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見“漫漶”。文字、圖畫等因磨損或浸水受潮而模糊不清。
1.
見“漶漫”。模糊不清。
1.出自《〈云笈七簽〉序》然其綱條漶漫,部分參差,與瓊綱玉緯之目,舛謬不同。
2.出自《武林游記》﹝神運石﹞上刻“神運”字,旁多款識,然漶漫不可讀矣。
3.出自《動搖》這門上本刻著一副對聯,藍地紅字,現在已經剝落漶漫,僅存字的形式了。
2.
見“漶漫”。猶荒廢。
1.出自《鄒翁壽序》自吾邑有翁,而窶人多以飽,寒者或以溫,行者不苦無梁,而賢人之祠不至漶漫,則公之行也。
3.
見“漶漫”。散亂;散漫。
1.出自《〈藝苑卮言〉敘》其辭旨固不甚謬戾於本,特其漶漫散雜,亡足采者,非以解頤,足鼓掌耳。
2.出自《賦論》中世杜牧之輩始推陳出新,更為奇肆,實以開宋人漶漫無紀極之風,而賦之體又窮矣。
4.
見“漶漫”。迷茫無際。
1.出自《泗州喜洪大從姑孰來》詩春水久漶漫,將毋頓涂泥。
2.出自《女神·鳳凰涅槃》我們這縹緲的浮生,好像那大海里的孤舟。左也是漶漫,右也是漶漫。
1.醉舞失態貌。
2.飄舞貌。
1.猶言齜牙咧嘴。
俗稱樹蕨”。蕨類植物,桫欏科。木本。莖干直立、粗壯,通常高3~8米。羽狀復葉叢生莖頂。分布于熱帶、亞熱帶地區,中國南方各地也有。可供觀賞。根、莖含淀粉,可食用。已列為中國一級保護植物。
1.亦作"梭鏢"。
2.裝有長柄的單尖兩刃刀。
1.見"梭標"。
1.家庭木機所織之布。
1.猶蠕動。
1.指梭子中粗部分。亦指物體狀如梭肚。
1.英語sofa的舊譯名,今譯沙發。
1.用鳥的羽毛加工而成的織物。
1.即梭服。
1.即梭服。
1.即梭服。
1.很快地穿過。
1.紙牌的一種。
1.巡回緝拿。
古希臘雅典城邦的一次重要政治改革。公元前594年,出身破落貴族的梭倫在平民支持下當選雅典執政官。為解決日益尖銳的貴族和平民之間的階級矛盾,他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頒布解負令”,禁止將欠債的平民變為奴隸;按收入多寡將公民分為四個等級,使富裕的平民能夠參政;設立四百人會議”等政治機構,削弱貴族權力。他的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礎。
1.一種形似梭鏢的投擲武器。
1.灌木或小喬木。耐旱,生長在新疆和內蒙西部沙漠區,能固定流沙,是沙漠造林用的重要植物。
1.謂上竄下跳。喻到處逃竄。
1.謂織錦文采如霞。
1.謂往來如穿梭般巡邏。形容巡邏頻繁。
1.釘在門上的梭形金屬片。
1.魚名。體細長,頭短而寬,有大鱗。生活于沿海﹑江河或咸淡水交界處,肉鮮美。
1.謂穿梭往來。
1.猶機杼。指織布機。
1.織布所用的梭。
2.機槍等武器的彈夾。亦用來表示這類武器連續擊發的數量。
又稱蝤蛑”、槍蟹”。節肢動物,軟甲綱,十足目,梭子蟹科。頭胸甲呈梭子形。背殼中央有三個突起,故又稱三疣梭子蟹”。螯足長大。第四對步足扁平如槳,適于游泳。分布在中國南北沿海。體大肉多,味鮮美,是中國產量最大的海產蟹類。
1.注目搜尋;看。
1.斜著眼看見。
1.瞧,觀看。
1.看;瞧。
1.瞧,側目觀望。
1.象聲詞。
1.碳酸失去氫氧原子團而成的一價復基,化學符號(-cooh)。
1.也叫有機酸。烴基與羧基結合而成的有機化合物的總稱。廣泛應用在染料﹑橡膠﹑藥物﹑香料等工業中。
1.方言。即龍須草。也叫蓑衣草。
1.蓑衣和笠帽。
1.下垂貌。
2.茂盛貌。
1.穿蓑衣的老人。指漁翁。
1.蓑衣。用竹葉或草﹑棕編成的雨披。
1.草編的下衣。
1.見"縮版"。
1.亦作"縮板"。
2.謂以索束墻板。版,墻版。
1.指縮小的摹本﹑版本等。
2.猶縮影。
1.嗤視貌;厭惡貌。
1.緊縮編制。
2.猶縮寫。把原來的作品加以改編,保留主要內容和形式而使篇幅減少。亦用作書名,如《縮編》。
1.古代祭祀用的濾過的酒。
1.退縮逃竄。
1.傳說中化遠為近的神仙之術。晉葛洪《神仙傳.壺公》"費長房有神術,能縮地脈,千里存在,目前宛然,放之復舒如舊也。"后因謂兩地相距遙遠不能迅速會晤為縮地無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