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方〉俵分,把東西按份兒或按人分發。
1.
亦作“脿”。
2.
散發;分給。
1.出自《舊唐書·哀帝紀》今於內庫方圓銀二千一百七十二兩,充見任文武常參官救接,委御史臺依品秩分俵。
2.出自《奏為乞不將米折青苗錢狀》今將陳色白米,每斗細作見錢七十五文,若折計作小麥價錢支俵,每斗四十文,共折計得小麥一斗八升七合半。
3.出自《東軒筆錄》熙寧初……諸路各置提舉常平司,及俵常平錢,收二分之息。
3.
即俵子。
1.出自《西湖游覽志馀·幽怪傳疑》﹝張居士﹞因往輔真道院,見所塑鐵拐仙上有一俵子,題云:“特來赴齋,見我不睬,空腹而歸,俵縛我拐。”
4.
通“表”。顯揚;表彰。參見“俵著”。
1.出自《隸釋·漢濟陽太守孟郁修堯廟碑》復刊碑勒諜,昭示來世,俵著孟府君美勛於陽。
5.
用作同鄉或年齡相近的男子間客氣的稱呼。參見“老俵”。
1.出自《永銘在心的親切教導》許多老俵和部隊同志說:“誘敵深入的戰法,真好,真好!”
語出《書·皋陶謨》同寅協恭,和衷哉!”指同僚之間的交情。
1.十二辰中寅時和酉時。故寅酉猶晨昏。
1.恭惟。
1.沿著某物盤桓或順著某物行進。
2.指某種可資憑借攀附的關系。
3.指水流或波紋等連綿不斷。
1.即農歷正月。古人把十二支和十二個月相配,以通常冬至所在的農歷十一月配子,稱為建子之月。由此順推,十二月為建丑之月,正月為建寅之月,簡稱寅月。
1.對同僚的尊稱。
1.農歷正月。
1.寅年支用了卯年的糧。比喻入不敷出,預先借支。
1.敬重。
1.高聳。
2.指高聳的山峰。
1.高險的山。
1.高峻奇特。亦指高峻奇特的山石。
1.亦作"崯崎磊落"。
2.形容性行卓異不凡。
1.高峻貌。
1.高峻陡險。
1.高峻貌。
1.險峭不平。欹,通"攲"。
1.亦作"崯崯"。
2.高聳貌。
3.繁茂貌。
1.放縱暴戾。
2.猶暴亂。
3.謂暴虐無度。
1.舊謂男女私相奔就,自行結合。多指女方往就男方。
1.邪僻。
1.濫施寵幸。
2.指受帝王寵愛的女人。
1.浮華奢侈的風尚。
1.比喻巨浪翻騰。漦,龍吐涎沫。
1.亦作"淫詞穢語"。
2.淫蕩猥褻的言詞。
1.不合禮義而設置的祠廟,邪祠。
1.亦作"淫詞"。
2.邪僻荒誕的言論。
3.放蕩猥褻的言詞。
1.亦作"淫殆"。
2.放蕩懈惰。
1.見"淫怠"。
1.猶沉迷;沉溺。
1.奸淫偷盜。
1.淫蕩狠毒。
2.指奸淫殘害。
3.謂邪毒之氣。
1.見"淫黷"。
1.亦作"淫瀆"。
2.超越分際而褻瀆輕慢。
3.指淫亂放蕩。
1.荒淫邪惡。
1.舊稱妓女所居之處。
1.遠游;任性游蕩。
2.縱欲放蕩。
1.亦作"淫匪"。
2.邪亂,過錯。
1.見"淫非"。
1.耽于逸樂的風習。
2.猥褻淫亂的風氣。
3.邪風,異常的風。
1.亦作"滛夫"。
2.淫蕩的男子。
1.不合禮制的服飾。
1.華而不實。
1.淫蕩的女人。
1.惑亂。
1.離奇古怪。
1.耽于逸樂;縱欲放蕩。
1.奸淫作惡。
1.不正當地施惠。
1.放蕩昏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