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把衣物放在太陽下面曬或放在通風透氣的地方使干。
2.
動詞
曬(東西)。
3.
動詞
冷落;不理睬。
4.
同“涼”(liàng)。
5.
名詞
(Liàng)姓。
6.
動詞
(北京話)擱置。
1.
置物于太陽下或通風處,使之干燥。
1.出自《城南柳》似這等風吹日晾,雪壓霜欺,知他幾時能勾脫生。
2.出自《酌中志·飲食好尚紀略》六月初六日,皇史宬古今通集庫曬晾。
3.出自《兒女英雄傳》原是一個碾糧食的碌碡,上面靠邊卻有個鑿通了的關眼兒,想是為拴拴牲口,再不插根桿兒晾晾衣裳用的。
4.出自《柳暗花明》這里所洗、所漿、所晾的土紗,都是一些試驗品。
2.
使涼爽;使溫度降低。
1.出自《秋胡戲妻》我這一會兒熱了也,脫下我這衣服來,我試晾一晾咱。
2.出自《兒女英雄傳》﹝公子﹞怔著瞅了半天,直等把那盆水晾得涼了也不曾洗。
3.
顯露,亮出。
1.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功名也要丟快了,他還要來晾他的紅頂子。
4.
擱置;冷落。參見“晾臺”。
1.出自《暴風驟雨》這時他躺在炕上,光顧抽大煙,把一個老實巴腳的老田頭晾在一邊。
1.猶遠方。
2.指偏遠鄉村。
1.舊時客鄉人的墓牌,牌上寫明死者姓名履歷,以備其家人前來認領。
1.遠方之祥瑞。
1.謂飛向遠方。
1.遐想;遙想。
1.謂長期報效。
1.避開邪道。
1.深遠的心機。
1.遠方的書信﹑消息。
1.高雅的興致。
1.不用刑。
2.不犯法。
1.出遠門。
2.猶遠播。
1.謂走遠路者無須匆忙于一時。
1.謂敵我相距很遠。
1.避世之性。
1.指不同居的兄弟;同族兄弟。
1.沉香的別名。
1.遠處的峰巒。
1.游學遠地。
2.遠方的學者。
1.中醫癥狀名。指便后下血。
1.猶遠遁。
1.遠處的云煙。
2.一種制墨用的原料。
1.謂含義深奧的話。
1.猶遠目。放眼遠望。
2.猶視野。
1.向上揚起的枝條。
2.遠走;逃跑。
3.傳播到遠處。
1.距離大陸遠的海洋。
1.猶遠揚。
1.謂遠去漂泊。
2.猶遙遠。
1.遠大的事業。
1.指遠方的少數民族。
1.背離仁義。
1.謂想念遠方的人。
1.遠方的珍異之物。
2.遠別;遠相別異。
1.謂到遠方服役,戍守邊疆。
1.遠方的驛站。
1.古人的原意。
2.遠方人的心意。
3.高遠的意趣。
1.猶言后世子孫。
2.邊遠地區。
1.久遠的原因。
2.指不是直接造成結果的原因。與近因相對。
1.遠去;遠游。
1.謂大作用。
1.深遠的憂慮。
1.謂從遠道走。
1.猶遠猷。
1.亦作"遠游"。
2.謂到遠方游歷。
3.見"遠游冠"。
4.見"遠游履"。
1.亦作"遠游冠"。
2.古代冠名。秦漢以后歷代沿用,至元代始廢。
1.古代履名。
1.長遠的打算;遠大的謀略。語出《書.康誥》"顧乃德,遠乃猷。"孔傳"遠汝謀,思為長久。"
1.猶超越。
1.邊遠地區。
1.統治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