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神話傳說中的人物。
1.停船泊岸。
1.停泊船只。
1.謂乘船。
1.停泊船只。
1.陷害。
1.咬噬。
2.毀傷;陷害;傾軋。
1.咬嚼。比喻吟詠玩味。
1.咬噬。
1.疾怒;暴怒。
1.傳統戲曲中緊拉慢唱的一種板式。京劇二黃﹑西皮均有義,一般表現激動﹑喜悅或悲憤情緒。
1.猶義師。
2.古時統治階級為保衛其利益而臨時組織的武裝。
3.以恢復被推翻的王朝為宗旨而組織起來的軍隊。
4.宋代的一種鄉兵。
1.見"義無反顧"。
辭推辭。道義上不允許推托拒絕抗擊日寇侵略是每個中國人義不容辭的職責。
1.隋以后各地為備荒而設置的糧倉。
1.牙齒脫落或拔除后,為恢復咀嚼功能所鑲補的假牙。
1.正義之辭。
1.漢魏時稱胡羌等少數民族歸附朝廷為"義從"。取歸義從命之意。
2.稱由胡羌丁壯組成的軍隊。
3.自愿從軍者。
4.依附。
1.謂為人正直忠貞。
1.舊時由私人或團體設置埋葬貧民的公共墳場。
1.猶假帝。《史記.項羽本紀》"項王使人致命懷王。懷王曰'如約。'乃尊懷王為義帝。"明楊慎《丹鉛總錄.史籍.義帝》"項羽立楚王孫心為帝,以從民望。不曰楚帝,而曰義帝,猶義父義子之稱。"明謝肇渏《文海披沙》"項羽尊懷王為義帝,猶假帝也。"一說,眾所尊戴者曰義,故稱義帝。見宋洪邁《容齋隨筆.人物以義為名》。
1.佛教語。猶真諦。
1.佛教語。佛殿。
1.舊指抗暴自衛的地方組織的兵丁。
1.敬謹思索。
1.舊時同僚之間的敬稱。
1.恭敬作序。
1.古樂曲名。
1.恭敬莊重。
1.夤夜,深夜。
語出《書·皋陶謨》同寅協恭,和衷哉!”指同僚之間的交情。
1.十二辰中寅時和酉時。故寅酉猶晨昏。
1.恭惟。
1.沿著某物盤桓或順著某物行進。
2.指某種可資憑借攀附的關系。
3.指水流或波紋等連綿不斷。
1.即農歷正月。古人把十二支和十二個月相配,以通常冬至所在的農歷十一月配子,稱為建子之月。由此順推,十二月為建丑之月,正月為建寅之月,簡稱寅月。
1.對同僚的尊稱。
1.農歷正月。
1.寅年支用了卯年的糧。比喻入不敷出,預先借支。
1.敬重。
1.高聳。
2.指高聳的山峰。
1.高險的山。
1.高峻奇特。亦指高峻奇特的山石。
1.亦作"崯崎磊落"。
2.形容性行卓異不凡。
1.高峻貌。
1.高峻陡險。
1.高峻貌。
1.險峭不平。欹,通"攲"。
1.亦作"崯崯"。
2.高聳貌。
3.繁茂貌。
1.放縱暴戾。
2.猶暴亂。
3.謂暴虐無度。
1.舊謂男女私相奔就,自行結合。多指女方往就男方。
1.邪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