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的肛門,比喻聽命于人的從屬地位。語出《戰國策·韓策一》臣聞鄙語曰‘寧為雞口,無為朋。’”
1.小老虎。
1.為嬰兒命名。引申為嬰兒時期。語出《禮記.內則》"子生三月,父執子之右手,咳而名之。"陸德明釋文"孩字又作咳。"
1.玩弄,欺弄。
1.見"孩子氣"。
1.幼童。
1.謂幼小。
〈書〉兒童;幼兒。
1.特指嬰兒笑、,小兒笑。
1.幼兒;幼小。
1.幼兒。
2.幼小。
1.亦作"孩穉"。
2.幼年;幼兒。
1.見"孩稚"。
1.童顏。幼兒的面色。
1.孩子所說的話。謂天真幼稚的話。
1.指兩個以上的孩子。
2.孩兒們。
①孩子似的脾氣或神氣他一臉的~。②脾氣或神氣像孩子他越來越~了。
(~兒)①愛跟孩子們玩的大人。②在一群孩子中充當頭頭兒的孩子。
1.舊時對啟蒙教師的貶稱。
1.指尸骨。
1.筋骨。
1.即骨灰。
鄰接海洋邊緣的陸地。
海水對陸地作用的地帶。包括海岸、潮間帶(平均低潮線和平均高潮線之間)、水下岸坡(平均低潮線以外的淺海地帶)等三個部分。
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山脈。長4020千米。北段高度較大,切割強烈;南段以塊狀山為主。
陸地和海洋的分界線。
1.神話傳說中的海中巨鱉。
1.海邊彎曲可停船的地方。
以平均海水面做標準的高度。也叫拔海。
1.古指近海邦國。
2.指沿海省分。
3.指外國。
1.哺乳動物。生長在溫帶和寒帶的沿海地方。四肢短而扁平,趾有蹼,后肢和尾巴相連,毛灰黃色帶棕黑色斑點,腹部白色。肉可食,皮毛可做衣服﹑雨具和帳篷等,脂肪可制油。
1.海盜。
1.指容量大的杯子。
1.泛指僻遠的北方。
1.海中有殼軟體動物的總稱。其殼古代曾用作貨幣。
1.海上的暴風。
海邊;沿海地帶~浴場丨~城市。
中篇小說。廬隱作。1923年發表。五個女青年在暑假中相聚海濱后不久都陷于愁苦之中,或婚姻失意,或失戀悲懷,或消沉隱居,一個個煙飛云散。作品反映了五四時期部分知識分子的時代苦悶。
出現在海上的冰。包括來自大陸的淡水冰(冰川和河冰)和由海水直接凍結而成的咸水冰。一般多指后者。冰與海岸或海底凍結在一起的稱為固定冰”;能隨風、海流漂移的稱為浮冰”。冰在凍結和融化過程中,會引起海況的變化;流冰會影響船艦航行和桅海上建筑物。
1.大海的波浪。
2.喻指海上或海邊的動亂。
1.傳說中的海神。
泛指海洋里出產的供食用的植物。
棘皮動物的一綱,身體略呈圓柱狀,體壁多肌肉,口和肛門在兩端,口的周圍有觸手。種類很多,生活在海底,吃各種小動物。是珍貴的食品。
1.海運。古時指從海道運輸糧食。
1.用竹木編制的渡海的筏。
1.同"海查"。
1.亦作"海?"。
2.海面深入陸地而形成的港汊。
①海洋里出產的~植物。②海洋里出產的動植物,如海蜇、海藻等。
1.海寶。指名貴的海產。
1.漢代官名。掌海稅。
船只在海上航行的路程再有半天的~,我們就可到達目的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