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舉起手臂(連同拿著的東西)擺動。
2.
動詞
用手把眼淚、汗珠兒等抹掉。
3.
動詞
散發(fā);散出。
4.
動詞
指揮(軍隊)。
5.
名詞
(Huī)姓。
1.
舞動;搖動。
1.出自《為曹洪與魏文帝書》彼有精甲數(shù)萬,臨高守要,一人揮戟,萬夫不得進。
2.出自《山海經(jīng)圖贊下·夔?!?/span>西南巨?!m有逸力,難以揮輪。
3.出自《紅樓夢》這臉上,又和誰揮拳來,掛了幌子了!
4.出自《浪淘沙·北戴河》詞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
2.
謂揮毫書寫。
1.出自《近事會元·翰林院承旨》中外表疏批答,或詔從中出,宸翰所揮,亦資其檢討,謂之視草。
2.出自《寓圃雜記》張學士士謙,文才敏捷,日揮數(shù)篇。
3.
舞動刀劍砍殺。
1.出自《二刻拍案驚奇》同父大怒,拔出所佩之劍,一劍揮去馬首。
2.出自《楊家將》樂義大驚,措手不及,被岳勝回馬,揮為兩段。
4.
驅(qū)趕。
1.出自《送浮屠文暢師序》人固有儒名而墨行者……在門墻則揮之,在夷狄則進之。
2.出自《次韻羅正之惠綿扇》誰知揮卻青蠅輩,功在春蠶一覺眠。
3.出自《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五》一黑犬曰四兒,戀戀隨行,揮之不去。
4.出自《家》他總是把它們揮不去,它們永遠現(xiàn)在他的眼前。
5.
指揮。
1.出自《楊家將》六郎揮郎千、郎萬出戰(zhàn)。
2.出自《飄來的生命》我現(xiàn)在已從色彩的“奴隸”變作色彩的“主人”了,我在隨心所欲地揮使著它們。
6.
拋灑。
1.出自《國語·晉語四》公子使奉匜沃盧,既而揮之。
2.出自《禮記·曲禮上》飲玉爵者弗揮。
3.出自《送范舍人還朝》詩酒醒客散獨凄然,枕上屢揮憂國淚。
4.出自《新路歌》請到這條路上走一回!如果你們覺得好,咱們一起揮汗水。
7.
謂舉杯飲酒。
1.出自《還舊居》詩撥置且莫念,一觴聊可揮。
2.出自《贈張徐州謖》詩恨不具雞黍,得與故人揮。
3.出自《歸潛志》瑤花晚夕靜,相對揮清杯。
4.出自《生年不滿百》詩永日恣揮觴,沉醉勿復醒。
8.
散,散發(fā)。
1.出自《易·說卦》發(fā)揮於剛?cè)岫场?/p>
2.出自《七啟》揮流芳,燿飛文。歷盤鼓,煥繽紛。
3.出自《和潞公超然臺次韻》但恐酒錢盡,煩公揮橐金。
4.出自《兒女英雄傳》揮些無益金錢,長些拒人氣焰。
9.
謂彈奏古琴。
1.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右下》令田連、成竅共琴,人撫一弦而揮,則音必敗,曲不遂矣。
2.出自《隋書·虞綽傳》不借揮琴,非因拊石,樂我君德,是用來儀。
3.出自《〈招隱操〉序》夜久月明,風露凄冷,揮弦度曲,聲甚悲壯。
4.出自《寄懷婦翁張方同先生》詩庭戶敞虛寥,揮弦碧云至。
10.
通“翬”。飛。
1.出自《文選·潘岳〈西征賦〉》不尤眚以掩德,終奮翼而高揮。
11.
通“徽”。旗,幡。
1.出自《文選·張衡〈東京賦〉》戎士介而揚揮,戴金鉦而建黃鉞。
2.出自《文選·陳琳〈為袁紹檄豫州〉》若回旆方徂,登高岡而擊鼓吹,揚素揮以啟降路。
12.
