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蘭花。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葉細長而尖,根簇生,圓柱形。春初開花,呈淡黃綠色,亦有秋季開花者。品種甚多,常見的有建蘭、墨蘭、蕙蘭等。花幽香清遠,可供觀賞。
1.出自《辯蘭》蘭為瑞草而取貴于世也尚矣。然其種有九,而九之中又有山澤二者之殊。生于山者……華絕香,每行逶迤深谷間,微風忽過而清馨悠悠遠聞。
2.出自《本草綱目·草三·蘭草》﹝蘭﹞多生陰地幽谷,葉如麥門冬而闊,且韌,長及一二尺,四時常青,花黃綠色,中間瓣上有細紫點。春芳者為春蘭,色深;秋芳者為秋蘭,色淡。開時滿室盡香,與他花香又別。
2.
蘭草。即澤蘭。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卵形,秋季開白花。全草有香氣,可制芳香油,亦可入藥。
1.出自《易·系辭上》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2.出自《左傳·宣公三年》以蘭有國香,人服媚之如是。
3.出自《楚辭·離騷》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4.出自《漢書·司馬相如傳上》其東則有蕙圃,衡蘭芷若。
3.
引申為芳香。常用作稱美之辭。參見“蘭室”、“蘭堂”、“蘭訊”。
1.出自《文選·張華〈情詩〉》佳人處遐遠,蘭室無容光。
2.出自《奉和隨王殿下》肅景游清都,修簪侍蘭室。
3.出自《擬古別離》詩皓月掩蘭室,光風虛蕙樓。
4.出自《舊五代史·唐書·郭崇韜傳》宦者曰:“見本朝長安大內,六宮嬪御,殆及萬人,椒房蘭室,無不充牣。”
5.出自《漢書·禮樂志》神之出,排玉房,周流雜,拔蘭堂。
6.出自《文選·張衡〈南都賦〉》揖讓而升,宴于蘭堂。
7.出自《應天長》詞當時心事偷相許,宴罷蘭堂腸斷處。
8.出自《采香徑》詩抱筐歸蕙徑,焚鼎薦蘭堂。
9.出自《誡族子》詩通遠懷清悟,采采標蘭訊。
10.出自《事物異名錄·書籍·書柬》芳訊、蘭訊、寶札、瓊音。《山堂肆考》:皆書簡名。
4.
木蘭。一種香木。參見“木蘭”。
1.出自《楚辭·九歌·湘夫人》桂棟兮蘭橑。
2.出自《前赤壁賦》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
3.出自《本草綱目·木一·木蘭》木蘭枝葉俱疏,其花內白外紫,亦有四季開者。深山生者尤大,可以為舟。
5.
通“闌”。兵器架。
1.出自《管子·小匡》重罪入以兵甲犀脅二戟,輕罪入蘭盾靸革二戟。
2.出自《文選·張衡〈西京賦〉》武庫禁兵設在蘭锜。
6.
通“闌”。阻隔。
1.出自《戰國策·魏策三》晉國之去梁也,千里有余,河山以蘭之,有周韓而間之。
2.出自《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夫以陽入陰支蘭藏者生,以陰入陽支蘭藏者死。
7.
通“闌”。妄。參見“蘭子”。
1.出自《列子·說符》宋有蘭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以雙枝,長倍其身,屬其踁,并趨并馳,弄七劍迭而躍之,五劍常在空中。元君大驚,立賜金帛。
8.
通“欄”。
1.出自《漢書·王莽傳中》又置奴婢之市,與牛馬同蘭。
2.出自《后漢書·東夷傳·夫馀》復徙于馬蘭,馬亦如之。
9.
通“斕”。
1.出自《隸釋·漢濟陰太守孟郁修堯廟碑》赫如屋赭,蘭然成就。
2.出自《三國志·吳志·吳主傳》初,興平中,吳中童謠曰:“黃金車,斑蘭耳,闿昌門,出天子。”
3.出自《訄書·族制》不學,則遺傳雖美,能蘭然成就乎?
10.
姓。漢有武陵太守蘭廣。見《元和姓纂》卷四。
1.出自《通志?氏族略》蘭氏,姬姓。鄭穆公裔也。穆公名蘭,其支庶以王父名為氏。漢有太守蘭廣。
1.謂聽從教化。
1.停息。
1.藏甲衣不用,謂停止戰爭。
2.指埋伏兵士。
1.倨傲簡慢。
①高聳瑤臺偃蹇。②傲慢坐蒲團,偃蹇不為禮。③困頓;窘迫敝衣履,狀殊偃蹇。
1.見"偃蹇"。
1.倒伏。
1.貼合矩度。
1.彎腰蹲著。
1.彎腰;曲身。
1.使倒伏。
1.俯仰。
1.即陰識。指古器物上凹入的文字。
1.仆倒。
1.伏臥曝日。
1.見"偃旗息鼓"。
放倒軍旗,停止擊鼓,指隱秘軍事行動或停止戰斗云入營,更大開門,偃旗息鼓,公軍疑云有伏兵|敵人聞聲早就偃旗息鼓,逃得無影無蹤。也比喻停止做某事面對紛紛的指責和抗議,他們只能偃旗息鼓。
1.驕傲。
1.安息貌。
2.驕傲自得貌。
3.倒臥狀。
4.猶巍然。
5.猶公然。 6.猶儼然。
1.禁閉。
1.孔子弟子言偃(字子游)和卜商(字子夏)的并稱。
1.傲慢放縱。
1.服帖。
1.謂依托以安身。
1.打更的梆子藏而不用,表示世道太平,無須警戒。
1.仰臥,睡臥。
1.停息武備。
1.停息武備,崇尚文教。
1.同"偃武修文"。
1.見"偃武息戈"。
1.停息武備,不事戰爭。
1.同"偃武修文"。
1.同"偃武修文"。
1.見"偃武息戈"。
停止戰備,提倡文教王來自商,至于豐,乃偃武修文。
1.謂偃兵息民。
2.斂藏退息。
3.睡臥止息。
4.停止;使停止。
5.平靜,安靜。
1.休息。
1.覆壓下垂貌。
2.猶偃臥。
1.彎曲貌。
2.輕拂貌。
①俯仰見通天巖沓諸石山之上,縱橫偃仰不可狀。②謂隨世俗應付或進退;與時偃仰,不廢其道|與時遷徙,與世偃仰。③指安居,安閑舒暢的生活借書滿架,偃仰嘯歌。
1.偃仰。俯仰,隨從人意。
1.睡眠夢囈。
1.橫臥形的半弦月。
2.泛稱半月形。
3.指額骨如半月之形。相法認為極貴之相。
4.營陣名。
5.指唐李林甫的偃月堂。
1.刀名。刀頭形似半月,故名。《三國演義》第五回稱關羽使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因亦稱"關刀"。
1.唐權臣李林甫的代稱。因李林甫有偃月堂,故稱。
1.半月形的營壘。
1.唐李林甫堂名。《新唐書.奸臣傳上.李林甫》"林甫有堂如偃月,號月堂。每欲排構大臣,即居之,思所以中傷者。若喜而出,即其家碎矣。"后因以喻稱權臣嫉害忠良的地方。
1.半月形的陣營。
1.半月形的軍陣。
1.彎曲下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