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憤激。
2.
動詞
感慨,嘆息。
3.
形容詞
豪爽大方;不吝嗇;慷慨。
1.
感慨;慨嘆。
1.出自《禮記·檀弓下》既葬,慨焉若不及其反而息。
2.出自《東京賦》望先帝之舊墟,慨長思而懷古。
3.出自《少狂喜文章》詩撥書置左右,仰屋慨平生。
4.出自《書信集·致章廷謙》握筆十年,所得的是疲勞與可笑的勝利與無進步,而又下臺不得,殊可慨也。
2.
憤激貌。
1.出自《史記·游俠列傳》﹝郭解﹞少時陰賊,慨不快意,身所殺甚眾。
2.出自《晉書·長沙王乂傳》羊玄之、皇甫商等,恃寵作禍,能不興慨!於是征西羽檄,四海云應。
3.
為激昂慷慨貌。參見“慨然”。
1.出自《答蘇武書》慰誨懃懃,有逾骨肉。陵雖不敏,能不慨然。
2.出自《后漢書·黨錮傳·范滂》滂登車攬轡,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3.出自《資政殿學士戶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銘》公少有大節,於富貴貧賤毀譽歡戚,不一動其心,而慨然有志於天下。
4.出自《墳·摩羅詩力說》﹝臺陀開納﹞慨然投筆,辭維也納劇場詩人之職。
4.
無所吝惜。
1.出自《紅樓夢》學生自蒙慨贈到都,托庇獲雋公車,受任貴鄉。
1.煉銀。
1.《詩.檜風.匪風》"誰能亨魚?溉之釜鬵。"毛傳"亨魚煩則碎,治民煩則散,知亨魚,則知治民矣。"亨,"烹"的古字◇以喻治民。
1.以湯煮物。
1.宰殺﹑烹煮牲畜。
1.烹調;烹煮。
1.烹煮煎烤。
1.燒煮。
1.草木蔓衍繁盛貌。
1.敲門聲。
1.見"漰渀"。
1.亦作"漰奔"。
2.水流猛激貌。
1.波濤相激聲。
1.波濤相激聲。
1.水浪相激聲。
2.指大雨聲。
1.水清靜貌。
1.猶澎湃。
1.水流聲。
1.大水相激聲。
1.水流聲。
1.浪濤洶涌貌。
1.瀑布飛流急湍貌。
2.指急流。
1.水相激聲。
1.車騎聲。
1.碰見;遇到。
1.大聲。
1.碰頭;會面。
1.奔星。比喻動作迅猛。
牛的肛門,比喻聽命于人的從屬地位。語出《戰國策·韓策一》臣聞鄙語曰‘寧為雞口,無為朋。’”
1.朋友﹐同伴。
1.一種群眾互助合作的形式。
1.同輩的友人;志同道合的友人。
1.互相勾結做壞事。
1.見"朋比為奸"。
1.猶朋輩。
1.朋輩。
1.闊大奔放。
1.宏偉富贍。
2.猶豐富。
1.大貌。
2.形容聲音宏大。
1.寬宏敦厚。
1.宏偉杰出。
1.見"閎巨"。
1.謂氣魄闊大,才氣出眾。
1.深流。閎,通"泓"。
1.宏偉豐茂。
1.皇門,路寢左門。
1.見"閎妙"。
1.亦作"閎眇"。
2.深遠微妙。
1.廣博淹貫。
1.廣博深遠;博大精深。
1.宏偉恣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