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收;收起。
1.出自《說文·手部》卷,收也。
2.出自《初秋于竇六郎宅宴》詩于時一葉驚寒,下陳柯而卷翠。
3.出自《西蜀凈眾寺五題·水》詩洗缽老僧臨岸久,釣魚閑客卷綸遲。
4.出自《己丑中秋寓宿玉堂》詩笑看收云卷雨忙,沉沉宮樹納空光。
2.
指某些自然界或人的力量將東西掀起、翻過或裹住。
1.出自《詠畫屏風詩》玉柙珠簾卷,金鉤翠幔懸。
2.出自《二十四詩品·悲慨》大風卷水,林木為摧。
3.出自《荊州》詩江侵平野斷,風卷白沙旋。
4.出自《長生殿·夜怨》我這里寂寥深院,只索背著燈兒,和衣將空被卷。
3.
指攪動或圍繞。
1.出自《齊民要術·醴酪》舊盆則不滲水,覆蓋則解離。其大盆盛者,數卷亦生水也。
2.出自《女冠子》詞霧卷黃羅帔,云雕白玉冠。
4.
裹挾。
1.出自《三次畫像》反正運動一個接一個,不管你是什么家都得給卷了進去。
5.
將物體彎轉成圓弧形或圓筒形。又如:卷鋪蓋。
1.出自《磨刺刀》詩革命的利刃永不卷,照亮萬里青山坳。
6.
彎轉或裹成圓或圓桶狀的東西。
1.出自《太平廣記》卷用剛鐵,鐵當精煉,卷當至勻。
2.出自《老殘游記》黃升帶著翠環家伙計,把翠環的鋪蓋卷也搬走了。
3.出自《房客》他的行李簡單,剛把一個小被卷往鋪板上一扔,就急忙趴在桌上翻起書來。
4.出自《心香》沒等我開口,小元又從挎著的書包里拿出一個扁扁的小卷,說:“這是我姐姐送給你的。”他把那布卷抖開了。
7.
包括全部;盡其所有。參見“捲堂”。
1.出自《客座贅語·詮俗》其盡所欲言也曰卷。
8.
方言。罵。參見“捲駡”。
1.出自《柳屯的》那個娘們敢卷我半句,我叫他滾著走!
2.出自《紅旗譜》要是別人,聽慶兒娘卷了他一陣子,也許會冒起火鬧起脾氣來。
9.
量詞。用于卷成筒形的東西。
1.出自《兒女英雄傳》靠馬石臺還放著一個竹箱兒合小小的一卷鋪蓋一個包袱。
2.出自《草原上的小路》接著車后丟進一小卷鋪蓋,一個網線袋,然后雙手一撐,跳進一個人來。
3.出自《我們的力量是無敵的》郭毛子忽然看見倒在團長高陵身邊的一個戰士,就是羅模柄,死了手里還緊緊握著一卷旗子。
10.
謂迅猛地向前推進。
1.出自《朱子語類》圣賢千言萬語,無非只說此事。須是策勵此心,勇猛奮發,拔出心肝與他去做!如兩邊擂起戰鼓,莫問前頭如何,只認卷將去!如此,方做得工夫。若半上落下,半沉半浮,濟得甚事!
1.態度真誠。
1.保持潔凈。指不為非邪之事。
1.清除,使干凈。
1.清潔而純凈。
1.舊稱清潔工。
1.舊指貞潔的婦女。
1.猶空腹。
1.謂明凈的燈火。
1.亦稱"潔病"。
2.過分講究清潔的一種心理病態。
1.謂自身廉潔,為公事盡力。
1.純潔的精華。
干凈①。
1.干凈,清潔。
2.謂使干凈。
3.純潔無邪。
4.簡潔。
5.盡凈,無余。
1.清凈而恭敬。
1.清凈獨居。
1.謂行為端正,符合法度。
1.除去繁雜,使之簡潔。
1.神氣軒昂,高大。
1.元代民間對僧人的俗稱。
1.見"潔泠"。
1.清白廉潔。
1.猶潔白。
1.簡潔精煉。
1.明凈清涼。
1.澄清的水流。
1.端正名號。
1.潔凈滑潤。
1.潔凈虔誠。
1.猶清靜。
1.清潔。
2.廉潔,清白。
1.謂保持自身清廉正直。
1.純潔誠實。
1.保持自身清白。
1.純潔身心,約束自己的行為。累,通"縲"。
1.見"潔身自好"。
指保持自身純潔,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關心自己,不關心公眾事情。
1.保持住個人自身的純潔。
1.廉潔謹慎。
1.操守清白的人。
1.清水。
1.潔敬之祀。謂誠心祭祀。
1.潔白素雅。
2.白凈。
1.廉潔的聲望。
1.潔白。
1.潔凈新鮮。
1.清潔而芳香。
1.清白的操行。
2.保持行為的清白端正。
1.純正而美好。
1.準備清潔的珍美食品。
1.潔凈柔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