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離散,消散。
2.
形容詞
水勢盛大的樣子。
1.
“渙”的新字形。
2.
卦名。六十四卦之一。
1.出自《易·渙》渙,亨。
3.
離散。
1.出自《詩·周頌·訪落》將予就之,繼猶判渙。
2.出自《南岳云峰寺和尚碑》渙焉而不積,同焉而皆得。
3.出自《圣武記》若不直搗巢穴,殲渠魁,潰心腹,斷不得渙其黨羽。
4.出自《〈說群〉序》所常行之事,使其群合而不離,萃而不渙。
4.
發散。
1.出自《述病》進藥求汗,凡三渙,然后目能視。
5.
謂帝王發布號令。參見“渙汗大號”。
1.出自《漢書·劉向傳》《易》曰:“渙汗其大號。”言號令如汗,汗出而不反者也。
2.出自《百官箴·尚書箴》故君子在室,出言如風,動於民人,渙其大號,而萬國平信。
3.出自《文心雕龍·詔策》騰義飛辭,渙其大號。
4.出自《移滄州過闕上殿札子》故人主之尊,意諭色授,而六服震動,言傳號渙,而萬里奔走。
6.
水流盛貌。參見“渙渙”。
1.出自《詩·鄭風·溱洧》溱與洧,方渙渙兮。
2.出自《道州文宣王廟碑》畇畇其原,既夷且大。渙渙其流,實環於外。
7.
通“煥”。光明;燦爛。
1.出自《淮南子·說山訓》夫玉潤澤而有光,其聲舒揚,渙乎其有似也。
2.出自《隸釋·漢酸棗令劉熊碑》淵乎其長,渙乎成功。
3.出自《灌園記·迎后合婚》賓賢館,乘露盤,王居渙,同休敢懈輸忠款。
8.
通“煥”。明白。
1.出自《七發》渙乎若一聽圣人辯士之言,涊然汗出,霍然病已。
1.忠誠輔助。
1.純厚恭敬。
1.純厚古樸;好古。
1.猶厚念。
1.十分愛好。
1.十分憎恨。
忠實厚道。
1.嚴重的病患。
1.謂篤行訓教。
1.重病。
2.不治之病。
1.確切的見解。
1.猶篤生。謂得天獨厚。
1.竭誠于教化。
1.純厚謹慎。
1.篤厚敬肅。
2.指篤厚誠敬之士。
1.以深情厚誼待故舊。
1.十分厲害。常謂病之危急。
1.謂眷愛深厚。
1.重病。
1.十分疏懶。
1.謂衰老已甚。
1.謂篤厚于兄弟。
1.專一奮勉。
1.篤實亮直。
1.誠厚剛正。
1.見"篤?"。
1.見"篤耨"。
1.深入考慮。
1.猶確論。確切的評論。
1.確切高明的言論。
1.象聲詞。
1.篤實美善。
1.謂感情深厚﹐十分親密。
1.誠篤而敏銳。
1.謂徘徊。
1.淳厚和睦。
1.亦作"篤?"。亦作"篤傉"。亦作"篤祿"。
2.香木名。樹如杉檜﹐羽狀復葉﹐夏日開小花﹐圓錐花序﹐切破其莖﹐則樹脂流出﹐香氣濃郁﹐名篤耨香﹐可作香料及供藥用。
1.見"篤耨"。
1.非常貧窮。
1.十分殷切。
1.篤愛親屬。
1.極度勤勉。
1.忠實厚道的人。
1.篤實而仁厚。
1.十分深厚。
1.厚重謹慎。
1.謂生而得天獨厚。
1.非凡的圣明。
①忠誠老實~敦厚。②實在學問~。
1.認真踏實﹐愛好學問。