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零二首 其七八
萬壑喬松,
九枝靈草。
瑞氣久鐘,
清聲遠播。
材大今為宗廟梁,
國香世產芝房寶。
別露風規,
尋僧論道。
十二峰高勢莫齊,
到頂方知天下小。
萬壑喬松,
九枝靈草。
瑞氣久鐘,
清聲遠播。
材大今為宗廟梁,
國香世產芝房寶。
別露風規,
尋僧論道。
十二峰高勢莫齊,
到頂方知天下小。
千萬山谷中挺立著高大的松樹,九枝靈草散發著祥瑞。吉祥之氣長久聚集,清越的聲名遠播四方。巨大的木材如今成為宗廟的棟梁,國色天香的珍品世代產出如芝房般的寶物。展現獨特的風范,尋僧共論佛道。十二座山峰高峻難以平齊,登上頂峰才知天下如此渺小。
萬壑:眾多山谷。
喬松:高大的松樹。
九枝靈草:九為虛數,指多枝的靈異仙草。
鐘:聚集。
宗廟梁:宗廟的棟梁,喻指國家重臣或修行高境。
國香:原指蘭花,此處代指珍貴之物。
芝房:靈芝的房狀結構,喻指稀有珍寶。
風規:風范、品格。
十二峰:或指巫山十二峰,泛指高峻山峰。
勢莫齊:山勢高峻,難以平齊。
此詩為《偈頌一百零二首》其一,當為宋代禪僧所作。偈頌多為禪宗傳教或悟道時的即興創作,旨在以通俗語言闡發佛理。此詩或作于僧人論道、修行之際,通過自然物象與生活場景,引導修行者超越表象,領悟‘到頂方知天下小’的境界。
全詩以‘萬壑喬松’起興,借靈草、瑞氣等祥瑞物象鋪墊,繼而以‘宗廟梁’‘芝房寶’喻修行成果,最后以‘十二峰’登頂作結,層層遞進,強調修行需突破局限、抵達至高境界方能徹悟。語言質樸而意象宏闊,是禪宗偈頌‘以境喻道’的典型之作。
公館靜寥寥,園亭景物饒。
溪光明短彴,樹影蔭危譙。
山鳥忽雙下,池魚時一跳。
主人王事簡,文酒日逍遙。
六六成鱗吹,呦呦賦鹿鳴。
三仙隨勸駕,千佛要題名。
俎豆初筵秩,衣冠習俗榮。
例須煩舉送,我亦魯諸生。
在昔石邑,能知所尊。
懋依有德,克述無言。
鼓篋槐市,揚名里門。
此道久視,彼美長存。
一毛沼沚未宜輕,甘脆提攜慰客情。
仙狗吠林堪小摘,乳貓蹲竹得春萌。
齒牙風露雖云美,口腹朝昏只旋營。
尚獻一芹裨玉食,天庖回首隔重城。
記公當日事,天上冠群英。
偕計旅庭實,稚齒先飛聲。
胸中五色絹,補袞澤斯民。
云胡卷而歸,不效岐山鳴。
翛然脫外累,志尚惟清寧。
坐使嘉谷富,無復生蝗螟。
因公古人風,并得千載情。
鞭笞土牛子,鼓舞勾芒神。
初開一歲籥,已有五日陳。
胡為松桂老,強逐桃李新。
自言草玄客,頗愛鄭子真。
雖云公卿貴,虛名竟成塵。
況我已三黜,素志無一伸。
遂去田舍畔,得與漁樵親。
奉母缺祿食,菜飽不敢嗔。
夫君亦人子,等是我輩人。
青鞋裹白足,烏帽遮長身。
襟期訪鄭老,酒伴尋南隣。
吾文天未拯,古道日以堙。
登壇要先歃,更約明年春。
我與李侯初不熟,但聞弦歌政聲速。永川雞犬數山外,迄今語言猶可錄。
向來官舍卜清疎,把酒橫琴僅容足。眼前可無起予者,故作斜川著行錄。
不妨奄有靖節名,此堂岌岌柳英英。易名伐樹公則去,名尚可復柳易生。
唐侯初來理前事,收拾神名還舊地。坐令軒冕爭奪心,各有田園蕭散意。
古人陳跡那復論,丈夫志氣高入云。因知特起豪杰士,不待西伯還明君。
此地冠蓋國,古來翰墨場。
夜看蟇頤山,上干牛斗光。
試酌老翁井,尚余書傳香。
想其居清華,漢閣千步廊。
大字寫汗青,小楷書硬黃。
仙去不可追,里人祀烝嘗。
神兮肯下來,冠劍在帝傍。
作詩遺里人,聞者當感傷。
思人誰復念婆娑,窟室崖陰未易磨。
四十圍間看溜雨,三千年后數恒河。
不堪與世供狙杙,尚許遺民占鳥窠。
從此便名夫子樹,匡人斤斧奈予何。
廣漢川原迥,重江秋水多。
橋邊金作鴈,湖上酒如鵝。
豈有雒書出,轉添巴字訛。
泥涂滯行客,之子惜經過。
高軒得意翔云間,妙畫匿跡縑素殘。
柱頭老丁留語后,兀兀無趾如叔山。
不妨萬里戢六翮,顧步下啄芝田寬。
方舟惜鶴并惜畫,一夔之足萬金價。
莫將凡筆補丹青,謬作身輕一鳥下。
去年別津鄉,兩岸麥離離。親戚知我行,曉出相追隨。
系船五里沙,江水清漣漪。俯窺皆白石,綠色可染衣。
何以謝送者,呼酒聊共持。放杯不忍去,看我船解維。
至今念其處,歲月忽如馳。還復見薺麥,青青滿陵陂。
桃李亦盡開,風吹總成泥。一歲春一來,少留能幾時。
乃若遠行客,日夜只欲歸。正須勤往游,步遶芳菲枝。
釃渠引微流,浮萍已生池。無事但日飲,更賦涉園詩。
久聞光明山,下有太古雪。
大冬劇嚴凝,厚地愈融結。
崢嶸成層冰,千歲終不滅。
野翁因??荒,得此走城闕。
初非人磨礲,真是天剞劂。
形模如圭長,顏色逾玉潔。
巨細皆晶熒,表里俱洞澈。
或疑普賢化,誰得昆吾切。
太陽一照曜,神光時發越。
誠宜置宴坐,相伴修白業。
可配寒露壺,清泠濯明月。
神州久陸沈,遂作蛇豕墟。諸公頗憤激,日上平邊書。
覽書帝震怒,欲下雷霆誅。金城筑三洲,戈船浮五湖。
要令境土復,再似祖宗初。誰其為民言,世獨無郇模。
師克非在眾,正當戒不虞。討論惟甲兵,此豈戰所須。
代思伊尹相,語憶皋陶都。皮亡毛安附,體肆心自舒。
正宜詢褐父,難以訪綺襦。君今幸得用,出駕班輪車。
為民盍盡言,軒冕真塊蘇。區區但投劾,何貴于為儒。
春秋置桉上,開卷一軒渠。儻能遵伯禽,焉在獲僑如。
君如歷塊馬,萬里當霜蹄。今為繞枝鵲,終夕未安棲。
二年三見過,每至醉似泥。我貧觴豆薄,飯豆兼羹藜。
汲碧云雨硤,擷青風露畦。焉能效季倫,咄嗟辦?薺。
君婦工烹調,刀幾勞柔荑。昔嘗留我飯,鮮腴出中閨。
慎勿笑粢糲,平生把鉏犁。朝來忽告別,復指巴渝西。
借問王內史,何時游會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