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氣不足,氣虛。
1.出自《說文·虧部》虧,氣損也。
2.
減損;減少。
1.出自《易·謙》天道虧盈而益謙。
2.出自《韓非子·揚權》厚者虧之,薄者靡之。
3.
欠缺;不足。
1.出自《書·旅獒》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2.出自《楚辭·天問》八柱何當?東南何虧?
3.出自《祭李氏二十九娘子文》汝之警敏和靜,人莫及之。姿相豐端,不見闕虧。
4.出自《史記·范雎蔡澤列傳》日中則移,月滿則虧。
4.
毀壞;損傷。
1.出自《詩·魯頌·??宮》不虧不崩,不震不騰。
2.出自《左傳·昭公九年》君之卿佐,是謂股肱,股肱或虧,何痛如之。
5.
損失。
1.出自《戰國策·魏策一》夫事秦必割地效質,故兵未用而國已虧矣。
2.出自《祭亡妻晁氏文》嗚呼哀哉!父失賢女,姑亡孝婦,子喪嚴師,吾虧益友。
3.出自《且介亭雜文·中國文壇上的鬼魅》在付印之前……加以刪改,以免別人也被左翼作家的作品所連累而禁止,或印出后始行禁止而使出版家受虧。
6.
違背。
1.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下》吾不能虧主之法令而親刖子之足,是子報仇之時也,而子何故乃肯逃我?我何以得此于子?
2.出自《呂氏春秋·察今》其時已與先王之法虧矣。
3.出自《周書·令狐整傳》初,梁興州刺史席固以州來附,太祖以固為豐州刺史。固蒞職既久,猶習梁法,凡所施為,多虧治典。
7.
虧空;蝕本。
1.出自《聊齋志異·錢卜巫》翁乃招他賈與偕。數月而返,僅能不虧。翁不收其息,使復之。
2.出自《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他們每逢年終結賬一次,就吃驚一次,說:“咳,又虧了!”
8.
心虛;膽怯。
1.出自《京本通俗小說·菩薩蠻》今日他自覺心虧,不敢到我府中。
9.
虛弱。如:體虧;腎虧。
10.
辜負;虧待。
1.出自《后漢書·王允傳》允以特選受命,誅逆撫順,曾未期月,州境澄清。方欲列其庸勛,請加爵賞,而以奉事不當,當肆大戮。責輕罰重,有虧眾望。
2.出自《水滸傳》董超、薛霸尋思道:既然如此,有甚虧了我們處。
11.
歇;消失。
1.出自《楚辭·離騷》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其猶未虧。
2.出自《文選·張衡〈思玄賦〉》美襞積以酷烈兮,允塵邈而難虧。
12.
表示僥幸之詞。猶幸虧,多虧。
1.出自《玉鏡臺》學士,這多虧了你也。
2.出自《西游記》行者笑道:“師父,你不曉得。我這棍本是東洋大海龍宮里得來的,喚做‘天河鎮底神珍鐵’,又喚做‘如意金箍棒’。當年大反天宮,甚是虧他。”
3.出自《儒林外史》如今虧我留神打聽,打聽得這位姑娘,在花牌樓住,家里開著機房,姓王。
13.
幸虧、虧得的反說,表示譏諷。
1.出自《紅樓夢》虧你還是個爺,輸了一二百錢就這么著!
2.出自《春》罵人家下賤,虧你說得出口!
3.出自《好年勝景》哈哈,虧你有嘴說出來!
1.拷問。
1.科考時必備的用具。
考試的卷子。
1.急迫貌。
1.按一定的標準對官吏的政績進行考核,以決定其升降賞罰。
1.考核﹑鑒別官吏優劣的法令。
1.考核銓敘官吏的法令。
1.科舉時代考生用以盛文具﹑食物的提籃。
1.考查閱覽。
1.考按確立。
1.猶考選。
1.考訂編排。
2.經考核后列入。
思索問題,以便做出決定這個問題讓我~一下再答復你ㄧ你做這件事,有點兒欠~。
1.拷打。
1.考查論證。
1.建成﹐落成。
1.舊時指官吏的考績期限已滿。一考或數考為一任﹐故考滿亦常為任滿。
1.父廟。
1.考核名稱﹐衡其實際。
1.謂牧事有成。
1.亦作"考盤"。亦作"考盤"。
2.成德樂道。《詩·衛風·考盤》"考盤在澗,碩人之寬。"毛傳"考,成;盤,樂。"陳奐傳疏"成樂者,謂成德樂道也。"《漢書·敘傳下》"竇后違意,考盤于代。"《考盤序》則言此詩為刺莊公"不能繼先公之業,使賢者退而窮處",故后即以喻隱居。晉陸云《逸民賦》"鄙終南之辱節兮,韙伯陽之考盤。"《晉書·隱逸傳·張忠》"先生考盤山林,研精道素。"唐岑參《太一石鱉崖口潭舊廬招王學士》詩"此地可遺老,勸君來考盤。"宋蘇轍《次韻秦觀見寄》"考盤溪山間,自獻恥干謁。"清姚鼐《獲嘉渡河》詩"想見幽人尚考盤,安得同歸脫韟絆。"一說,"考,扣也;盤,器名。葢扣之以節歌,如鼓盆拊缶之為樂也。"見宋朱熹《詩集傳》引陳氏說。近人亦或從之,以為是奴隸出亡反抗之辭。見高亨《詩經今注》及鮑昌《釋考盤》。
1.考試定等。常指銓選官吏。
考試的日期。
考查工作或學習的出勤情況~簿 。
1.探索研求。
投考被錄取他~了師范大學。
1.拷問擊殺。
1.審慎考察。
1.考校省察;考校查核。
1.查考識別。
1.考按實情。
通過書面或口頭提問的方式,考查知識或技能。
1.本謂宮寢落成之禮﹐后泛指相地筑屋。
1.長壽。
1.稽考敘錄。
1.拷問致死。
1.通過考試選送。
1.考查探究。
考試的題目。
1.在今福建建陽西南。相傳五代南唐時黃子棱筑以望其父(考)墓﹐因名望考亭﹐簡稱考亭。南宋朱熹晩年居此﹐建滄洲精舍。宋理宗為崇祀朱熹﹐于淳佑四年(公元1244年)賜名考亭書院。此后因以"考亭"稱朱熹。
1.謂查究其行實而拘禁之。
1.考績的程限。
1.查考周詳。
①查考比較仔細考校一番。②興;校正他潛心古書,埋頭考校是非。
1.謂查考其真實。語出《禮記.禮運》"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于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
1.考察行為事跡。
1.書匣的美稱。
2.指道書。
3.猶華翰。
1.亦作"瑯華"。
2.瑯玕樹所開之花,常以美稱白花。
3.特指白玉雕制的花。
1.見"瑯花"。
1.見"瑯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