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舉起手臂(連同拿著的東西)擺動。
2.
動詞
用手把眼淚、汗珠兒等抹掉。
3.
動詞
散發;散出。
4.
動詞
指揮(軍隊)。
5.
名詞
(Huī)姓。
1.
舞動;搖動。
1.出自《為曹洪與魏文帝書》彼有精甲數萬,臨高守要,一人揮戟,萬夫不得進。
2.出自《山海經圖贊下·夔牛》西南巨牛……雖有逸力,難以揮輪。
3.出自《紅樓夢》這臉上,又和誰揮拳來,掛了幌子了!
4.出自《浪淘沙·北戴河》詞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
2.
謂揮毫書寫。
1.出自《近事會元·翰林院承旨》中外表疏批答,或詔從中出,宸翰所揮,亦資其檢討,謂之視草。
2.出自《寓圃雜記》張學士士謙,文才敏捷,日揮數篇。
3.
舞動刀劍砍殺。
1.出自《二刻拍案驚奇》同父大怒,拔出所佩之劍,一劍揮去馬首。
2.出自《楊家將》樂義大驚,措手不及,被岳勝回馬,揮為兩段。
4.
驅趕。
1.出自《送浮屠文暢師序》人固有儒名而墨行者……在門墻則揮之,在夷狄則進之。
2.出自《次韻羅正之惠綿扇》誰知揮卻青蠅輩,功在春蠶一覺眠。
3.出自《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五》一黑犬曰四兒,戀戀隨行,揮之不去。
4.出自《家》他總是把它們揮不去,它們永遠現在他的眼前。
5.
指揮。
1.出自《楊家將》六郎揮郎千、郎萬出戰。
2.出自《飄來的生命》我現在已從色彩的“奴隸”變作色彩的“主人”了,我在隨心所欲地揮使著它們。
6.
拋灑。
1.出自《國語·晉語四》公子使奉匜沃盧,既而揮之。
2.出自《禮記·曲禮上》飲玉爵者弗揮。
3.出自《送范舍人還朝》詩酒醒客散獨凄然,枕上屢揮憂國淚。
4.出自《新路歌》請到這條路上走一回!如果你們覺得好,咱們一起揮汗水。
7.
謂舉杯飲酒。
1.出自《還舊居》詩撥置且莫念,一觴聊可揮。
2.出自《贈張徐州謖》詩恨不具雞黍,得與故人揮。
3.出自《歸潛志》瑤花晚夕靜,相對揮清杯。
4.出自《生年不滿百》詩永日恣揮觴,沉醉勿復醒。
8.
散,散發。
1.出自《易·說卦》發揮於剛柔而生爻。
2.出自《七啟》揮流芳,燿飛文。歷盤鼓,煥繽紛。
3.出自《和潞公超然臺次韻》但恐酒錢盡,煩公揮橐金。
4.出自《兒女英雄傳》揮些無益金錢,長些拒人氣焰。
9.
謂彈奏古琴。
1.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右下》令田連、成竅共琴,人撫一弦而揮,則音必敗,曲不遂矣。
2.出自《隋書·虞綽傳》不借揮琴,非因拊石,樂我君德,是用來儀。
3.出自《〈招隱操〉序》夜久月明,風露凄冷,揮弦度曲,聲甚悲壯。
4.出自《寄懷婦翁張方同先生》詩庭戶敞虛寥,揮弦碧云至。
10.
通“翬”。飛。
1.出自《文選·潘岳〈西征賦〉》不尤眚以掩德,終奮翼而高揮。
11.
通“徽”。旗,幡。
1.出自《文選·張衡〈東京賦〉》戎士介而揚揮,戴金鉦而建黃鉞。
2.出自《文選·陳琳〈為袁紹檄豫州〉》若回旆方徂,登高岡而擊鼓吹,揚素揮以啟降路。
12.
通“撝”。謙遜。參見“揮遜”。
1.出自《洛陽伽藍記·平等寺》便可允執其中,入光大麓,不勞揮遜,致爽人神。
1.王太子。無論王或諸侯,其定為嗣位者皆為世子或太子,并無不同。
1.王都之集市;國都之集市。
1.王命差遣的公事。
2.特指朝聘﹑會盟﹑征伐等王朝大事。
1.王朝;朝廷。
2.帝王之家。
明代哲學家、教育家。人稱陽明先生,余姚(今屬浙江)人。發展了陸九淵的心學,用以對抗程朱學派。提出致良知”的學說,把封建倫理道德說成是人生而具有的良知”。提出知行合一”說。教育方法上強調言傳身教,啟發誘導,循序漸進等。他的學說在明代中期以后影響很大,還流行到日本。著作有《傳習錄》、《大學問》等。
1.指晉王羲之的書法。
1.王者治理天下的方略。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北麻城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參加黃麻起義。曾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副總指揮、晉冀豫軍區代司令員、中原軍區副司令員兼第一縱隊司令員和政委。曾率部參加中原突圍,開辟鄂西北游擊根據地。建國后,任解放軍總軍械部部長、國防部副部長、軍事科學院副院長兼第二政委。是中共第八至十屆中央委員。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
由一體積濃硝酸和三體積濃鹽酸混合而成的溶液。呈黃色。具有極強的腐蝕性,能溶解金、鉑。不穩定,應隨用隨配。冶金工業中常用作溶劑。
1.王朝的賦稅。
1.王位繼承者。
1.晉王導妻性妒,導懼之,密營別館以處眾妾。妻覺,將往焉。導恐妾受辱,遽令命駕,以麈尾柄驅牛而進。蔡謨聞之,嘲導曰"朝廷欲加公九錫。不聞余物,惟有短轅犢車,長柄麈尾。"事見《晉書.王導傳》◇以"王叟轅車"為嘲人愛妾而懼妻之典實。
1.欽定歷法的年歲。
1.帝王下葬時通往墓穴的地道。
1.漢淮南小山《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后以"王]草"指牽人離愁的景色。
1.泛指貴家子孫。
1.指燕寢,古代帝王休息安寢的處所。
2.指行宮。
1.交付;托付。
1.謂把國家的統治權交給別人。
2.指以國事相托。
3.放棄君位。
1.推卸過失。
1.謂自然所付與的和氣。
2.謂隨順自然。
1.脫去民服。謂作官。
1.猶寄情。
1.枯黃。
1.猶灰燼。
2.比喻衰敗,衰落。
1.匯聚。
1.猶委身,置身。
1.謂儲備糧草。
2.指儲備之糧草。
3.泛指財物,貨財。
4.聚積,堆積。
5.充塞;充滿。 6.謂富厚,厚祿。
1.委貌冠上的簪子。
1.謂委任付托。
1.投身結交。
2.結局,了結。
1.見"委贐"。
1.猶盡知。
1.歸罪。
1.蓄積,積聚。
1.放棄,丟掉。
1.衰亡,衰敗。委,通"萎"。
2.引申為憔悴,衰老。
3.斷絕。
1.交付審查。
1.委頓困乏。
1.信任,倚靠。
1.死亡的婉詞。
1.猶熟悉。
1.委頓,衰弱。
1.偏僻,簡陋。
1.猶委巷。
1.見"委貌"。
1.亦作"委皃"。
2.古冠名,以皂絹為之。
1.衰頹而不振作。
1.瑣細隱密。
1.指歸順稱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