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數詞
詢問數量多少。
2.
數詞
數表示大于一而小于十的不定的數目。
3.
數詞
在某一語境中,表示確定的數目。
1.
見“幾幾”。安重貌。一說,鞋頭尖而上翹。
1.出自《詩·豳風·狼跋》公孫碩膚,赤舄幾幾。
2.出自《祭陳君舉中書文》好惡順逆,幾幾恭恭;進退用舍,侃侃雍雍。
3.出自《淮南鹽運通判張君墓志銘》群言以禮,士容幾幾,維邦之祉;群言詭隨,士容昌被,邑以敝墮。
4.出自《抒哀賦》姬公之困鴟鸮兮,嬰跋疐而幾幾。
2.
見“幾幾”。偕同貌。
1.出自《太玄·親》賓親于禮,飲食幾幾。
3.
屢次。
1.出自《左傳·昭公十六年》夫大國之人不可不慎也,幾為之笑而不陵我。
4.
若干;多少。
1.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夫有大功而無貴仕,其人能靖者與,有幾?
2.出自《江行》詩越信隔年稀,孤舟幾夢歸?
3.出自《送張卒》詩山西勁氣何曾歇,秦漢迄今幾奇杰!
5.
何;什么。
1.出自《答釋難宅無吉兇攝生論》請問亞夫由幾惡而得餓,英布修何德以致王,生羊積幾善而獲存,死者負何罪以逢災耶?
2.出自《上巳日越中與鮑侍郎泛舟耶溪》詩君見漁船時借問,前洲幾路入煙花?
6.
怎樣。
1.出自《送祝八之江東》詩君去西秦適東越,碧山清江幾超忽。
2.出自《八聲甘州》詞幾傷心,橋東片月,趁夜潮,流恨入秦淮。
7.
表示不定的少數。參見“幾見”。
1.出自《水滸傳》哥哥放心,在此住幾日,等這廝來吃酒,我與哥哥報仇。
1.鳥名。即斑鳩。也稱鳴鳩。多用以比喻小人。
1.《文選.任昿》"乃集螢映雪"李善注引《孫氏世錄》﹕"孫康家貧﹐常映雪讀書。"原指映雪讀書時的幾案﹐后泛指書桌。
1.同"雪窗螢幾"。
1.同"雪窗螢幾"。
1.大雪迷漫。
2.比喻白花繁密。
1.像雪一樣的潔白。
2.比喻品格高潔或清白無瑕。
3.借指白色的事物。
1.洗雪污蔑不實之詞。
1.豹的一種。尾巴長﹐毛淡青而發灰色﹐全身有不規則的黑斑。生活在寒冷地區的高山中。毛皮可以制衣褥。
強寒風將降雪和積雪吹起,使雪花漫天飛舞的現象。是一種災害性天氣,可淹沒公路、村莊,給人類和畜牧帶來嚴重災害。
1.多雪的北方和花木飄香的南方。
山地積雪突然崩落的現象。破壞力大,可阻塞交通,壓埋房屋,造成災害。由大風、積雪底部融化、積雪本身重量等原因引起。中國西北地區高山有雪崩現象。
1.白發。借指老年人。
1.同"雪鬢霜鬟"。
1.雪與冰。借指寒氣。
2.喻真情。
1.雪花。
2.雪被陽光或月光照射后反射出來的光。晉孫康家貧﹐常映雪讀書﹐后世用以為典。
3.光彩照人的姿色﹑氣度。
4.白色。
1.即冰蠶﹑雪蛆。
1.志行品德高尚純潔。
1.用白色鳥羽制成的外套。也稱鶴氅。
1.語本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客有歌于郢中者……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而已。"后用"雪唱"指高雅的歌聲。
1.下雪天。
1.《新唐書.劉叉傳》﹕"劉叉作《冰柱》﹑《雪車》二詩﹐名出盧同﹑孟郊右。"后用以指詩文佳作。
2.即雪橇。
洗除掉恥辱報仇雪恥。
1.亦作"雪讎"。
2.洗除仇怨﹔報仇。
1.見"雪仇"。
1.洗除羞恥。
1.清除。
2.昭雪赦免。
1.白紙。
1.映雪的窗戶﹐寒窗。
1.同"雪窗螢幾"。
1.《文選.任昿
1.雪珠。
1.白色短發。
1.鳥獸的白色細毛。
1.即水銀粉。
1.雪夜燈火。
2.用雪制作的燈。
1.洗滌。
1.指細雪飄落。
2.白色小點。
3.水點。
1.高雅的曲調。
1.平反的公文。
1.滿是白發的頭頂。
1.被雪封住的山洞。
1.鋒利明亮的掘土工具。
1.山名。山在浙江省奉化市西﹐為四明山別峰﹐有雪竇寺﹑妙高臺﹑飛雪亭﹑千丈巖瀑﹑三隱潭瀑等名勝。
2.寺名。在雪竇山。
3.唐宋時的一些高僧名號﹐因掛單雪竇寺而得名。
1.見"雪朶"。
1.亦作"雪朵"。
2.指樹枝上的積雪。因似花朵﹐故稱。
1.雪花。亦借指白花。
1.唐李密愛姬。能歌舞。密每見賓僚文章有奇麗入意者﹐即付雪兒葉音律歌之。事見《太平廣記》卷二百引宋孫光憲《北夢瑣言.韓守辭》。清孫枝蔚《對酒》詩﹕"鶯歌雪兒曲﹐榆墜沈郎錢。"后亦以"雪兒"泛指歌女。
2.雪。
1.白色船帆。借指掛白色船帆的船只。
1.消除煩悶。
1.雪花紛飛。語本《詩.小雅.信南山》﹕"雨雪雰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