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書〉清涼。
2.
名詞
(Líng)姓。
3.
名詞
古水名。在安徽,流入長江。
4.
見“泠泠”,①形容清涼。②聲音清越。
1.
亦作“澪”。
2.
清涼;冷清。參見“泠泠”。
1.出自《藝文類聚》如彼清風(fēng),泠焉經(jīng)林。
3.
曉喻。
1.出自《莊子·山木》舜之將死,真泠禹曰:“汝戒之哉!”
4.
了解,覺悟。
1.出自《淮南子·修務(wù)》南見老聃,受教一言,精神曉泠,鈍聞條達(dá)。
5.
象聲詞。亦形容聲音清越。參見“泠泠”。
1.出自《草廬先生墓志銘》或肖其像,恍乎草廬之容也;或玩其書,泠乎先生之音也。
6.
通“零”。滴落。
1.出自《隸釋·漢張公神碑》天時和兮甘露泠。
2.出自《隸續(xù)·漢冀州從事郭君碑》親價傷??,同僚涕泠。
7.
通“伶”。參見“泠人”。伶人。古代樂人。
1.出自《左傳·成公九年》晉侯觀于軍府,見鐘儀……問其族,對曰:“泠人也?!惫唬骸澳軜泛??”對曰:“先人之職官也,敢有二事?”使與之琴。操南音。
2.出自《五朝學(xué)》猶時有樂廣、嵇紹之倫,廣以風(fēng)流輔名教,紹不肯以朝服執(zhí)泠人之業(yè)。
8.
古邑名。
1.出自《左傳·哀公二十五年》將適泠,彌曰:“魯不足與,請適城??以鉤越,越有君?!?/p>
9.
輕妙貌。參見“泠然”。
1.出自《莊子·逍遙游》夫列子御風(fēng)而行,泠然善也。
2.出自《和和叟第課還自都下》青云直上馬如龍,來往泠然若御風(fēng)。
3.出自《彭蠡湖》詩泠然乘風(fēng)游,托身任毫毛。
10.
水名。瀟水上源之一。源出湖南省寧遠(yuǎn)縣西南,西北流注入瀟水。參閱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湘水》。
1.出自《水經(jīng)注?湘水》(都溪水)逕泠道縣北,與泠水合。水南出九疑山,北流逕其縣西南(泠道縣)……又北流,注於都溪水,又西北入於營水。
11.
水名。渭水下游支流之一。又名零水。參閱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渭水三》。
1.出自《水經(jīng)注?渭水》渭水又東,泠水入焉。水南出肺浮山,蓋麗山連麓而異名也……北流注于渭。
12.
水名。指泠溪水。在廣東省樂昌縣境。參閱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jì)要·廣東三·韶州府》。
1.出自《讀史方輿紀(jì)要?廣東三?韶州府》泠溪水,(樂昌)縣東北三十里?!端?jīng)注》:“泠水東出泠君山……”今泠溪南流四十里,入於武水。
13.
姓。周有泠州鳩。見《左傳·昭公二十一年》。
1.出自《廣韻?青韻》泠,姓。《左傳》周大夫泠州鳩。
1.古縣名『置,屬漁陽郡。在今北京市密云縣境內(nèi)。
1.鋪上綈錦的幾案。古為天子專用。
1.厚繒制成之袍。
2.戰(zhàn)國時魏人范雎先事魏中大夫須賈,遭其毀謗,笞辱幾死◇逃秦改名張祿,仕秦為相,權(quán)勢顯赫。魏聞秦將東伐,命須賈使秦,范雎喬裝,敝衣往見。須賈不知,憐其寒而贈一綈袍。迨后知雎即秦相張祿,乃惶恐請罪。雎以賈尚有贈袍念舊之情,終寬釋之。見《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多用為眷念故舊之典。
1.供書寫用的絲織物和木版片。指書冊。
1.厚薄絲織物的統(tǒng)稱。
1.書的外套。古常用淺黃色的絲質(zhì)物作書卷函套,故稱。亦指書卷。
1.飾以彩繡的厚繒。
1.厚繒制成之衣。《史記.孝文本紀(jì)》"上常衣綈衣,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幃帳不得文繡,以示敦樸,為天下先。"北周庾信《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序》"克己備于禮容,威風(fēng)總于戎政;加以卑宮菲食,皂帳綈衣,百姓為心,四海為念。"一說皂衣。
1.粗厚的絲織品。
1.見"綈帙"。
1.見"啼妝"。
1.指公雞的啼叫。
1.哭叫。
1.淚痕。
1.哭叫,叫喚。
1.啼哭呼叫。
1.鳴叫。
1.指杜鵑鳥。古代傳說杜鵑鳥乃上古蜀王望帝(杜宇)所化,至春啼鳴,故稱。
1.形容貧困之極。語出唐韓愈《進(jìn)學(xué)解》"冬暖而兒號寒,年豐而妻啼饑。"
1.鳴叫。
1.放聲地哭。
2.特指猿啼。
1.譏辦事無能,只知啼哭了事者。
1.雞啼叫報曉。
1.報曉雞。
1.鳴叫。
1.哭泣。
1.形容非常悲慘。
哭笑不得這件事簡直令人啼笑皆非。
長篇小說。張恨水作。1929年發(fā)表。大學(xué)生樊家樹與天橋女藝人沈鳳喜相愛,但軍閥劉海柱卻逼娶了鳳喜。樊家樹在賣藝人關(guān)氏父女的幫助下營救鳳喜未成。最后,鳳喜因受刺激而發(fā)瘋。作品情節(jié)曲折,人物性格鮮明。
指杜鵑鳥悲苦的啼鳴杜鵑啼血猿哀鳴。
1.猶悲哽。
1.淚眼。
1.喻指露珠。
1.見"啼妝"。
1.見"媞褭"。
1.亦作"媞裊"。亦作"媞裊"。亦作"媞■"。
2.婀娜纖美。
3.形容煙氣繚繞。
1.美好。
2.安樂貌。
1.提交會議討論決定的建議。
鹽提升提拔年輕人到重要的崗位上來。
1.猶言舉國。
1.有提梁的包。
1.謂養(yǎng)育,照顧。
2.借指嬰幼兒。
1.防備。
2.準(zhǔn)備。
1.明清盛行之八股文中的一部分。
1.握筆。指寫文章。
1.率領(lǐng)軍隊。
1.振作。
2.提醒;指點。
3.調(diào)撥。
1.松弛緩慢。
1.提醒;指點。
1.猶彈劾。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