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較量,比本領。
1.出自《老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
2.出自《權書下·六國》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3.出自《游梁瑣記·劍術》女戒眾勿喧,登樓跡之,出劍相較。
4.出自《秋色賦·傲霜篇》好像它們決意要和秋風較個長短,要與寒霜見個高低。
2.
明顯,顯著。
1.出自《法言·吾子》孔子之道其較且易也。
2.出自《文選·潘岳〈西征賦〉》較面朝之煥炳,次后庭之猗靡。
3.出自《顏氏家訓·書證》夫虎豹穴居,事之較者;所以班超云“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3.
概略;大旨。參見“較約”、“較略”。
1.出自《史記·貨殖列傳》此其大較也。
4.
計量;比較。
1.出自《北齊書·斛律金傳》羨及光并少工騎射,其父每日令其出畋,還即較所獲禽獸。
2.出自《吳沖卿示和韓持國詩一卷輒以為謝》詩長懷但驚顧,得與前事較。
3.出自《桂枝香·春閨怨》曲較當初,瘦比東陽守,今來恐不如。
4.出自《書信集·致許廣平》天氣仍暖和,但靜極,與上海較,真如兩個世界。
5.
計較。
1.出自《唐才子傳·劉希夷》以隋侯之珠,彈千仞之雀,所較者輕,所失者重。
2.出自《清平山堂話本·刎頸鴛鴦會》本婦如鳥出籠,似魚漏網,其余服飾,亦不較也。
6.
相差。
1.出自《汴河懷古》詩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2.出自《論時政狀》比之未悟,所較幾何?
3.出自《論詩》詩無人說與天隨子,春草輸贏較幾多。
4.出自《寨兒令·戒嫖蕩》曲雙蟳蝎,兩頭蛇,比虔婆狠毒猶較些。
7.
痊愈。
1.出自《與王懿恪公書》某自過年,兒女多病,小女子患目,殆今未較,日頗憂煎。
2.出自《西廂記諸宮調》小詩便是得效藥,讀罷頓然痊較。
3.出自《牡丹亭·拾畫》日來病患較些,悶坐不過。
8.
數學上舊指用減法求得的馀數。
1.出自《算法統宗·凡例》先征君作論六卷,立法詳備,約其法不過四端:曰和,曰較,曰和較兼用,曰和較交變,已盡方程之用。
9.
副詞。表程度,約相當于“略”、“稍”。
1.出自《人日》詩冰雪鶯難至,春寒花較遲。
2.出自《掃花游》詞杜郎老去。算尋芳較晚,倦懷難賦。
3.出自《紀念孫中山先生》中國應當對于人類有較大的貢獻。
10.
介詞。用于兩種事物的比較,相當于“比”。
1.出自《喬侍讀一峰草堂看花歌》今年春較去年晚,花信十猶余二三。
2.出自《水車十百戽田水入河》詩絕似貧人還宿債,羊羔利較本錢多。
11.
用同“校”。考核;檢驗。
1.出自《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大車不較,不能載其常任;琴瑟不較,不能成其五音。
2.出自《新唐書·百官志一》其考法,凡百司之長,歲較其屬功過,差以九等,大合眾而讀之。
3.出自《玉壺清話》郭忠恕畫殿閣重復之狀,梓人較之,毫厘無差。
4.出自《野獲編·督撫·許中丞》至於閱操先令繆詣教場較技,繼乃親往覆核。
12.
用同“校”。計算;計數。
1.出自《開天傳信記》左右藏庫,財物山積,不可勝較。
13.
用同“校”。校勘,校訂。
1.出自《已山枉過西軒得又昭蓼齋書漫賦時東田先至》詩門徑為誰淹宿雨,山堂還共較殘書。
14.
用同“校”。校官。參見“較尉”。
1.出自《寄獻石齋先生》詩虎須較尉紅錦裘,峨舸大艑下江州。
1.舊時敬詞。謂兩個客人同時到來。
1.串連編結。
1.同"連篇累牘"。
1.見"連犿"。
1.同獲中舉捷報。
1.猶言并駕齊驅。鑣,馬勒;軫,車箱底部的橫木。
1.接連上表。
1.絡腮胡子。
1.聯合兵力;集結軍隊。
2.交兵;交戰。
1.高,高聳。
1.了解。
1.見"憭栗"。
1.玉的一種。
挑逗;招惹任你百般~,他就是不動聲色。
1.猶拋掉。
1.瘦長貌。
1.分文;錢。
1.猶言舍此就彼。
1.亦作"撩逗"。
2.挑動;挑逗。
挑逗;招惹他生氣了,別再~他了。
1.猶言惹惱。
1.鷂子右翅上的復翎。
1.猶言撩蜂剔蝎。
1.喻惹犯惡人﹐自取禍殃。
1.撥動。
1.見"撩鉤"。
1.捕魚的網。
1.謂挖去湖中淤泥。
1.見"撩虎須"。
1.猶捋虎須。謂冒犯虎威﹐擔受風險。
1.拋荒。土地空著不種。
1.猶言火上加油。
1.兵器名。類似投槍。
1.一種徒手相撲以腳力撩倒對方的相搏游戲。
1.騾馬跳起來用后蹄向后踢。
1.猶撒手。喻斷絕關系。
1.整理;照料。
2.逗引。
1.賭博爭勝。
1.挖泥泄水。
1.挑逗。
1.謂挖去淤積的泥沙。
1.料峭。形容微寒。
1.猶撩洗。
1.回環盤旋。
挑逗;招惹他脾氣暴,千萬不能~他。
1.誘人;動人。
1.寮舍。僧房。撩﹐同"寮"。
1.謂家禽交配。
1.朝天。
1.謂疏浚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