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見“鷦”字條“鷦鷯”(jiāo–)。鳥名,又叫巧婦鳥,身體小,頭部淺棕色,有黃色眉紋,尾短。做的窩很精巧。
1.
見“鷦鷯”。鳥名。形小,體長約三寸。羽毛赤褐色,略有黑褐色斑點。尾羽短,略向上翹。以昆蟲為主要食物。常取茅葦毛毳為巢,大如雞卵,系以麻發,于一側開孔出入,甚精巧,故俗稱巧婦鳥。又名黃脰鳥、桃雀、桑飛等。此鳥形微處卑,因用以比喻弱小者或易于自足者。參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禽二·巧婦鳥》。
1.出自《莊子·逍遙游》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
2.出自《鷦鷯賦》序鷦鷯,小鳥也,生於蒿萊之間,長於藩籬之下,翔集尋常之內,而生生之理足矣。
3.出自《淇上酬薛三據兼寄郭少府》詩且欲同鷦鷯,焉能志鴻鶴。
4.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三窟未能師狡兔,一枝尚欲學鷦鷯。
5.出自《雙珠記·處分后事》奸豪計撓,鷦鷯破巢,蒼蒼胡不彰公道。
6.出自《古屋》他的研究莊子哲學是一種問世的準備,他這位“鷦鷯”仍然要飛向天空。
2.
鶉的別名。
1.出自《詩·魏風·伐檀》胡瞻爾庭有縣鶉兮
1.猶傍晚。
1.謂強取(民婦)。
1.佛教語。煩惱。
1.迫近虹霓。形容很高。
1.逼近年關。
緊緊地催促;用壓力促使在環境的~下,他開始變得勤奮了。
1.猶憋氣。
1.驅逐,趕走。
2.逼迫。
1.猶強迫。
1.猶逼迫。
2.猶迫近。
3.猶迫切。
1.很清楚。
1.猶逼迫。
1.強迫索取。
1.給人以威脅。
2.侵襲肌體。
1.謂對人逼迫不留馀地。
1.逼迫凌辱。
1.擁塞;充滿。
2.堵塞;淤塞。
3.指地方偏僻閉塞。
1.猶言迫害致死。
1.猶僭越。
《水滸傳》中有林沖等人為官府所迫,上梁山造反的情節◇用來比喻被迫進行反抗或不得不做某種事。
1.指光線逼近而直接照射。
2.指視線直盯。
1.強迫奪取。
1.近身。
2.侵害身體。
3.縮緊身體。
1.猶迫使。
向前靠近目標,緊緊盯著光彩奪目,不可~ㄧ在眾人的~下,他顯得局促不安了。
1.猶言縮手縮腳﹑局促不安的樣子。
1.天快亮的時候。
1.謂狹窄。
1.逼近水邊。
1.燒灼;烘烤。
1.酷似,很相似。
1.猶高聳。
1.猶言逼近年關。
1.逼迫損害。
1.猶強求。
1.強迫索取。
1.迫近云天。形容很高。
1.謂古代地位在下的冒用與地位在上的相同的名義或物品。
1.驅趕;追逐。
1.狹小的路。
1.猶傍晚。
1.謂攻逼敵方險要之處。
1.猶威逼。
1.謂受到壓力而畏懼。
強迫被問者回答無論怎么~,他就是不說。
1.猶逼淫。
1.狹窄。
2.謂狹窄之處。
1.謂由于在高位者生活儉樸,對下屬產生一種壓力。
1.強迫限定。
1.謂山勢陡峭直立,仿佛削過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