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蔬菜欠收。
1.出自《詩·小雅·雨無正》降喪饑饉,斬伐四國。
2.
谷物欠收。
1.出自《墨子·七患》一谷不收謂之饉,二谷不收謂之旱。
3.
泛指歉收,饑荒。
1.出自《墨子·七患》歲饉,則仕者大夫以下,皆損祿五分之一。
2.出自《漢書·元帝紀》待詔賈捐之以為宜棄珠崖,救民饑饉。
3.出自《除李遜京兆尹制》或紛擾之際,或荒饉之余;威惠所加,罔不和輯。
4.
缺乏。
1.出自《鹽鐵論·通有》是以多者不獨衍,少者不獨饉。
5.
通“殣”。餓死。亦指餓死的人。
1.出自《文選·班彪〈王命論〉》夫餓饉流隸,饑寒道路。
1.捕獸的網。
1.泛指捕獸的網。
1.亦作"沵澷"。
2.猶彌漫。
1.見"沵漫"。
1.水盈滿貌。
1.平坦綿延貌。
1.禁止非議。
1.平息變亂。
1.平息戰事;停止戰爭。
春秋后期晉、楚協調霸權之爭的會盟。公元前579年,宋國執政華元約合晉、楚在宋結盟,約定彼此互不交兵等。前546年宋國執政向戌再約合晉、楚等國在宋結盟,規定除齊、秦外,各國須向晉、楚同樣納貢。此后數十年中原戰事減少。
1.見"弭h"。
1.服從,順從。
1.平定。
1.猶帖耳。形容動物搏殺前斂抑之貌。亦指馴服﹑安順貌。
1.馴伏;順服。
1.順服。
1.謂控馭車駕徐徐而行。蓋,車蓋,借指車。
1.符合,契合。
1.消除禍患。
1.止息,收斂。
1.亦作"弭檝"。
2.弭棹。
1.見"弭楫"。
1.駐節,停車。節,車行的節度。
2.少停,一會兒。
3.駕馭車子。
1.住口。
1.平息或制止變亂。
1.亦作"弭髦"。
2.毛發順服,為馴服之態。
1.見"弭毛"。
1.消除災難。
1.平息。
1.失佩。謂喪偶。佩,指所佩之玉,相傳周鄭交甫于漢皋臺下遇二女,解\相贈。見漢劉向《列仙傳.江妃二女》。
1.止轡不行。
1.謂禱神消災。
1.順服散去。
1.猶俯首。降服。
1.順從帖伏。
1.弓的下端。
1.忘卻。
1.平息,止息。
1.駐錫。謂云游的僧人住止于某地。錫,僧人所用之錫杖。
1.收斂羽翼。喻隱退。
1.消除災害。
1.亦作"弭棹"。
2.停泊船只。
1.見"弭h"。
1.亦作"弭徹"。亦作"弭轍"。
2.不留痕跡。形容速度極快,倏忽之間已不見形跡。
1.安定邦國。
1.安定,平靜。
1.撫定;安定。
1.平定;安定。
眼皮不完全合攏瞇縫著眼睛。
1.瞌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