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貨幣;錢幣;錢財。
2.
名詞
貨物,商品。
3.
名詞
〈口〉指稱對方或別人(罵人的話,前邊必有定語)。
4.
動詞
〈書〉出賣。
5.
(Huò)姓。
1.
“化”的今字。
2.
貨物,商品。
1.出自《易·系辭下》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
2.出自《漢書·食貨志上》通財鬻貨曰商。
3.出自《祭袁太監文》蠻墟海聚,獄無濫辭,峨峨邛僰,貨走京師。
4.出自《四世同堂》鋪中只有那么一些貨,越賣越少。
3.
錢幣。
1.出自《周禮·秋官·職金》掌受士之金罰,貨罰,入于司兵。
2.出自《漢書·食貨志下》百姓憒亂,其貨不行,民私以五銖錢市買。
3.出自《隋書·食貨志》交廣之域,全以金銀為貨。
4.
賄賂,買通。
1.出自《左傳·僖公三十年》晉侯使醫衍鴆衛侯,寧俞貨醫,使薄其鴆,不死。
2.出自《顏氏家訓·治家》梁孝元世有中書舍人,治家失度而過嚴刻,妻妾遂共貨刺客伺醉而殺之。
3.出自《涑水記聞》法司竭其家貲入京師,欲貨大理吏求間息耗。
4.出自《玉堂叢語·銓選》越閩胥人革役者,貨縣胥,竄名吏籍中上部,往往冒官去。
5.
指給報酬。
1.出自《零陵郡復乳穴記》徒吾役而不吾貨也,吾是以病而給焉。
6.
賣;出售。
1.出自《后漢書·延篤傳》時皇子有疾,下郡縣出珍藥,而大將軍梁冀遣客赍書詣京兆,并貨牛黃。篤發書收客,曰:“大將軍椒房外家,而皇子有疾,必應陳進醫方,豈當使客千里求利乎?”
2.出自《能改齋漫錄·神仙鬼怪》既鍛以火,赴市貨之,得上金之價。
3.出自《琵琶記·蔡公逼伯喈赴試》這個正是學成文武藝,合當貨與帝王家。
4.出自《聊齋志異·晚霞》端貨其珠,有賈胡出貲百萬,家由此巨富。
7.
購買。
1.出自《說郛》公恐其貨酒不治藥,親為治之。
2.出自《初刻拍案驚奇》乃是久慣大客商,江行防盜,假意貨苧麻,暗藏在捆內,瞞人眼目的。
3.出自《浮生六記·閑情記趣》以家無園圃,不能自植;貨于市者,俱叢雜無致。
8.
對人的貶稱(多為詈語和玩笑語)。
1.出自《金瓶梅詞話》沒羞的貨,丫頭跟前也調個謊兒。
2.出自《儒林外史》他是個不中用的貨,又不會種田,又不會作生意。
3.出自《山洪》他那個猴子轉劫的貨,眨眨眼睛就是一個法,曉的他葫蘆里裝的什么藥!
9.
財物,金錢珠玉布帛的總稱。
1.出自《書·洪范》一曰食,二曰貨。
2.出自《文心雕龍·程器》丁儀貪婪以乞貨,路粹哺啜而無恥。
3.出自《遼史·食貨志》食莫大於谷,貨莫大於錢。
1.治理熟悉。
1.亦作"綜線"。
2.把紗線分縷交錯以織成圖案的一種方法。
1.整理訂正。
1.謂積聚學識。
1.猶總管。
1.全面治理。
1.慶賀。
1.用棕繩穿在長方形木框上制成的床屜子。
1.用棕絲編制的用品和工藝品。堅實,美觀,制品有提兜﹑箱子﹑涼帽﹑拖鞋﹑玩具等。主要產地是四川新繁地區。
1.以棕為蓋頂的車。始為皇太妃和內外命婦所乘,后其他官員亦乘之。
1.用棕繩編制的坐臥之具。
1.用棕絲制成的墊子。
溫帶半荒漠植被下形成的土壤。土壤上層為褐棕色或淡棕色。呈堿性至強堿性反應。表層腐殖質含量少。有明顯的鈣積層。肥力較低。中國主要分布于內蒙古高原中西部、鄂爾多斯高原西部、新疆準噶爾盆地北部。
1.棕櫚樹的果實。
1.棕墊子。
1.亦作"?將軍"。
2.棕帚的別名。
1.覆以棕蓋的轎輿。
1.棕櫚。閭,同"櫚"。
又稱棕樹”。單子葉植物,棕櫚科。常綠喬木。樹干直立,不分枝。葉大,簇生在莖頂。葉鞘分裂成棕褐色纖維狀毛,叫做棕衣”。棕衣可制繩索、毛刷、地毯、蓑笠、床墊等。樹干可作亭柱、欄桿等。葉柄基部棕毛、葉和果實,是傳統中藥。
1.覆有棕衣或棕毛的車蓋。
又稱棕色森林土”。溫帶落葉闊葉林和溫帶針闊混交林下發育的土壤。土壤剖面以棕色和黃棕色為主。呈微酸性到中性反應。土層較厚,腐殖質含量較高。中國主要分布于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
1.即澳大利亞人種。大洋洲及其附近地區的原有居民群體。體質特征膚色棕黑或淺棕,發型呈波狀﹑卷曲狀,也有直狀,發色黑;眼色黑褐;唇形為厚唇或中等唇;眼裂較大;鼻較寬。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亞﹑新西蘭﹑波利尼西亞﹑巴布亞新幾內亞﹑斯里蘭卡﹑印度南部等地。
1.亦作"?樹"。
2.棕櫚的通稱。
1.即棕毛。參見"椶毛"。
1.亦作"椶筍"。
2.棕櫚的花苞。
1.亦作"?魚"。
2.棕櫚的花苞。因其中細子成列有如魚子,故稱。
1.亦作"?輿"。
2.棕車。
1.曲意掩飾。
1.泛指舊時官府的外勤人員。
1.猶略地。攻奪土地。
1.獻身于公眾的利益。猣,通"殉"。
1.為宗教舍身。猣,通"殉"。
1.追逐私利。猣,通"殉"。
1.謀求祿位。
1.舍身求名。猣,通"殉"。
1.曲從私情。
1.曲從或迎合他人。
1.在市集示眾。
1.順從私欲或私情。
1.曲從世俗。
1.迎合物議;迎合他人。
1.曲從私意。
1.亦作"棕殿"。
2.元上都別殿的通稱。
1.亦作"?拂"。
2.用棕櫚葉制成的拂塵。用于撣塵﹑驅蚊蠅等。
1.棕制的帽子。
1.比喻酒花。因狀似棕樹花苞中排列的細子,故稱。
1.稱制造或修理棕器的工匠或手工業者。
1.亦作"?屩"。
2.棕鞋。
1.亦作"棕韕"。
2.棕鞋。
1.亦作"?笠"。亦作"棕笠"。
2.用棕和竹篾編成的帽子。用以遮雨或遮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