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某些獸類(如馬、獅子等)頸上的長毛。
2.
名詞
魚、蝦類頷旁的小鰭或長須。
3.
名詞
鳥頭上的毛。
1.
亦作“鬛”。
2.
長而硬的胡須。
1.出自《左傳·昭公七年》楚子享公於新臺,使長鬣者相。
2.出自《孔叢子·居衛》禹、湯、文、武及周公勤思勞體,或折臂望視,或禿骭背僂,亦圣,不以須眉美鬣為稱也。
3.出自《用前韻戲贈葉致遠直講》熟視籠兩手,徐思撚長鬣。
4.出自《夜譚隨錄·陳寶祠》叩之。一長鬣叟出迓曰:“郎那得來此?”
5.出自《訄書·解辮發》其后習夷俗久,耐鬢垂鬣,以為當然,亡所怪咢。
3.
馬頸上的長毛。
1.出自《禮記·明堂位》夏后氏駱馬黑鬣,殷人白馬黑首,周人黃馬蕃鬣。
2.出自《秋郊有懷》詩永懷桑乾河,夜渡擁馬鬣。
3.出自《黔書·苗俗》銀環雙婀妥,酷似簾鉤;鬒發一蒙茸,全資馬鬣。
4.出自《子夜》南京路西端,俗名泥城橋的一帶,騎巡隊的高頭大馬在車輛與行人中間奮蹄振鬣,有時嘴里還噴著白沫。
4.
泛指動物頭、頸上的毛。
1.出自《山海經·中山經》霍山,其木多谷。有獸焉,其狀如貍,而白尾有鬣。
2.出自《文選·枚乘〈七發〉》鴛雛??,翠鬣紫纓。
3.出自《山海經圖贊·長蛇》長蛇百尋,厥鬣如彘。
4.出自《清稗類鈔·動物·獅子》獅子……雄者有鬣,雌者似虎。
5.
魚鰭。參見“鬐鬣”。
1.出自《答張徹》詩魚鬣欲脫背,虬光先照硎。
2.出自《戲酬高員外鯽魚》詩天池鯽魚長一尺,鱗光鬣動楊枝磔。
3.出自《宋史·五行志一下》紹興十八年,漳浦縣崇明鹽場海岸連有巨魚,高數丈,割其肉數百車,剜目乃覺,轉鬣而傍艦皆覆。
4.出自《金魚賦》欲躍兮,四觴鬣而皆隅;將潛兮,小罣尾而就淤。
6.
魚的計量單位。
1.出自《鐵圍山叢談》魯公命吾呼得一艇來戲售魚,可二十鬣。
7.
植物花、葉、穗芒形狀如馬鬃的。
1.出自《酉陽雜俎·木篇》松,凡言兩粒、五粒,粒當言鬣。
2.出自《西江月》詞云觀三山清露,長生萬鬣青松。
3.出自《和王以明山居韻》近郊多麥隴,青鬣好柔豐。
4.出自《帝京景物略·吏部古藤》方夏而花,貫珠絡瓔,每一鬣一串,下垂碧葉陰中,端端向人。
5.出自《東齋散懷》詩老松多五鬣,新茗盡雙槍。
8.
掃帚。
1.出自《禮記·少儀》泛埽曰埽,埽席前曰拚,拚席不以鬣,執箕膺擖。
9.
用同“鬎”。參見“鬣鬁”。鬎鬁。
1.出自《滬諺》鬣鬁乖做乖,只好跟麻子拎草鞋。
1.比喻退隱閑散之人。
2.比喻非正當男女關系中的女方。
1.亦作"閑盤兒"。
2.不相干的事;閑事。
3.猶閑話。
1.亦作"閑僻"。
2.清靜偏僻。
1.亦作"閑篇"。
2.無關緊要的話或事。
1.亦作"間平"。
2.漢河間獻王劉德﹑東平憲王劉蒼的合稱。兩人皆有賢名◇因以"閑平"指宗室藩王中之賢者。
1.暗地里欺騙。
1.亦作"間蹊"。
2.小路。
1.亦作"間氣"。亦作"閑氣"。
2.舊謂英雄偉人,上應星象,稟天地特殊之氣,間世而出,故稱。
1.亦作"間氣布衣"。
2.唐皮日休的別號。
1.亦作"閑錢"。
2.生活必需費用以外多馀的錢。
3.指來路不正的錢。
1.俗語。比喻以多馀的錢做不急需的事。笊籬,一種形如勺子的竹器。
1.強制。
1.亦作"閑情"。
2.閑散的心情。
3.指男女之情。
1.亦作"閑情別致"。同"閑情逸致"。
1.亦作"閑情逸趣"。同"閑情逸致"。
逸致安閑的興致。悠閑安逸的情趣忙于工作,沒有閑情逸致來養鳥種花。
1.亦作"閑壤"。
2.中等田地。
1.亦作"閑冗"。亦作"閑?"。
2.指閑散的官職。
①清閑沒有事做而無拘束閑散無聊。②指人或物擱置不使用閑散人員|閑散物資。
1.亦作"間深"。
2.緊要;關鍵。
1.亦作"間生"。
2.間氣所鐘而生出。
1.亦作"間世"。
2.隔代。指年代相隔之久。
清閑舒適清幽閑適|閑適的心情。
1.亦作"間田"。亦作"閑田"。
2.中等田地。
3.兩方邊界之間的土地。
1.亦作"閑文"。
2.通俗作品;閑適詩文。
3.無關緊要的文字。
暇空閑。指空閑的時間。也指空閑自得的樣子沒有閑暇|貌甚閑暇。
人們利用或支配自由時間的方式。是個人滿足自己的生理、心理需要和精神文化需要的活動方式。由于社會價值觀的不同,有墮落型、消遣型、積極型、發展型等形式。
人們在勞動和生活必需時間以外所剩余的那部分可自由支配的消費生活時間。主要包括消遣娛樂、體育鍛煉、業余學習、參觀游覽、社會交往等時間。
泛指除正式的勞動生產活動以外的一切自由支配和選擇的活動方式的總和。具有補償消耗、豐富生活、激發才能和顯示人的價值的功能。
1.亦作"間歇"。
2.停頓;中斷。
3.周期性的時作時停。
1.亦作"間歇泉"。
2.按周期噴發的溫泉。一般分布在火山活動的地區。
1.防止邪惡。
1.《易.干》"閑邪存其誠。"孔穎達疏"言防閑邪惡,當自存其誠實也。"后以"閑邪存誠"指防止邪惡,保持誠敬篤實。
1.謂約束心思。
1.亦作"閑舋"。亦作"間釁"。
2.伺隙;乘隙。
1.見"閑釁"。
1.亦作"間言"。亦作"閑言"。
2.非議;異議。
3.私下談話。
4.離間的話。
1.議人長短的嘮叨話。
1.亦作"閑言淡語"。
2.無關緊要的話。
3.同"閑言冷語"。
1.沒有根據的譏刺他人的話。
1.指與正事無關的話;廢話。
1.亦作"閑艷"。
2.嫻雅美麗。閑﹐通"嫻"。
逸安樂。清閑舒適不求榮利而慕閑逸。
1.亦作"閑吟"。
2.隨意吟唱。
1.猶儉約。
1.亦作"閑月"。
2.農事清閑的月份。
1.亦作"閑云"。
2.悠然飄浮的云。
1.亦作"閑云孤鶴"。
2.飄浮的云,孤飛的鶴。常比喻無拘無束﹑來去自如的人。
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
1.亦作"閑正"。
2.清雅純正。閑,通"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