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收;收起。
1.出自《說文·手部》卷,收也。
2.出自《初秋于竇六郎宅宴》詩于時一葉驚寒,下陳柯而卷翠。
3.出自《西蜀凈眾寺五題·水》詩洗缽老僧臨岸久,釣魚閑客卷綸遲。
4.出自《己丑中秋寓宿玉堂》詩笑看收云卷雨忙,沉沉宮樹納空光。
2.
指某些自然界或人的力量將東西掀起、翻過或裹住。
1.出自《詠畫屏風詩》玉柙珠簾卷,金鉤翠幔懸。
2.出自《二十四詩品·悲慨》大風卷水,林木為摧。
3.出自《荊州》詩江侵平野斷,風卷白沙旋。
4.出自《長生殿·夜怨》我這里寂寥深院,只索背著燈兒,和衣將空被卷。
3.
指攪動或圍繞。
1.出自《齊民要術·醴酪》舊盆則不滲水,覆蓋則解離。其大盆盛者,數卷亦生水也。
2.出自《女冠子》詞霧卷黃羅帔,云雕白玉冠。
4.
裹挾。
1.出自《三次畫像》反正運動一個接一個,不管你是什么家都得給卷了進去。
5.
將物體彎轉成圓弧形或圓筒形。又如:卷鋪蓋。
1.出自《磨刺刀》詩革命的利刃永不卷,照亮萬里青山坳。
6.
彎轉或裹成圓或圓桶狀的東西。
1.出自《太平廣記》卷用剛鐵,鐵當精煉,卷當至勻。
2.出自《老殘游記》黃升帶著翠環家伙計,把翠環的鋪蓋卷也搬走了。
3.出自《房客》他的行李簡單,剛把一個小被卷往鋪板上一扔,就急忙趴在桌上翻起書來。
4.出自《心香》沒等我開口,小元又從挎著的書包里拿出一個扁扁的小卷,說:“這是我姐姐送給你的。”他把那布卷抖開了。
7.
包括全部;盡其所有。參見“捲堂”。
1.出自《客座贅語·詮俗》其盡所欲言也曰卷。
8.
方言。罵。參見“捲駡”。
1.出自《柳屯的》那個娘們敢卷我半句,我叫他滾著走!
2.出自《紅旗譜》要是別人,聽慶兒娘卷了他一陣子,也許會冒起火鬧起脾氣來。
9.
量詞。用于卷成筒形的東西。
1.出自《兒女英雄傳》靠馬石臺還放著一個竹箱兒合小小的一卷鋪蓋一個包袱。
2.出自《草原上的小路》接著車后丟進一小卷鋪蓋,一個網線袋,然后雙手一撐,跳進一個人來。
3.出自《我們的力量是無敵的》郭毛子忽然看見倒在團長高陵身邊的一個戰士,就是羅模柄,死了手里還緊緊握著一卷旗子。
10.
謂迅猛地向前推進。
1.出自《朱子語類》圣賢千言萬語,無非只說此事。須是策勵此心,勇猛奮發,拔出心肝與他去做!如兩邊擂起戰鼓,莫問前頭如何,只認卷將去!如此,方做得工夫。若半上落下,半沉半浮,濟得甚事!
1.猶菜肴。
1.珍饈美味。
1.涂上漆的墻壁。
1.涂上漆的缽盂。
1.涂上油漆的脫胎絲織像。
1.亦作"髤餺"。
2.見"髹飾"。
1.赤多黑少的彩色。
1.猶涂飾。
1.猶黑發。
1.從事油漆器物﹑門窗等工作的人。
1.漆畫。
1.涂上漆的木幾。
1.涂漆整修。
1.涂上漆的木牌。上書官府告示﹑禁令等。
1.亦作"髤盆"。
2.涂上漆的木盆。
1.亦作"髤漆"。
2.謂以漆涂物。
3.指油漆。
1.亦作"髤器"。
2.漆器。涂上漆的器物。
1.亦作"髤飾"。亦作"髤餺"。
2.猶漆飾。
1.丹漆。
1.涂上漆的竹筒。
1.猶漆飾。
1.涂上漆的木匣。
1.漆硯。漆和沙相混制成的硯臺。宋楊萬里有《謝丁端叔直閣惠永嘉髹研句容香鬲》詩。
1.亦作"髤朱"。
2.謂涂上紅漆。
1.涂上漆的筷子。
1.驚奔貌。
1.舊時稱頭等妓院為朽。
2.小戲班。
3.幼兒園里一般由三周歲(或四周歲)至五周歲的兒童所編成的班級。
1.亦作"朽暗"。
2.謂愚憒。
1.見"朽闇"。
1.腐爛,朽壞。
1.用木炭作國畫起稿。
1.見"朽弊"。
1.亦作"朽敝"。
2.朽壞,朽敗。
1.衰老多病。
1.衰朽淺薄。多作謙詞。
1.衰弱無能之才,不可造就之才。多用于誚人或自謙。
1.朽木。喻衰朽之人。常用為謙辭。
1.朽爛殘敗。
1.指往昔的朝列。
1.衰病。亦指衰病之身。
1.衰老。
1.朽腐蟲蝕。
2.指朽腐與蟲蝕的木料﹑糧食等物品。
3.喻衰殘。
1.腐朽殘斷。
1.衰朽愚拙。多作謙詞。
1.猶腐朽。
1.喻裝備極劣的軍隊。
1.腐爛﹑破舊的皮革。
1.枯骨。借指博戲中的骨骰子。
1.謂死者之骨。亦指死者。
1.比喻已經腐朽的東西得到了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