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不干凈;骯臟。
2.
形容詞
丑惡;丑陋。
3.
形容詞
下流的。
4.
形容詞
淫亂。
5.
形容詞
荒蕪;長滿野草。
1.
荒蕪;雜草叢生。
1.出自《荀子·富國》民貧,則田瘠以穢,田瘠以穢,則出實不半。
2.出自《管子·八觀》其耕之不深,蕓之不謹,地宜不任,草田多穢。
3.出自《韓詩外傳》政險失民,田穢稼惡。
2.
指雜草。
1.出自《鹽鐵論·禁耕》強養弱抑,則齊民消,若眾穢之盛而害五谷。
2.出自《齊民要術·耕田》不如此而旱耕,塊硬,苗穢同孔出,不可鋤治,反為敗田。
3.
比喻雜亂的文辭。
1.出自《文心雕龍·熔裁》芟繁剪穢,弛於負擔。
4.
污濁;骯臟。
1.出自《楚辭·離騷》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也。
2.出自《尸子·恕》農夫之耨去害苗者也,賢者之法去害義者也。慮之無益於義而慮之,此心之穢也;道之無益於義而道之,此言之穢也;為之無益於義而為之,此行之穢也。
3.出自《孫公談圃》南海有飛鳥,自空中遺糞于舟,穢不可聞。
4.出自《柳南隨筆》童子笑曰:“此豆乃犬所竊啖者,既而復吐于地,主人惜之,故取以為食。”師以為穢,為之吐嘔不止。
5.
淫亂。
1.出自《韓非子·亡征》后妻淫亂,主母畜穢,外內混通,男女無別。
6.
雜亂。
1.出自《后漢書·班彪班固傳論》贍而不穢,詳而有體。
2.出自《晉書·溫嶠傳》初,嶠以《漢紀》煩穢,慨然有改作之意。
7.
腐??;腐爛。
1.出自《金匱要略·禽獸魚蟲禁忌》穢飯、餒肉、臭魚,食之皆傷人。
8.
鄙俗;丑陋。
1.出自《晉書·衛玠傳》珠玉在側,覺我形穢。
9.
污染;玷污。
1.出自《世說新語·言語》太傅因戲謝曰:“卿居心不凈,乃復強欲滓穢太清邪?”
2.出自《珍珠船》洪州信果觀內塑像,是玄宗時夾舒,雀蛤穢其上。
10.
臟物;污物。
1.出自《書·盤庚中》今予命汝一,無起穢以自臭。
2.出自《抱樸子·詰鮑》飏清風以埽穢,厲秋威以肅物。
3.出自《議論辨惑》至廉者,以穢養之;至美者,以丑襲之。
11.
特指糞便。
1.出自《晉書·殷浩傳》錢本糞土,故將得錢而夢穢。
12.
斑點;小毛病。
1.出自《文子·上義》夫夏后氏之璜,不能無瑕,明月之珠,不能無穢,然天下寶之者,不以小惡妨大美。
13.
惡人;丑類。
1.出自《國語·魯語上》武王去民之穢。
2.出自《答廖明略書》為民除穢,以至蠆尾。
14.
古代東方少數民族名。參見“穢人”。
1.出自《呂氏春秋·恃君》非濱之東,夷穢之鄉。
1.一種盛肴饌的桶形盤子。
也稱筒裙”。傣、fc67?、祿锖、景颇、黎等族的妇艂鹘y裙服。流行于云南、海南等省。因其形似圓桶而得名。用方幅土布或絲綢稍加裁剪、聯綴而成。分長短兩種,長裙及腳面,短裙及膝蓋,裙面織有花紋圖案。
1.小籠。
1.謂圓筒容器。
2.指供做皮衣用的毛皮成件。亦指毛皮衣。
1.指桶狀焰火。
1.圓桶形的帽子。
1.見"筒中布"。
1.一種引水灌田的機械設備??衫盟鳑_擊力﹐使挽水之筒次第隨輪轉動﹐轉至高處時﹐筒內之水自動傾入特備的水槽內﹐流入農田。也稱"天車"。
1.竹席。
1.一種捕魚的用具。
1.見"筒糵"。
1.植物名。桂的一種。
1.首飾名。古代西南地區少數民族佩戴的一種耳環。
1.藏于竹筒內的暗箭。為袖箭之屬﹐可以連發。
從褲中襠部位至腳口的尺寸大小一樣,形成筒狀褲腿的西裝褲。褲管寬松、挺直,給人以整齊、穩重的美感。多與西服、西式大衣配套穿用。老年、中年和青年皆宜。
1.筒車取水所用的輪盤。
1.見"筒糵"。
1.亦稱"筒米"。亦稱"筒飯"。
2.食品名。以菰葉裹黏米﹐類似后世的粽子。
1.裙身呈筒狀的裙子﹐上﹑下部肥瘦略同﹐一般長不過膝部﹐沒有褶子。
1.古代捕魚用具。
1.半圓筒形的瓦。
1.古代用以保護身體的一種戰服。
1.古時利用竹筒熏烤的一種烹調方法﹐也叫黃炙。
1.古代細布的一種。因多卷作筒形﹐故稱。
1.竹筒。
2.猶鞭炮。
1.古代一種名貴細布名。
1.竹筒狀的器物。
2.未經縫制的皮毛上衣原料。
1.一種雜技名。
1.裝訂線裝書冊時﹐另用雙葉有色紙加在書冊前后以作保護﹐稱為"筒子皮"。
1.猶甕酒。
1.短襖。
1.圓筒狀的屋瓦。
1.古代布名。
1.慘痛。
1.悲痛傷悼。
1.痛哭。
1.極度地悲哀怨恨。
1.沉痛懷念。
1.因悲哀過度而昏厥。
1.痛哭。
1.悲痛哭泣。
1.謂悲痛之極。
1.痛飲而醉。
1.悲痛憐愛。
2.疼愛﹐關切喜愛。
1.病名。中醫指以疼痛劇烈為主癥的痹癥。
1.狠狠地用石針扎皮肉治病。砭﹐古代治病用的石針。
1.極力貶低。
1.病痛﹐疾苦。
1.悲痛得不想活下去。形容悲痛到極點。語出宋呂大鈞《吊說》"其惻怛之心﹑痛疾之意不欲生。"
1.悲痛憂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