通“撝”。謙遜。參見“揮遜”。
1.出自《洛陽伽藍記·平等寺》便可允執(zhí)其中,入光大麓,不勞揮遜,致爽人神。
1.用力撞擊。
2.聲音悠揚洪亮。
3.指香氣飄揚。
4.猶溶溶。形容月光蕩漾。
5.舒緩從容。 6.閑雅。
1.指文章氣度雍容﹐用辭典雅。
1.融和﹐融合。
1.古代舂人所役女犯勞作之處。
1.舂谷取利。
1.舊時我國南方舂谷的木槽。
1.舊時我國南方舂谷的木槽。亦用作葬具。
1.舂谷時的送杵號子。語出《禮記.曲禮上》"鄰有喪﹐舂不相。"鄭玄注"相,為送杵聲。"
1.同"舂揄"。
1.指舂米。搗米于臼曰舂﹐自臼取出曰揄。語出《詩.大雅.生民》"或舂或揄。"
2.借指舂米的器具。
1.猶打夯。
1.沖撞;沖擊。
1.憐憫顧惜。
1.愚昧。
1.愚昧無知。語本《禮記.哀公問》"憃愚冥煩。"
1.哀憐,憐念。
1.愚笨懦弱。
1.愚蠢。
1.愚笨。
①往來不斷的樣子憧憧往來|往來憧憧。②搖晃不定的樣子窗影憧憧。③心神不定的樣子心情憧憧。
1.見"憧擾"。
向往未來美好的憧憬|憧憬著未來。
1.紛亂不安。
1.愚昧。亦指愚昧之人。
1.海螺的一種。
1.傳說中的一種能食蛇的龜。又名攝龜﹑呷蛇龜。
1.戰(zhàn)船。
1.艨艟。
1.即白蠟。也簡稱蟲蠟。刮茸蠟蟲和水蠟蟲在蠟樹上分泌的蠟質(zhì)制成﹐供澆燭﹑藥用。參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蟲一.蟲白蠟》。
1.比喻微不足道之物。
1.猶言螳臂擋車。比喻以小敵大﹐力量懸殊。
1.意謂造物賦形﹐變化無定﹐人亦可以成為微不足道的蟲臂鼠肝。只有隨緣而化﹐才能所遇皆適。語本《莊子.大宗師》"以汝為鼠肝乎?以汝為蟲臂乎?"成玄英疏"嘆彼大造,弘普無私,偶爾為人,忽然返化。不知方外適往何道,變作何物。將汝五藏為鼠之肝,或化四支為蟲之臂。任化而往,所遇皆適也。"
1.金蟲的光彩。南朝梁張率《日出東南隅行》"方領備蟲彩﹐曲裙雜鴛鴦。"金蟲﹐蜂的一種﹐體綠色﹐閃金光﹐古代婦女取以佐釵釧之飾。見宋宋祁《益部方物略記》。
1.中草藥名。冬蟲夏草的省稱。
1.灼熱貌。
1.猶蟲流。
1.猶言蟲龁鼠傷。
1.糧食被蟲蛀食后粘成的一串串小塊。
1.亦作"蟲雕"。
2.猶言蟲蝕。指字形奇特。
1.蟲豸。
1.指大蟲﹐老虎。借指某方面的頭領。
2.人名。姓梅。南朝齊東昏侯時與茹法珍俱受寵幸﹐齊亡被誅。
3.泛指小蟲。
1.謂給蟲鼠咬壞。言損壞之甚。
1.見"蟲沙猿鶴"。
1.《詩.齊風.雞鳴》"蟲飛薨薨﹐甘與子同夢。"《詩》序謂"《雞鳴》思賢妃也。哀公荒淫怠慢﹐故陳賢妃貞女夙夜警戒相成之道焉。"后以"蟲薨同夢"為警戒人君勿荒淫于女色之典。
1.書體名。蟲書與虎書的合稱。
1.蟲的蛻化。
1.以蝗為主的桅莊稼的蟲類。
1.猶蟲蛇。
1.蟲遺下的糞污。
1.唐杜甫《縛雞行》"小奴縛雞向市賣﹐雞被縛急相喧爭。家中厭雞食蟲蟻﹐不知雞賣還遭烹。蟲雞于人何厚薄﹐吾叱奴人解其縛。雞蟲得失無了時﹐注目寒江倚山閣。"后以"蟲雞"比喻不足計較的微小得失。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