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使強健。
2.
形容詞
某一方面表現得程度超出尋常;善于。
3.
名詞
(Jiàn)姓。
4.
形容詞
強壯,身體好。
1.
亦作“徤”。
2.
健康。
1.出自《三國志·魏志·華佗傳》好自將愛,一年便健。
2.出自《順宗實錄四》杜亞言卿昏耄,卿乃如是健耶!
3.出自《寄清溪居士秀玉》詩回首故人今健否,余生甘老碧云西。
4.出自如:健美;健在。
3.
勇猛。
1.出自《新唐書·李密傳》須陀健而無謀。
2.出自《水滸傳》盧俊義全然不慌,越斗越健。
3.出自《西游補》俺當年的氣性不好,一時手健,一刀兒蘇蘇切去,把數千人不論君臣,不管大小,都弄做無頭鬼。
4.
高強;高明。
1.出自《戰國策·秦策二》秦王謂甘茂曰:“楚客來使者多健,與寡人爭辭,寡人數窮焉。為之奈何?”
2.出自《后漢紀·靈帝紀上》忠省球議,作色曰:“陳廷尉此議甚健?!?/p>
3.出自《喜覽涇州盧侍御詩卷》詩自是天才健,非關筆硯靈。
4.出自《酬許元錫》詩嘉隆以后論文筆,天下健者陳華亭。
5.出自《譯〈賊史〉序》今日健者,惟孟樸及老殘二君,能出其緒余,效吳道子之寫地獄變相,社會之受益,寧有窮耶?
5.
擅長;善于。
1.出自《新唐書·忠義傳·呂子臧》呂子臧蒲州河東人。剛直,健於吏。
2.出自《金華子雜編》崔涓,大夫嶼之子,小宗伯澹之兄。涓性俊逸,健于記識。
3.出自如:健談。
6.
貪。
1.出自《荀子·哀公》魯哀公問於孔子曰:“請問取人?”孔子對曰:“無取健,無取詌,無取口噸。”健,貪也;??,亂也;口噸,誕也。
7.
甚,非常。參見“健仰”、“健黠”。
1.出自《太平廣記》男女二姓俱為豪族,法用禮物,盡其豐盛。金陵之士莫不健仰。
2.出自《新唐書·張建封傳》善容人過,至健黠亦未嘗曲法假之。
8.
飄舉。
1.出自《上沙遇雨快涼》詩刮地風來健葛衣,一涼便覺暑光低。
2.出自《字匯·人部》健,舉也。
9.
姓。宋代有健武。見《正字通·人部》。
1.出自《正字通?人部》健,姓。宋遺民健武,邯鄲人。
10.
強有力。
1.出自《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2.出自《二十四詩品·雄渾》返虛入渾,積健為雄。
3.出自《重過前岳陽太守李燦辰思鶴亭》詩羨爾倦還詩更健,枯筇尚掛楚江蘅。
4.出自《滿江紅·訪韶山》詞齊頌歌:赤縣萬斯年,東風??!
1.軍事官員。
1.軍紀。
1.與軍隊有關的運輸。
1.軍中糧餉。
1.軍用的鍋灶。
1.指軍中敗類。
1.軍用器械。
1.軍事或戰爭。
2.軍營。
3.軍隊的陣法或軍伍的行列。
1.指鎮守邊地的駐軍。
1.謂兩軍爭奪制勝條件。
1.軍中執法官。
1.軍事時期由軍人建立和領導的政府。
1.軍隊中的職務。
1.軍隊的旗幟。
1.古時的一種軍職名。
1.謂軍隊中商議軍機大事,鄭重嚴肅,說話必負責任。
軍隊的基本類別。一般分為陸軍、海軍、空軍三個軍種。每一軍種由幾個兵種組成。
1.士卒。
1.古行政區劃的名稱。
1.一軍的主將。
現役軍人的家屬。
1.見"軍令狀"。
1.軍中的參謀。
1.指軍用物資。
1.軍用物資的貯藏處。
1.古軍職名。相當于后世軍隊中的參議﹑參謀。
1.兵卒。
1.指充軍。
1.輔佐治理軍務的官吏。
1.對軍長的尊稱。
1.軍中良馬。
1.王侯的封地。
1.君主的身邊。
2.借指君主身邊的佞臣。
1.國君與卿大夫。
2.天子或諸侯。
3.古代少數民族部落之酋長。
1.中醫配方,針對病因或主癥的主要藥物為君,輔助主藥發揮作用的藥物為臣,治療兼癥或消除主藥副作用的藥物為佐,引藥直達病所或起調和諸藥作用的藥物為使。
2.指上下各職守。
1.人名。周公旦之子。《書.君陳序》"周公既沒,命君陳分正東郊成周,作《君陳》。"孔穎達疏"周公遷殷頑民于成周。頑民既遷,周公親自監之。周公既沒,成王命其臣名君陳代周公監之,分別居處,正此東郊成周之邑。"《禮記.坊記》"君陳曰"漢鄭玄注"君陳,蓋周公之子,伯禽弟也。"后因以喻皇家之重臣。
1.人名。傳說上古圣君堯的老師。
1.有封地的大夫。
2.國君和大夫。
1.為君之道。
1.人主的德行或恩德。
1.君王的功績。
1.諸侯之妻。
1.對父為國君者的稱呼。
2.特稱天子。
1.懷念。
1.愛慕依戀的心情。
1.眷愛欣喜。
1.寵愛。
1.恩寵體貼。
1.回視貌。焉,詞尾。
1.亦作"瞔言"。
2.回顧貌。言,詞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