樵
門扃綠蘿
富驕時少
貧樂時多
婦搖機軋軋
兒弄口??
澗水松聲交節奏
何似東山瓦皷歌
鳴鳳起朝陽,
斯文氣脈昌。
諫書留北闕,
詩筆化南荒。
湖柳生新意,
岡梅續舊芳。
相期功行遠,
何但說龔黃。
片石立云端,群峰向下看。夜壇星斗近,秋閣洞天寒。
泉滴疑傳漏,人危怯倚闌。降魔孤劍在,卻并御書安。
玉幾凌霄,橫趨密室。
如風吹水自成紋,擲劍揮空無朕跡。
子細思量,令人氣急。
白木既無香,秤槌寧有汁。
云收麥壟,水足秋田。
繭繰白雪,鶑弄朱弦。
無象太平還有象,蕢桴土皷樂堯年。
誰知聲色里,心印是渠傳。
凍折枯梅,三兩枝亞。
香度野橋,影橫茆舍。
道人鼻觀相忘,有眼如盲,不被這些留礙。
可憐鬼窟藏身,喚起來,雪團打,雪團打。
飄蓬四十余年,
夢遶晶然山路。
才見廣安軍人,
便憶破庵師祖。
摵破碎沙盆,
打動蝦蟆皷。
驚落蛟龍虎兕威,
知音不在頻頻舉。
雨后谿聲寒弄玉,風前木葉碎飄金。
見聞互用非聲色,花劈威音古佛心。
見成家樂,管宴佳賓。
莫謂瑞巖岑寂甚,一回拈出一回新。
結夏已半月了也,水牯牛作么生。
愛從荒草去,不向坦途行。
閙中牽索,靜處加鞭。
月白風清眠露地,聲聲牧笛響煙村。
四十年來父子情,吁嗟今日任飄零。雖慚負米供三釜,莫悔傾籯教一經。
飲水西江甘冷味,炷香南極祝高齡。白云縱隔三千里,詩禮朝朝似過庭。
一日復一日,
坐來空世塵。
清潭常見月,
老木不知春。
室靜佛為證,
山深石作鄰。
莫詢門外路,
風雨暗荊榛。
春日晴,春雨足,玉龍怒噴懸崖瀑。
花簇簇,錦簇簇,滿山桃李嫌粗俗。
休捏目,直饒伊向聲色堆頭。
密透重塵,坐臥經行,了無拘束。
砒霜未是毒。
五載相違一日過,巷無車跡有樵歌。
因嗟世上深危證,合住山中養太和。
蔓草不知春事去,梅花曾識歲寒多。
予今問道三千里,白發雙親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