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書〉清涼。
2.
名詞
(Líng)姓。
3.
名詞
古水名。在安徽,流入長江。
4.
見“泠泠”,①形容清涼。②聲音清越。
1.
亦作“澪”。
2.
清涼;冷清。參見“泠泠”。
1.出自《藝文類聚》如彼清風,泠焉經林。
3.
曉喻。
1.出自《莊子·山木》舜之將死,真泠禹曰:“汝戒之哉!”
4.
了解,覺悟。
1.出自《淮南子·修務》南見老聃,受教一言,精神曉泠,鈍聞條達。
5.
象聲詞。亦形容聲音清越。參見“泠泠”。
1.出自《草廬先生墓志銘》或肖其像,恍乎草廬之容也;或玩其書,泠乎先生之音也。
6.
通“零”。滴落。
1.出自《隸釋·漢張公神碑》天時和兮甘露泠。
2.出自《隸續·漢冀州從事郭君碑》親價傷??,同僚涕泠。
7.
通“伶”。參見“泠人”。伶人。古代樂人。
1.出自《左傳·成公九年》晉侯觀于軍府,見鐘儀……問其族,對曰:“泠人也。”公曰:“能樂乎?”對曰:“先人之職官也,敢有二事?”使與之琴。操南音。
2.出自《五朝學》猶時有樂廣、嵇紹之倫,廣以風流輔名教,紹不肯以朝服執泠人之業。
8.
古邑名。
1.出自《左傳·哀公二十五年》將適泠,彌曰:“魯不足與,請適城??以鉤越,越有君。”
9.
輕妙貌。參見“泠然”。
1.出自《莊子·逍遙游》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
2.出自《和和叟第課還自都下》青云直上馬如龍,來往泠然若御風。
3.出自《彭蠡湖》詩泠然乘風游,托身任毫毛。
10.
水名。瀟水上源之一。源出湖南省寧遠縣西南,西北流注入瀟水。參閱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湘水》。
1.出自《水經注?湘水》(都溪水)逕泠道縣北,與泠水合。水南出九疑山,北流逕其縣西南(泠道縣)……又北流,注於都溪水,又西北入於營水。
11.
水名。渭水下游支流之一。又名零水。參閱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渭水三》。
1.出自《水經注?渭水》渭水又東,泠水入焉。水南出肺浮山,蓋麗山連麓而異名也……北流注于渭。
12.
水名。指泠溪水。在廣東省樂昌縣境。參閱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廣東三·韶州府》。
1.出自《讀史方輿紀要?廣東三?韶州府》泠溪水,(樂昌)縣東北三十里。《水經注》:“泠水東出泠君山……”今泠溪南流四十里,入於武水。
13.
姓。周有泠州鳩。見《左傳·昭公二十一年》。
1.出自《廣韻?青韻》泠,姓。《左傳》周大夫泠州鳩。
1.猶寸陰。
1.簡短的書信。
1.猶寸箋。
1.馬鞭。古時馬鞭的柄用竹根制成,或用鐵制,亦刻成竹根狀,長僅四五寸。故名。
1.小甲蟲。
1.用一寸多寬的毛竹片子,將生漆絞麻繩制成的索子。
1.微小的進展。
1.微薄的敬意。
1.猶寸斷。
1.約如方寸大小的楷體字。
1.中醫切脈部位名。兩手掌后一寸橈動脈處。凡肝﹑心﹑脾﹑肺﹑腎之脈皆會于此。也叫"氣口"或"脈口"。
1.小腳的雅稱。舊時婦女纏足,有"三寸金蓮"之稱,故云。
1.喻極細小之事亦必計較。
1.碎裂。
1.微薄的俸祿。
1.微薄的俸祿。
1.謂極少的絲縷。
2.指微薄之物。
1.寸口。
1.卑微的姓名。自謙之詞。
1.眼睛的代稱。
1.語出《孟子.告子下》"不揣其本而齊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樓。金重于羽者,豈謂一鉤金與一輿羽之謂哉!"朱熹集注"若不取其下之平,而升寸木于岑樓之上,則寸木反高,岑樓反卑矣。"原喻比較事物的基準不一致,就會得出錯誤結論◇亦用以指類比不當的錯誤。
1.猶言一男半女。
1.微薄的情意。
1.猶寸土。
1.小刀。
2.泛指極小的武器。
1.小山。
1.微小的優點。
1.見"寸長片善"。
1.微薄的賞賜。
1.極少的食物。
1.佛教禪宗用以比喻心無一點掛礙。
2.赤身裸體。
1.喻收受小賄。蹏,"蹄"的古字,獸蹄。縑,黃色的細絹。
1.道教語。指三丹田。
2.心田,心。
1.道教語。寸田謂三丹田,尺宅謂面。
2.指微薄的產業。
1.指短小的或極少的兵器。
1.喻貴精不貴多。猶言一語中的。
1.舊時商人對貨幣周轉數量的別稱。
2.稱頭寸。
3.短發平頭。
1.指極少的土地。
2.指極少的泥土。
1.喻土地收益極高,極其貴重。
1.短暫的閑暇。
2.微小的空隙。
1.喻控制事物的關鍵雖小而極重要。轄,固定車輪與車軸位置,插入軸端孔穴的銷釘。
1.微小的成效。
①內心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②微薄的心意聊表寸心。
1.短暫的時間。
1.猶寥寥數語。
1.微薄的情誼。
1.微薄的心意。
1.短暫的光陰。語出《淮南子.原道訓》"圣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難得而易失也。"
1.時間雖短,猶覺如年。喻盼待殷切。
1.微小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