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書〉收斂;收藏。
2.
名詞
(Jí)姓。
1.
收藏兵器。
1.出自《詩·周頌·時邁》載戢干戈,載櫜弓矢。
2.出自《后漢書·光武帝紀下》退功臣而進文吏,戢弓矢而散牛馬。
2.
收斂;止息。
1.出自《詩·小雅·鴛鴦》鴛鴦在梁,戢其左翼。
2.出自《陳書·虞寄傳》愿將軍少戢雷霆。
3.出自《游南亭夜還敘志七十韻》趣淺戢長枻,乘深屏輕篙。
4.出自《玉壺清話》〔曹彬〕為番帥,中途遇朝紳,必引車為避,過市戢傳呼。
5.出自《寄答李厚庵百韻》貪風茍不戢,無以掃攙槍。
3.
約束。
1.出自《北史·隋紀上·文帝》兵可立威,不可不戢;刑可助化,不可專行。
2.出自《唐闕史·薛氏子為左道所誤》二子敬依此教,嚴戢輿皂,無得妄行。
3.出自《唐才子傳·李頻》賑饑民,戢豪右,於是京畿多賴。
4.出自《柳南隨筆》嚴戢家人,不許漁食鄉里。
4.
藏匿;懷藏。
1.出自《報李陵書》身幽于無人之處,跡戢于胡塞之地。
2.出自《資治通鑒·晉愍帝建興元年》朕愧戢于心,何敢忘之!
5.
通“輯”。安輯;和睦。參見“戢和”。
1.出自《孟子·梁惠王下》于橐于囊,思戢用光。
6.
引申指停止戰爭。
1.出自《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是以用兵不戢,屢耀其武。
2.出自《后漢紀·桓帝紀下》當今兵戈未戢,是陛下焦心坐而待旦之時也。
3.出自《舊唐書·代宗紀》軍役屢興,干戈未戢,茫茫士庶,斃於鋒鏑。
7.
姓。春秋時楚國有戢黎。見《國語·楚語上》。又明有戢和。見《姓苑》。
1.出自《萬姓統譜?緝韻》戢,見姓苑。楚有戢黎,為廬大夫。
1.交會連接。
1.連襟。
1.氣度,氣量。
1.襟懷,心靈。
2.指蘊藏在胸中的聰明才智。
1.衣襟衣袖。
2.指連襟,僚婿。
1.衣襟和冠冕。比喻事物的重要部分。
1.像衣襟一樣屏蔽于前。比喻地勢重要。
1.襟懷﹑志趣。
2.猶心期。指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期許。
1.襟懷相合。亦指襟懷相契的好友。
1.襟懷,情懷。
1.指衣紐,古代用以連結衣服交襟的小帶。
1.見"襟尚"。
1.亦作"襟上"。
2.襟懷和習尚。上,通"尚"。
1.襟懷與神情。
1.猶襟懷。素,通"愫"。
1.對妻姊之夫的稱呼。
1.衣襟衣袖。亦借指胸懷。
2.猶領袖,比喻地位重要者。
1.謂地勢沖要。亦指要害之地。
1.交情,情誼。
1.衣襟和衣袖相連,因用以比喻友誼。
1.襟懷,氣派。
1.胸懷氣度。
1.佩在前襟的徽章。
1.謂山川像衣襟一樣互相交會﹑制約而形成沖要地帶。
1.衣襟。
1.勉強存在。
2.只存在。
極其少見規模之大是歷史上所~的。
1.謂才能夠如此,勉強能如此。
1.罕見之事。
僅僅他家~養豬一項,就收入幾千元。
1.飲合巹酒。
1.緊挨。
2.形容經濟不寬裕。
(~的)①形容繃或捆扎得很緊皮帶系(jì)得~的。②形容心情很緊張或表情不自然臉~的,像很生氣的樣子。
1.緊,急。"不"是襯字,無義。
1.猶迫促。
1.猶必然。
1.方言。形容緊密。
《西游記》里唐僧用來制伏孫悟空的咒語,能使孫悟空頭上套的金箍縮緊,使他頭疼,因此叫緊箍咒。比喻束縛人的東西。
1.牢固。
1.最關緊要的。
1.緊要關頭。
1.見"緊要關頭"。
非常緊張的形勢,一般指國家面臨戰爭的狀態。
1.緊湊有力。
1.牢固;不放松。
2.嚴密。
3.事物呈現緊張狀態。
1.猶繾綣。糾纏不散。
1.糾纏,縈饒。
鑼鼓點敲得很密。多比喻公開活動前的緊張的輿論準備。也說密鑼緊鼓。
1.中醫學脈象之一。脈來繃急,多見于寒邪﹑痛癥﹑宿食。
1.急忙;趕緊。
2.緊張繁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